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針對拖延現象的最終解讀

也許你曾經處在(或正處在)一種不爽的狀態,事情一大堆,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自嘲有拖延症,其實你知道你有雷厲風行的本事,卻奈何每件事都重要又不太緊急,你花了太多時間在思考和發獃,依然於事無補,那麼,接下來我這篇文章雖然有點枯燥,卻是你的葯。

請先接受一個框架:

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是在不停「做項目」。比如:刷牙是一個獨立的項目、吃早餐也是一個項目、上班是一個大點的項目,裡面嵌套了很多小項目、下班從離開公司到掏出鑰匙開家門也是一個項目、買菜、做飯、應酬、社交、洗澡、睡覺…統統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項目。

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在重複這四個步驟:

1、篩選項目

2、執行項目

3、獲得反饋

4、產生體驗(愉悅或痛苦)

舉個例子:下班了,我們馬上就開始「篩選項目」,(第1步)是選擇和同事聚餐,還是回家自己做飯?你思考了一會,選擇了和同事聚餐,於是開始「執行項目」,(第2步)大家來到餐廳,邊聊邊吃,(第3步)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斷接收到各種反饋,聚餐結束,你開車回家,路上你開始回味剛才發生的一切,產生了完整的體驗(第4步),或是快樂,或是不爽,這些體驗將會影響到你接下來的生活,近的是你回到家後對待親人的態度和情緒,遠的是會影響你今後的工作和同事關係。——四個步驟,完整地畫出了一個圓圈,我們不斷地畫著一個又一個的圓,有些圓會環環相扣,產生蝴蝶效應。

活在掙扎中的你我,常常會面臨這樣的事情:是靜下心來好好看一本書,還是刷刷朋友圈?是把很卡的電腦重裝一個系統,還是湊合著用一次是一次?周末是跟家人去野炊,還是賴床睡久一點?

剛才我們已經分享過一個框架:我們每天都在不斷地做項目,包括大項目和小項目。

所謂大項目,就是需要你付出更多心血和時間才可能做到的,而小項目則是不太費勁,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的。比如,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是大項目,刷朋友圈是小項目;出去買菜做飯是大項目,吃肯德基宅急送是小項目,應酬社交是大項目,周末賴床是小項目。

完成一個大項目,我們會產生大的成就感,但是大項目很難,甚至很容易失敗;完成一個小項目,我們會收穫小的愉悅感,但是往往都能獲得,不太會失敗。很明顯,我們傾向於選擇急功近利的小項目來做。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拖延症」。

對照上面的表格,我想很多人都經常在做前面的小項目,而對於後面複雜難搞的大項目,往往會找借口:「哎呀,買房子哪有租房子自由」、「人就是要隨意一點,活那麼累幹嘛」、「結婚就是墳墓,談感情太傷人」、「當一個宅男多好,互聯網那麼發達,就該宅在家裡嘛」…但是當人們不斷完成各種各樣的小項目的時候,雖然獲得了一陣愉悅感,但伴隨而來的,往往是失落感和懊悔。當你吃完一頓烤肉大餐,掐著自己油膩的臉就開始自責:為什麼不買菜自己回家做飯呢,那樣多健康啊,一時嘴饞,又浪費錢,又囤積脂肪……

電影《賭博默示錄》男主角伊藤開司因為欠下巨款被抓到地下工廠做苦工,每個月只有極少的薪水,他想要努力存錢還債,贖回自由身(大項目),沒想到卻抵抗不住美食的誘惑(小項目)。截圖是他第一次發工資,幾乎把所有錢都花在吃喝上了,第二天內心產生了極大的懊悔。

把每個項目都想像成是一個圓,我們都無法容忍畫到一半的圓被打斷。既然每個人每時每刻其實都是在做項目,我們本能地討厭被人「打斷程序",哪怕是你喜歡的兩件事發生了衝突,都會讓你產生負面情緒。比如當你看著一部很精彩的電視劇,突然快遞來了……你雖然非常期待收快遞,但心裡難免會產生不爽。

生活中之所以那麼多麻煩的事,是因為我們有太多沒畫完的圓圈,而一個圓圈套一個圓圈,錯綜複雜,導致你視線混亂,才會對生活充斥著不滿。現在,我們就來梳理一下,該怎麼用這個「做項目」的概念去改善我們的生活:

1、減少小慾望。既然是小慾望小項目,其實只要轉移注意力,是比較容易放下的。當你想吃一頓大餐的時候,你可以去跑跑步,跑完了,你就不想吃,因為你知道,如果吃一頓垃圾食品,會讓你剛才的五公里白費。

2、開啟大項目,保護好大項目的進程。我們都很討厭進程被打斷,大項目本來啟動就很難了,再被打斷,想要重啟幾乎就不可能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減肥快要成功結果又反彈的原因,好不容易做得差不多的大項目,又被小慾望給一口一口吞噬掉了。

3、分解大項目,變成小項目,重點是要析出很多小獎勵。只有持續的快感,才能讓你持續努力。比如你討厭跑步,但是你如果約一個漂亮MM出來跑步,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好吧這個比喻不太好,比如你討厭早睡早起,但如果你買一個預約定時的豆漿機,每天早上起床都有一杯熱騰騰的現煮豆漿在等著你喝,就有動力多了。

這些細小的建議其實不算什麼了,只要你習慣了用做項目的思維去安排生活,慢慢的,你會梳理出更好的生活方式,哪怕再多的事情堆在你眼前,你也會立刻知道哪些事值得馬上做,哪些事可以丟開不做。


推薦閱讀:

想治好拖延症?看這篇就夠了~
張兵:有一種拖延,不是不做事,而是去做另一件事
未知帶來的是驚喜還是恐懼?
哈佛高材生14分鐘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elya知乎live:怎樣提升執行力、幹掉拖延症?

TAG:拖延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