《大空頭》告訴你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到底發生了什麼!

本文將通過一部經典的美國商戰電影——《大空頭》,幫助大家了解這場離我們最近的金融大崩潰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漲知識又陶冶情操。

所謂的大空頭,就是上圖中的這4個哥們兒。他們在美國經濟如日中天,房地產市場異常火爆,MBS、CDO大賣特賣的時候,逆勢看空美國樓市做空房貸證券。成為僅有的幾個安全躲過危機並從中賺取大量財富的「少數派」

按電影中露臉的順序,我給他們編號1、2、3、4,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4位大空頭:

  1. Jared(Ryan Thomas Gosling 飾)是德意志銀行的證券代理人,這貨極具銷售才能,忽悠功力了得,睿智又自信。他對銀行內部的把戲了如指掌,堅信他們肯定藥丸。
  2. Micheal (Christian Bale飾)是數據模型專家,塞恩對沖基金的經理。只有一隻眼睛的他,天生獨來獨往,行為怪癖,是那種典型的技術宅。
  3. Mark(Steve Carell 飾)是摩根旗下前點基金公司的負責人,是一位尊崇法理的猶太人,對銀行家們的不法行為深惡痛絕,甚至痛恨金錢價值觀,認為自己所處的金融系統是騙局,而導致嚴重的心理疾病。他哥哥的自殺對他打擊非常大,他不論到哪裡都是一副怒氣沖沖的樣子。
  4. Ben(Brad Pitt 飾,對你沒看錯,就是那個一直以熒幕硬漢形象示人的皮特是看破了資本遊戲的退休交易員,他天生悲觀,認為世界要大崩潰,將來的硬通貨是原生態的種子,退休後一直過著田園生活。

科普——基本知識補充

要看懂這部電影,還要先知道幾個金融常識:

  • 2001年911事件後,格林斯潘將美國的信貸利率從2000年的6.24逐漸降至2003年的1.13。銀行貸款利率如此之低,於是就造成人們大量舉債買房。美國的房產市場還有個奇怪的誘導利率,即頭兩年或幾年0利率,這就誘使很多無穩定收入的群體(比如脫衣舞女郎)貸款買房,成為隱患。Micheal就是賭幾年以後利率加上來之後,這些現金流比較弱的購房者會破產斷供而讓樓市崩盤,才決定做空美國樓市。
  • 次級貸。美國的房貸有兩種利率形勢: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一般來說,工作穩定收入有保障,房貸經過嚴格審核的「工薪貴族」會申請固定利率的房貸。而收入不穩定,現金流沒有保障,經不起信貸部門風控審核的人們想要買房,則只能選擇私人銀行及貸款公司的房貸,而這些貸款是浮動利率的,這種房貸就叫次級貸,利率一旦上浮,次級貸斷供風險非常高。現在知道中國為啥要重拳打擊影子銀行與民間借貸了吧?因為性質上與次級貸是一回事。
  • 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就是將房貸(本金+利息)打包出售的證券。在電影開頭介紹了是由Lewis 在20世紀60年代發明的。簡單講就是銀行或者私人金融機構將購房者每月按時歸還的房貸打包成證券出售(資產證券化)。美國房價堅挺,房貸安全係數高(評級是AAA),於是這個產品讓銀行大賺特賺。可是房子和買房的人畢竟是有限的,於是利欲熏心的銀行家就把一些評級很低的房貸(subprime 次級貸)也打包進來。按違約風險大小,逐級往下評級。房貸證券組合主要是賣給一些資金量大的投資人,比如社保基金、養老金等。

  • 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擔保債務憑證,也是一種資產證券化的產品。電影中的CDO是銀行家們將賣不出去的B級房貸證券打包而成的另一種投資證券,用Mark的話講就是用貓屎包裹的狗屎。CDO在銀行家們的操作下,逐級衍生,本來5kw的賭池子,演變成10億的大賭倉。一旦房市崩盤,房貸證券賣不出去,就會造成大崩潰。CDO是這次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
  • CDS(Credit Default Swap)房貸信用互換。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因為中國金融市場沒有做空機制,我們理解這個有點困難。簡單看,這就是一種保險產品。空頭向銀行按月支付保費,一旦房市崩潰,房貸證券賣不出去,銀行就支付空頭一大筆賠償金。支付比例按做空產品的安全評級而定,也就是說評級越高,賠償比例越大(因為違約風險更小),BB-BB級房貸證券的信用互換償付比例高達25倍。

科普完畢,接下來進入電影橋段!

第一階段 決定做空

2005年的時候,Micheal預感會有人因為利率上調而還不上貸款,從而看空MBS。他看了幾千頁的美國房貸數據,發現裡面已經開始有壞賬了,於是向老闆提出,要做空房地產市場,看空MBS,並且預測2007年開始,房價肯定會掉頭向下。

老闆當然是罵他傻逼了,哪有人看空房地產啊,當時的銀行和保險公司甚至都沒有做空MBS的工具,因為不可能有人看空房市。

Micheal西裝革履地去了銀行,購買了CDS(Credit Default Swap)的產品。如果房市一直穩定上漲,則Micheal按月向銀行支付保費,如果房市崩盤房貸證券無法交易,那麼銀行則賠付他一筆資金。

這個產品是Micheal創造出來的,其他空頭的活動都是建立在這個產品的基礎上的。

理所當然的,銀行家們認為Micheal是去白送錢的,因為美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樓市崩盤,認為這個買賣絕對不會虧錢,銀行的人都認為「這腦殘,真特么人傻錢多」。

Micheal按這樣的操作向德意志銀行、美國銀行、美國貸款公司瑞士瑞銀銀行等大銀行一共買了13億的CDS,賭空美國房市。他之所以不集中在一家銀行買,是擔心銀行在房市崩盤,MBS無法交易的時候拿不出錢來,哈哈哈,牛逼吧?

但同時,Micheal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他的老闆抱怨他不該如此衝動,投資人認為他是在拿別人的錢作死,每天發郵件咒罵……

這些道貌岸然的銀行家們就在各種social場合嘲笑Micheal,說這貨腦袋長到屁股里了,竟然會看空穩如泰山的房市。於是這個消息傳到了同樣在德意志銀行上班的Jared耳朵里。對,就是第一個露臉的小白臉Jared Vennet。

Jared察覺到了賺錢的機會,於是把賭空房貸證券的信用交換做成一個招股項目,對外出售。

德意志銀行的Jared打電話到前點證券,結果撥錯號打給了前點基金,被Mark的夥計接聽了,就是這麼巧,Mark的團隊知道有人在shorting housing bounds,做空樓市!Mark登場。

Mark約Jared當面一敘。我認為這個電話應該不是簡單的撥錯了號,而是Jared故意打的。

他見了無數的基金老闆,被拒絕了無數次,沒有人願意賭空房價。所以應該是他以"撥錯號」的借口打了無數個cold call,誰感興趣,他就來忽悠一番。

於是他就在經驗老道的Mark面前開始了表情麻木,卻又極度誇張的一段表演。這段他說服Mark極其團隊的戲,是最精彩的。他的演講極富感染力!

評級越低(B級)表示貸款組合的違約風險更高,意味著借款人可能是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或是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在浮動利率的情況下,這些貸款是最先違約的。但B級證券雖然風險高,但是收益也高。

當時B級證券的違約率是4%,如果到了8%,那麼BBB級的證券組合也將出現問題,就會引起整個的大崩盤。

既然崩盤近在眼前,為什麼從來沒有人說過這件事情?為啥大家都不知道?Mark質疑Jared的數學模型,Jared祭出了殺招——來自中國的數學家,怎麼可能會錯?

由於Jared在銀行工作,他太了解這些所謂的次級證券是什麼貨色了。他跟那些忙著從賣證券的交易中賺錢的銀行家不一樣,他看到了這裡面的風險也看到了這裡面的機會。他知道65%的AAA級證券就是摻了一堆次級貸的狗屎。

雖然Jared的演講非常生動,但是並沒有立刻說服Mark極其團隊,因為Jared看上去符合騙子的所有的特徵。但是Mark恨透了華爾街那些道貌岸然銀行家們,所以內心裡Mark希望Jared說的是對的,銀行家們因為自己的貪婪而付出慘重的代價是Mark樂意見到的。於是他決定親自去調查一下,與Micheal做數據研究的方式不同,Mark的調查方式是——實地走訪。

Mark的團隊上山下鄉去調查房貸違約的實際情況,他們發現銀行竟然荒唐到連狗的名字都可以申報貸款,真實情況比Jared的數據還要糟糕。

他們又找了個中介,假裝看房,發現失業現象越來越嚴重,二手房出售的情況越來越多,房價已經滯漲。

後面有找了兩個銀行放貸的業務員,這兩個人靠著房貸業務賺了超級多的錢。他們現在每人每個月幾乎能辦60筆房貸業務,而4年前每月只有10筆(也就是說危機發生在交易最熱的時候)。

更尼瑪扯的是這些放貸的,還專門找那些收入不穩定的移民、脫衣舞女郎放浮動利率的次級貸,只因為傭金更高

於是Mark又想去跟脫衣舞女郎聊一聊,發現脫衣舞女郎根本不知道她的風險在哪裡,而且這些收入不穩定的人群竟然每人都手握多套房。

於是Mark 確定了,樓市有泡沫!不知道他是嗅到了賺錢機會而激動還是預感可以報復那些銀行家們而興奮。他決定買入Jared的房貸信用違約互換。

Jared賣這種信用互換產品堅定地賭空自己的東家,他的贏利點在於:

  1. 我給你們這麼好的賺錢機會,所以價格老子說了算。這樣他就能賺一筆傭金+差價。
  2. 因為他幫公司賺到了一筆「大風刮來的錢」,所以他的老闆就不會計較他之前因失敗的投資而虧損的2kw。
  3. 前點基金盈利之後,Jared會按一定比例獲取分紅。

就這樣Jared成功讓Mark及其團隊上了賊船。

這兩個被我圈紅的菜鳥就是吉米和查理,他們想要靠上JPMorgan的大旗,結果碰了硬釘子——他們不夠格,因為資金量太低。他們不過是被JP拒掉的無數小人物中的一個而已,於是他們偶然在大廳里看到被人扔在一邊的各種項目的招股書。

他們幸運地看到了Jared的做空房市的信用違約互換項目。放這張他們被人驅趕的圖是為了讓大家體會一下華爾街的鄙視鏈。嘿嘿。

幸福來得就是這麼偶然,他們發現了新大陸(肯定也需要他們業務基礎好啊,他們一眼就看到了機會,其他人還覺得這是某個妄人搞出來的詐騙玩意兒呢)。他們計劃參與做空樓市這一偉大的項目,可是他們資金量太小又沒有ISDA,很難有所作為,於是想到了布拉德皮特飾演的Ben。

ISDA不影響對電影的理解的,你就簡單理解為這是個高級交易的賬戶就行,只有你擁有這個東西,那些大銀行才帶你玩。

Ben 是已經金盆洗手的trader,有大銀行的工作經驗,人脈很廣,同時也是極端的悲觀主義者,他不僅認為金融系統會崩潰,全世界都要完蛋。

菜鳥吉米和查理把他們對CDO的分析告訴了大神Ben。大神一眼就看出CDO就是包裝精美的屎,於是決定幫助他們一起做空CDO。

至此,4位大空頭集齊了,開始了賭空美國房市之路!

第二階段 艱難的掙扎

Truth is just like a poetry, and most people fucking hate poetry!

而Micheal All in 之後就把自己鎖在辦公室里,他受到的挑戰和質疑太多了,老闆甚至親自上門質問(後來還給他發了律師函)。

老闆:你特么看錯了!

Micheal:誰都可以看出樓市有泡沫。

老闆:樓市沒有泡沫,你的想法才是泡沫。

Micheal:2000年以來,房貸數據漲了5倍,可是人均收入卻沒有漲,房價更是上天,這就是明顯的泡沫啊。

老闆:你特么一個屌絲,比格林斯潘還牛逼么?

Micheal:事實上,是啊!我確實比他吊。

老闆:你管理的資金是5億5千萬,你買了13億的賭空產品,每年要交8-9kw的保險,不到6年,你的資金就會賠光。

Micheal:到2007年第二季度,利率上調的時候,就一定會有大批斷供的。到時候就能盈利。

老闆:你個傻逼,把我的錢還給我!!!還給我!!!

雖然房貸斷供的數據達到了新高,但是COD和房貸證券依舊穩如磐石。Mark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挑戰,銀行催著續款,摩根斯坦利的老闆覺得他太蠢。

他不理解為什麼斷供的那麼多,房貸證券的安全評級還能是AAA,於是他親自登門去向評級機構討說法。

You see what?這就是銀行家們玩的把戲,這可把道德至上的Mark給氣壞了。

Micheal也不好過,他管理的基金凈值一直在下跌,投資人和老闆給了他巨大壓力。他自己也處在崩潰邊緣,不得不出售房貸證券產品以補足做空產品的差額。

菜鳥吉米和查理也不懂是為什麼,甚至懷疑是不是真特么搞錯了。吉米覺得要麼是銀行壓根不懂CDO是啥,不然就是這些王八蛋想要把屎給掩蓋起來。在銀行沒有賣完這些東西之前,不能讓CDO跌。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吉米和查理打算去拉斯維加斯找一些內部人士探討一下。

Jared被Mark的小弟們罵成狗了,Jared深信美國的銀行和證券管理機構如果知道CDO是個啥玩意兒的話,不是蠢就是壞。所以他打算帶著Mark那幫人也去拉斯維加斯。為什麼去賭城呢?難道看脫衣舞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

在這個年會上,金融行業的各路牛鬼蛇神聚齊。Mark,還有吉米、查理他么見到了一票人傻錢多,靠著經濟大環境的增長躺著賺錢,卻以為是自己牛逼而看不清當前形勢的所謂專家。甚至連政府部門對銀行業的監管都成為空談。

吉米、查理、Ben當然決定繼續加倉,吉米提出買保費相對便宜的AA級(因為評級越高,斷供風險越低)。而事實上這些所謂的AA級其實不過就是B級,合格產品不會超過25%。

銀行覺得他們秀逗了,但是送上門的銀子肯定是不會拒絕的。於是他們全倉了!

Ben是個很有社會責任感的大叔,他覺得這樣賭空「美國國運」的行為特別不人道,因為一旦他們賭對了,美國迎來的就是大量的失業,而失業率每上升1%就意味著4w人的死亡。所以他很矛盾,不知道該祈禱自己贏還是輸。

Mark 跟這個所謂的CDO Manager談心,簡直把Mark的三觀都給毀盡了。

這些代表投資人去審核CDO證券組合的監管方,竟然與賣方是一丘之貉,賣方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這還怎麼玩?於是這個CDO Manager 賺了大把的銀子,雖然不光彩,但是人家成就感爆棚。

而Mark恰恰就最鄙視這種人。發現在CDO之後竟然還有諸多的衍生CDO,層層疊加,生生將這場賭注吹大了20倍。如果Micheal發現的房貸風險只是一根小火柴的話,那麼CDO極其衍生產品已經形成了一個淋上了柴油的大炸彈,只要這根火柴不小心著火,那CDO就會Boom。

於是Mark大手一揮,再他么的投入5億做空CDO。

Micheal把電話和郵件都關掉了,再也不想回復任何人的質疑,狂躁地等待著樓市的崩盤。

第三階段 轉機→勝利

房貸違約繼續,發放次級貸的私人貸款公司已經開始破產,美國的經濟逐漸下滑,局勢逐漸明朗起來,但是他們預期的房市大跳水卻仍然沒有到來,CDO價格依然堅挺如初。

其實這時候其他的銀行家們也看到危機了,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美國銀行都已經開始有所動作,他們之所以讓CDO價格繼續堅挺,一方面是想繼續出售證券,減少損失,另一方面——做空自己的房貸證券。美帝真是資本主義的老司機啊,這招都會玩。

Mark在JPmorgan的老闆要求他售出做空的swaps,好讓JP Morgan吃進去。

Mark是誰?在如今形勢逐漸明朗的時候受你擺布?所以Mark只會對她豎起中指:「go fuck yourself!」

吉米打電話給他老娘,告訴她經濟危機即將發生,他老娘覺得這傻兒子是神經病了吧,該多吃點治療抑鬱症的葯。人性就是這樣,拒絕相信即將到來的危險。

大崩盤終於到來了!

最先感受到危機的,必然是那些與數據打交道的金融家們,房貸大規模違約、貸款公司倒閉、銀行收縮資金,房貸證券終於開始賣不出去了。

Micheal、Jared、Mark and Ben(吉米&查理)成功了!

Micheal的基金盈利近五倍,Mark的黑人女老闆求搭救,因為JPMorgan發放了大量的房貸信用互換,賠付金額高達150億美金,Mark發現自己的對手盤竟然是自己的母公司,holy shit!

摩根都是這副德行,其他投行就可想而知,均是損失慘重。如果這些投行破產,意味著將失去償付能力,那麼即使吉米他們賭對了,也收不到錢,於是他們打算乘早賣出,鎖定收益。Ben幫他們找到了買家,賣了8kw美金。

Jared 收到了屬於他自己的分紅支票4700w美金。

事實證明了他們是對的,儘管他們被噴了兩年。他們作為少數派,他們確實是對的,那些大多數的人,都是錯的。即使是貝爾投行的股票跌成渣渣的時候,那些銀行家們仍然梗著脖子,假裝樂觀,這些所謂的專家們總是看輕即將到來的危險,而且拒絕認錯。

這次金融危機在美國共揮發掉了5w億美金的貨幣(資產減值),800w人失業,600w人失去了房屋。這場危機甚至席捲到了歐洲,衝擊全球金融市場。然而那些作惡的銀行家們,居然把責任推給了移民和低收入者。

電影結束。

簡單總結一下這次所謂的次貸危機的過程就是:

  1. 銀行發放房貸。然後將房貸設計成證券產品(MBS)出售給投資者。
  2. 從MBS中衍生出風險和收益各異的CDO,然後CDO層層衍生,將資金盤20倍放大,成為一顆大金融炸彈。
  3. 銀行和貸款公司為了賣出更多的MBS和CDO,通過浮動利率、誘導利率誘使移民、脫衣舞女郎等低收入者貸款買房,甚至許以更長期的「以貸養貸」。這些房貸就稱為次級貸,成為埋伏在這個金融大炸彈里的導火線。
  4. 到了2007年,美聯儲加息。次級貸首先斷供,CDO極其衍生盤爆炸。各級投行等金融機構虧損嚴重,裁員破產。銀行收縮資金,衝擊實體企業,造成更嚴重範圍的斷供與破產。危機波及全球。

最後 我們得到的啟示

我一直說研究經濟歷史一方面是為了理順其中的經濟邏輯,因為非常有趣;另一方面是為了研究人性,因為人性相通。搞清楚了邏輯,熟悉了人性,對我們未來避免經濟危機或是在經濟周期中更好的保護自己的財務安全,都很有意義。

那麼從這場經濟危機或者說這部電影里,我們看到了怎樣的人性呢?

  • 金融危機之前,儘管宏觀數據顯示危機近在眼前,但人們總是傾向於相信這次和以往完全不同,認為這次是真正的繁榮,以往的經驗教訓已經被100%吸收,所以經濟危機肯定會得以避免。著名經濟學家卡門M.萊因哈特和羅格夫寫的一本書《這次不一樣》,介紹了800年的金融歷史裡無數次危機中,人們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這次不一樣」。而事實上,每次都有相似相通的地方。
  • 思維慣性使得人們認為過去持續上漲的房價會繼續漲下去,因為過去的歷史總是如此,一直在漲,從沒有降過。至於為什麼漲,不需要知道,只需要看到持續漲的事實就行了。
  • 人們很容易被周圍人的情緒和氛圍給帶著走,從而無法冷靜分析。看吶,連脫衣舞女郎都知道買房抗通脹,所有人都在搶著買房子,房價怎麼可能會跌?他們不知道的是正是搶著買房的氣氛,促使一些財務狀況不是很好的人也上了車,而成為房貸證券炸彈的引子,這些人只需要8%的斷供率就會讓炸彈飛上天。
  • 金融資產價格飛漲,錢來的太容易,生活就會變得奢侈,就會給人一種「有錢人」真多的錯覺。在「有錢人」多的思考里,人們相信目前高昂的資產價格是由那些有錢人撐起來的,所以是沒有泡沫的。於是人們會自動忽略宏觀數據所反映的事實。甚至認為,如果資產價格真要腰斬的話,那大家只會買的會更多,價格還怎麼跌?殊不知,這些「有錢人」的財富會隨著資產泡沫的炸裂而煙消雲散,財務收縮的狀態下,甚至連你存在銀行的錢都有可能取不出來,又拿什麼去買買買?
  • 讓金融炸彈爆炸的是那些低收入者。低收入者的斷供才是房市真正的隱憂,所以我對中國樓市泡沫憂心忡忡時,很多人給我看某某搖號盤首付要求1kw竟然秒光,然後感嘆有錢人真多,意思是告訴我「別擔心,有錢人這麼多,房市是很堅挺的」。但我心裡很清楚,這些根本不是房市堅挺的理由,因為我更清楚低收入者的逼窘狀況。有錢的投資客吹起泡沫,無錢的低收入者才是刺破泡沫的針。所以泡沫破不破,不要看有錢人的表現,應該看低收入者的狀況。
  • 貪婪與恐懼會使得那些高高在上的精英們也毫不顧忌法律與道德約束,在極大利益的驅使下,他們會造假會撒謊,會道貌岸然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即使知道危機近在眼前,也會把假象繼續下去,好讓別人為他們的錯誤買單。
  • 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事情肯定是違背社會常識的,但是在投機領域,人們反倒認為這種現象是資產價格堅挺的保證。看吶,他自己監管自己賣出的產品,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哎,這樣他不是穩贏么?所以相信他就可以了,跟著他吃肉。殊不知,他雖然不想玩脫,但是他玩不過經濟規律。
  • 人們在遊戲玩的很high的時候,你去提醒ta玩遊戲會傷身體的,他會感激你么?他肯定會一對白眼懟給你,然後嫌棄你敗壞他的興緻了。

期待大家都去看一下這部不錯的電影——《大空頭》,然後一起討論,漲知識又陶冶情操。

Ending……

對「房價繼續漲」之部分觀點的回應&哪些城市的房子值得買?

炒房時代終結了!「剛需」什麼時候才是上車良機?

第3篇 面對通縮危局,當局會有哪些舉措?從經濟原理解讀大會的經濟決策

為啥當前中國的M2一直在增長還會發生通縮?

原來當代的中國和「泡沫時代」的日本那麼相像

當新生人口減少時會發生什麼?日本人並非像小片片里那麼開放

……………………………………………………………………………………………………………………

原創文章,謝絕商業轉載,私人轉載請註明出處。我已經知道有人直接複製黏貼我的文章了,這樣多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呀。

這個號既討論經濟,也討論詩歌與哲學,歡迎關注與交流。公眾號「鳳麟詩社」


推薦閱讀:

孫立平:一業興旺百業衰的畸形經濟時代要結束了
如果中國重啟下崗潮
周黎安:央地關係與政府治理——回顧與展望
【有趣有料:每周經濟熱點1.29-2.4】2017年稅收增長你怎麼看?
只有經歷一次金融危機,中國經濟才有可能脫虛入實

TAG:中國經濟 | 金融危機 | 中國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