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福的才是故事——《後來的我們》解析和影評

文 / 沉靜

01

近幾年很多演員慢慢地都走上了導演的道路,竟然不讓人意外地取得了不錯的成功。前有趙薇的《致青春》,最終票房 7.26 億人民幣,後有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上映三天,累計票房 7.28 億人民幣。相比之下,《後來的我們》將劉若英代表作《後來》引申到了一個真實的世界中,看完之後給我們這些奶茶的老粉絲帶來不少共鳴。

電影從一個人們都很熟悉的話題講起——「北漂」。男主林見清和女主方小曉,一對異鄉漂泊的年輕人,十年前偶然相識在歸鄉過年的火車上,從此開啟了一段在北京打拚,相聚又分離的感情之路。十年後,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再次偶然重逢,命運給他們帶來了一個輪迴……影片講述手法比較有特點,對十年後的重逢的表述使用的黑白色,而十年前的經歷反而用的是彩色。與影視作品通常的表達方式剛好相反。(這裡其實暗藏了電影了另外一層意思,暫且按住不表)。

影片的故事線不斷地從過去和現在進行切換,前後時間對比的滄桑感,相信觸動了不少觀眾。整體來說,故事講得還是比較成功的。電影里對於北漂一族的刻畫入木三分,有過相似經歷的人會非常容易把自己帶入到同樣的場景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影片把男主做的遊戲和他們的現實結合在一起對比,成為了講明主題的點睛之筆。然而,電影中男主在分手之後的轉變和後面的成功顯得尤其突兀和刻意,似乎是在告訴觀眾男主怎麼成功的並不重要,重點是他最後成功了。不過瑕不掩瑜,作為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能到這個水平已經值回票價。

影片使用插敘的手法,交替在現在與過去中講述故事,而每個節點均是以過年為切換點。不得不說,北漂的故事,看了太多太多,而自己也曾經是一個深漂,過著和男主相似的生活。當看到電影的主基調,我基本猜到了故事後續的發展和結局。可這並不妨礙我認為電影講了一個不錯的故事。

02

男主大學剛畢業時,懷揣著做遊戲創業的夢想,和一幫同樣喜歡電腦遊戲的同學從電腦城開店做起。但是創業哪有那麼簡單,先是一個小夥伴扛不下去了,家裡人在縣城裡給他找了份公務員的工作,隨即一溜煙奔向人民公僕的遠大前程。這個小夥伴走了之後,男主和另外一個小夥伴繼續維持著店子的生意,但是他們比較缺乏經商頭腦,在一次把上門的生意介紹給了女主之後,男主的這個小夥伴估計也看不下去了,最終接受了暢遊的offer,不幹了。失去了兩個小夥伴的男主,最終只能獨自一人走向了販賣盜版和小電影光碟的道路,說來也挺凄涼,眼看著離著自己的夢想越來越遠。

女主是一個已經在北京打拚了四年的女孩子,不過因為學歷不高,這麼多年過去了,工作仍舊毫無起色。她和男主在同一個電腦城裡工作,在另一家店鋪做銷售。但是女主比較聰明伶俐,能言善辯,銷售的工作做得還算不錯。(這裡周冬雨的演技加分,周冬雨特別適合演這種古靈精怪的角色)。女主一開始最大的夢想是找到一個北京人,然後嫁給他。前前後後找了不少男朋友,都是看中他們的工作身份,房屋分配,以及戶口安排,期望靠捷徑能夠一步登天,讓自己完成北漂到北京人的蛻變。但是運氣不佳,前面遇到一個國企工作的老實人,雖然人長得老了點,但是人家單位給分配房子呀(2007年,四五千一平米的北京房子,嘖嘖)!可惜這人是個媽寶,凡事都聽他媽的。在一次見家長的過程中,因為男朋友的媽媽看不慣她,最終只能分手了之。

03

然後,從前男友家裡搬出來的女主竟然和男主住到了一起……到了一起……一起……這時候你們還不是男女朋友關係誒。再後來,不出意外得,女主又找了一個男朋友,這個男朋友是在她店子里買東西認識的,剛好是男主介紹過去的一個人。只可惜遇人不淑,這個看起來很光鮮的男人,一開始就只是為了找小三而已。女主嫁個北京人的夢再次碎了。經過第二次失戀的打擊,男主和女主在跨年夜的當晚喝酒狂歡,做了「不該做的事」。此時的男主對待已經到來的愛情仍舊沒有自信,因為他認為女主還是那個想要找個北京人過上好日子的鳳凰女。而一無所有的自己,不值得獲得這份愛情。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女主在經歷了跨年夜之後,感情上已經發生了變化。她的心裡已經做了決定,無論後面生活多麼辛苦,只要男主對她好,她就會跟他在一起

不幸的是,當女主開心地回到家,想要把自己的決定告訴男主的時候,卻得到消息男主因為販賣光碟被抓到看守所了。過年無法回家的他,靠著女主的伶牙俐齒在他的父親和家鄉的親戚朋友間硬是編出了一個體面的謊言。所幸的是,看守所出來的他,最終得知了女主的心意,兩個人從此決心在一起。戀愛之後的男主也開始慢慢有些轉變,找了一份遊戲公司客服的工作,並且自己在家也利用閑暇時間開始設計自己的遊戲。

這個遊戲的男主叫伊恩,女主叫凱莉。正如每個經典的愛情故事那樣,故事並不是從頭到位都是幸福的。遊戲講述了小男孩伊恩歷盡艱辛尋找小女孩凱莉的故事。女主在看到了之後,問男主:如果伊恩找不到凱莉會怎樣?男主回答:那麼他的世界將永遠沒有色彩。只可惜男主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就像我們大部分年輕人一樣,有一天突然發奮圖強,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那個坐在電腦前消磨青春的少年而已。

04

就這樣,又到了一年的春節,男主帶著女主參加同學聚會。他用光了自己所有的年終獎,並且借了錢,租了一輛車,帶著一車廂的北京烤鴨。為得就是讓混得不如意的自己,能夠在同學面前顯得光鮮一些。可惜即使有女主的巧舌如簧助陣,自己的偽裝還是被同學戳破。雪上加霜的是,之前回家當公務員的小夥伴——聚會上被稱為「劉秘書」——此人舉止投足之間已然具有一股官僚作風,在最後結賬的時候說教想要付錢的男主:等你以後真的有錢了,再請大家吃飯吧。

正因為這次事件的發生,男主受到了深深的刺激,他建立起了很強烈的心理防範機制:女主無論說什麼,他都看做是對自己的傷害和攻擊,認為女主是看不起他。也許這時候的他,仍舊覺得女主是那個愛慕虛榮的物質女孩吧。男主的情緒也延續到了工作中,在接客服電話的過程中,與一個土豪玩家爭吵,被土豪玩家帶著一幫人打了一頓。種種不順利,讓男主和女主的日子更加難過。他們兩個的小日子也從之前的其樂融融,變得冷若冰霜。男主為了逃避這一切,每天沉迷在遊戲的世界裡,曾經那個和女主一起吃一碗泡麵都很開心的他已經消失了。

最後,自然而然的,他們分手了。在男主玩遊戲時不斷敲擊鍵盤和滑鼠的聲音中,女主離開了(同樣喜歡玩遊戲的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這種聲音是多麼的讓人煩躁)。幡然醒悟的男主趕緊追了出去,當他氣喘吁吁的在地鐵門前看到了女主,卻沒有勇氣邁進去把她尋回來

05

經過分手事件的刺激,男主發奮圖強,開始在家裡繼續研究起自己的獨立創作遊戲《伊恩和凱莉》:從美工到程序,從腳本到運營,他一個人撐起了這個獨立遊戲的創作(了解遊戲的人都知道這中間的不易)。最終大獲成功,《伊恩和凱莉》成為了一個現象級遊戲,很快男主靠著這個遊戲攢下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男主看到銀行卡里不斷增長的錢,首先想到的就是買房子,以期告訴前女友:我成功了。然後,此時的男主不知道的是,他們的愛情,早已就像路過的三輪車上似曾相識的舊沙發:過去的那個「我們」,到了後來,再也不是當年的「我們」了。

男主的事業蒸蒸日上,憑藉著自己處女作,成功地加入了暢遊,前途無限好。又是一年除夕夜,男主在表達還希望和女主在一起的想法之後,被女主的拒絕弄得措手不及。男主這時還是單純得像個直男癌一樣,以為女主想要的就是大房子和一個能夠給她帶來安定的北京戶口。他並不知道,女主想要的,只是那個能夠在最困苦的時候,對她好,能夠踏踏實實陪伴她過生活的大男孩。

至此,他們各奔東西,許多年過後的除夕夜,他們再次相遇。男主已經在北京安定下來,結婚生子,過上了一個普通中產的生活。女主似乎認識了一個美籍華人,很快就要和他一起出國定居美國。兩個人都過上了沒有對方的「幸福」生活。他們假設了很多的如果:

「如果當初我們沒有分手,那我們之後也會分手。如果當初我們衝動領證,那現在已經離婚很久。如果當初你一夜暴富,那你已經有十個小三。如果我們能堅持到最後,那你就不會事業成功。」

可是,現在的他們,已經不再是過去一起擠在出租屋的男孩女孩了。誰說他們沒有想要一起離開這個讓他們歡樂又讓他們痛苦的城市?只可惜男主已經成家,並且有了孩子,人的一生中並不只有愛情最偉大。與其為了所謂的愛情私奔,不如珍惜眼前到手的幸福。這正印證了電影海報上說的那句話: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也許,這時候的他們終於學會了怎樣去愛,可惜當年的他們已經消失在人海。

06

講到最後,必須得提一下電影中第三個重要的角色,男主的父親。男主的父親一開始和很多家長一樣,看不上兒子做遊戲行業。並且後悔自己當年花了錢給兒子買了第一個電腦遊戲,從此讓兒子走上了這條也許錯誤的道路。但是最終,他還是默默地支持著他。像每一個父親一樣,惦記著離家的孩子,每年給孩子們準備著粘豆包,讓他們過年回去的時候能夠帶點吃的回去,少吃點外賣。他是一個平凡的父親,只希望孩子們能夠過得幸福就好,這個幸福,不能夠用有多少錢來代替和表示。而男主也是像我們一樣的平凡的兒子,對待父母的關心和求助,總是顯得那麼沒有耐心,只一心想著將來掙錢了能夠好好孝敬父母,但是卻忽略了這個過程中不斷減少的對他們的陪伴。

男主的父親後來離世了,男主最終也沒能把父親接到身邊享清福。他的父親和大多數不適應都市生活的父親、母親一樣:離開家鄉到大城市,只是孩子們自己的夢想而已,並不是他們的夢想。男主的父親,一輩子都留在他的那個小餐館裡,哪怕一年又一年,自己飯桌上的朋友越來越少,最後連個喝酒的伴都沒有。可是,即使如此這裡仍舊是他土生土長的家,是供養了他和他的孩子一輩子的家。

07

在所有的北漂之中,能夠像男主這樣成功躋身中產的可以說是萬里挑一。成功如此,等待他的仍舊是家務、老婆的查崗、孩子上幼兒園的困難。想必很多北漂看到這裡都有同感,奮鬥的列車永遠無法停止,而正是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能使得一個家庭牢固的紮根在北京。男主的夢想,在現在終於實現了,而這個夢想,有沒有那個她已經不再重要,那個他曾經期望的未來,終究只是南柯一夢而已。

而女主,故事對於她後續的發展講述的並不多,雖然前面說到她可能嫁了一個美籍華人,但是以女主的人生經歷,很可能只是又一個負心漢而已。現實,就是那麼殘酷,北京不是一個想留就能留下來的城市。幸運的是,時隔多年,他們相遇之後,女主終於通關了男主當年的處女座《伊恩和凱莉》,在女主觸發的遊戲結局中,伊恩和凱莉在一起了,遊戲中的世界從此恢復了色彩。而現實中的色彩,也在這一刻恢復,從黑白變成了彩色。女主恬然一笑,屬於自己的伊恩,也許總有一天能夠找到她。既然無法成為他的凱莉,就把這一切忘記吧。

——全文完——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隨手在文後點個贊/喜歡/有用。如果您想與我進一步交流,可在在文章後的留言區留言互動。感謝您的關注,您的支持和鼓勵對我來說是莫大的幫助!


推薦閱讀:

54屆金馬獎最佳導演誰希望最大?
《雙生薄荷》的結局是什麼?
小鞋子觀後感怎麼寫?
《他沒那麼喜歡你》經典片段 每一個都是真理
美國電影《銀翼殺手2049》講述了什麽?

TAG:影視 | 電影 | 後來的我們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