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E2000評測對比TFZ SERIES2、軟銀SE1000等

日本知名音頻器材商FINAL這兩年最火的耳塞無疑就是E2000和E3000了,至於是怎麼火的,VGP授獎可謂是功不可沒。這兩個型號在VGP2017、VGP2017SUMMER和VGP2018連續三次分別獲得5000日元以下和5000到1萬日元價格區間的金獎,雙雙金獎,三次蟬聯……這對於FINAL這個一向以小而美,高精尖,冷門偏執自居的品牌來說,簡直就是逆天改命的節奏。對於昔日喜歡玩FINAL的發燒友來說,現在盡人皆知,甚至皆有的FINAL,讓他們頓失格調,如果你早已熟悉這個牌子的一些耳機,那確實不用再看這篇了。如果還沒了解到。那就湊活著看看:

E2000包裝盒。左下角那三個六邊形組成的圖案應該就是FINAL的Logo了,右下角是HI-RES的logo。這款是銀白色,鋁質磨砂銀的腔體。

背面一些技術特性和參數說明,耳套前端可搖擺,進入耳道可實現彎曲並直接對準鼓膜,這一點倒是與SPINFIT耳套的基本特點一致。

包裝內部構造很廉價的樣子,不過,真的是越來越多的廠商都在放棄「過度」包裝,環保變得越發重要,儘可能的減少對地球的消耗和污染也是小編person很贊同的。

一個很手感單薄的黑色袋子,紋理很像是皮質,但實際很可能不是。一些耳套。耳機本體。

附贈的耳掛和四對耳套。

耳套品質的確很好,感覺單獨賣的話,一對估計也得好幾十快了。鋸齒狀的管壁,比較有硬度,感覺非常結實,從耳套的設計和質感來說,超越了不少國際大牌。附贈的耳掛,似乎並無多大用處。至少我是對它沒興趣。

耳塞腔體非常規則,還超輕,摔落地上,也不會心疼。比起E3000表層鏡面銀的脆弱,E2000日常打理簡直太容易。

出於聲學考慮,後腔體被開了數不清的極其精密的孔洞。常見的孔洞(泄壓孔)都在腔體底部或是導音管附近隱蔽的位置。FINAL這個超密集的大量打孔效果,從視覺上看讓人感覺很有加工難度。

腔體兩側分別是FINAL的品牌名和E2000的型號名。

L型插柄設計的很細瘦,但卻遒勁。它表面雖是常見的某種硬橡膠,但輔以細密的磨砂工藝後,倒顯得頗有質感了。

導音管內部。灰白色濾網細密的幾乎看不到孔了。

耳套安裝與拔下的過程令人滿意,有些耳塞的耳套太不牢固,摘下耳塞的同時,耳套也跟著丟失……

底部連接線位置。能省去的都省去了,凸顯未來感,和線條感。

FINAL E2000開聲就挺好,聽音經驗豐富的話,估計十有八九會喜歡它這個聲音,聲底很「穩」,各個頻段不會有太怪異的感覺,搭配手機的話,不一定會很好聽,但至少大框架是中正得體的,下盤略厚實,中頻略細瘦但並不會影響基本的人聲音色表現,而高頻還能偶爾的令人感到綿延悠長。不過,若僅以手機直推下的表現來看,它似乎不是那麼讓人感到滿意,尤其聯想到它那三次蟬聯VGP金獎的璀璨榮耀後,就更覺得是不是它哪裡還有閃光點沒被我們察覺到。

或許此時你得弄一台便攜耳放,或是更好的台式系統……秉著「大力出奇蹟」的方式搞一搞它。

事實證明,在ELECOM給安卓手機設計的便攜耳放下,E2000確實讓我有了些驚訝,它的聲場,通透度、低頻和高頻的控制力的確是有著接近脫胎換骨的感覺,也許還不是那麼的明亮,但在立體感,結像準確性上已經能讓人感到異乎尋常的快感了。

由於喜歡對比,我把這陣子比較推薦的雅天DC1(圈瓷驅動耳機)再次拿出來,發現了雙方各自不同的優勢,和某些地方的相似,雅天DC1低頻量感明顯更大一些,稍稍有一絲混沌,但聽感角度,卻極其適合低頻強勁的音樂作品,厚實,有力的同時,高頻還能切割的分外精細,在這款便攜小耳放下,它的解析力,聲場,動態得以更進一步展現,除了中頻的通透感因低頻損傷了一些,其餘方面還是保持了高度的紮實和準確。E2000低頻也不算少,但相比較DC1,略少,好的是穩與准,不會對中頻有絲毫干擾,而原本中高頻和高頻纖細、柔和的聽感在這款耳放的驅動下,變得稍微有了些刺激性,高頻量感增加,泛音開始有了些許華麗感,聲場規模顯得更為規整,定位也變得更明晰,整體顯得很有秩序,全盤不亂。相對DC1缺憾,僅僅是還不夠氣魄,不夠浩瀚。

同樣聽女聲,DC1厚實的線條總令人擔憂,但實際情況總是出我預料,E2000女聲輕盈靈動,DC1竟然也能基本保持這種艷麗格調,只是密度感相對更大一些,心理上會有鈍重感。這是很有意思的事。

搭配堅果PRO,中低頻稍微有些粗厚,但中、高頻大框架不變,音色還是比較好聽的,

與TFZ SERIES2(299元)比較,FINAL E2000,一下子全方面的「悶」了,但解析力仍是很好的那種,明顯的日系「解析」味兒。TFZ SERIES2是全局開放明朗的,結像大,聲場顯得也很大,SERIES2沒有E2000那種「拘謹」感,明顯的「大國氣質」,聽感上解析並不顯得那麼細膩,但動態、密度、全頻的彈性,還有極其好出聲的靈敏度都讓它很容易成為一耳朵「征服」耳神經的那個耳機。如果,僅從E2000和SERIES2在直推下的表現來看,SERIES2是有較大可能贏過FINAL E2000的,但要是從耳放直推的角度,高頻解析層面,低頻和中高頻控制力角度來看,E2000似乎是更精密的那個,像是把最不易察覺的細節,都給你刻畫好了輪廓。

SERIES2和E2000音色差異較大,甚至與DC1也差異較大,SERIES2的開闊、奔放和通透,是一絕。喜歡這種音色的那自然還是選擇SERIES2,能忍受適度的悶,且想嘗試大推力前端下細密和立體感的,那就選E2000吧。

最後,軟銀SE-1000,這個耳塞的銷量也不少了。外表時尚,設計並不算獨特,但聲音特飽滿,特有力,民謠、電音都能比較好的勝任。畢竟也是蟬聯過VGP金獎的塞子,對比E2000,差距有,但並不算明顯,它的中頻和雅天DC1有一點像,飽滿,結實,只是聲場和高頻解析略遜DC1和E2000,但不對比的話,在200元不到的價位上,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也是目前我心中200元內不多見的日系高音質耳機之一。

上面對比的耳塞,都是售價在150到400元之間的入門HIFI級。完成度都算是很高的了,比來比去並沒有真正的誰能「碾壓」誰,總體還是看口味,看音響或是外形審美。

不過,金獎畢竟是金獎,E2000在300到400元之間,還是有著很強的實力的。在該價格區間內,雖說競品也比較多,但其獨特的未來感設計,極小動圈單元展現出的精湛細節和很規整的聲場,都是它的優勢所在。

最後,在極簡的設計道路上,一向激進的FINAL竟神乎其神的超越了索尼,而伴隨E2000/E3000的走紅,更高階型號E4000和E5000或將真正意義上挑戰索尼XBA-300.XBA-N1AP和XBA-N3AP。未來,這場關於聲音的戰役會怎樣呢?燒友們拭目以待。

感謝閱讀 歡迎送測 留言必回

新浪微博:大person

微信公眾號:person2388


推薦閱讀:

孫正義:軟銀將在所有領域成為世界第一,持續成長300年
盤點軟銀今年10筆最大投資:Uber第一,滴滴第三
高通少主傳聯手軟銀買下自家公司,是王子復仇?還是引狼入室?
生命僅剩5年欠債10億,靠孫子兵法成科技界網紅——一代傳奇孫正義
圍觀印度神油:差點埋葬軟銀的阿三

TAG:軟銀集團 | 耳機選購 | 入耳式耳機 | 高保真音頻HighFidelity | HiF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