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培訓:一名數據分析師的職場感悟

談起大數據,知曉它的人都會說,「勢頭猛,高科技,待遇好」。城外的人,迫不及待想一頭扎進來。熟不知,城裡的大部分人卻在坐以待斃,茫然無方向,難產。確實,如今大數據充斥著生活的方方面面,關於數據分析師職位需求也越來越火爆,但畢竟僧多粥少,要想獲得一杯羹,談何容易啊!在追逐數據分析師高薪資待遇的路上,有些人勤修技能,堅持著不放棄,慢慢地事業也走上了正軌;有些人跟風附和,結果不堪重負,中途退場,終究和數據分析師無緣。

【經管之家】

2016.08.26

前天晚上在上海,老羅舉行Smartisan M1/1L發布會,基本每一次我都會聽大半直播內容。很多人笑話老羅總拿情懷忽悠人,煩不煩(這次低調多了)。我挺喜歡的,執著,盡心,快感和使命感。情懷這東西,每個人都會曾經擁有過,在大數據圈子裡,我也有情懷。而把它寫出來,共同分享,找到有共鳴的人,這也是一種欣慰,這也是這篇文章的初衷。

最近3個多月,一直圍繞著新數據產品的規劃、開發、聯調和上線,今兒終於上線了一個版本,打心底的高興慘了。可也的確是累,打趣來說,干著數據挖掘的事,顧著產品經理的活,過得像個項目經理一樣。

今天臨時加會下班,晚上9點才到家,這一路上總感覺哪兒不對勁一樣,缺少點什麼,又想說點什麼!我一般會隔一段時間才會寫一篇文章,我也一般不會這麼晚寫文章,都是因為考慮到質量,我非常重視每一次的作品,包括文章、分享還是產品,畢竟投入的思考和心思很多。人這個輩子,能折騰的事很少,認真做好每一件罷了。

1、大數據圈子裡的毛病

從我接觸大數據到現在,我看到了它的興起,國家政策的大力倡導,以及未來的潛在趨勢。但說心裡話,我感覺不溫不火——像極了便秘,看似吃奶的勁,卻半天蹦不出個屁來。而且有些方面朝著一種病態的方向發展,我是挺擔憂的,不知道你們了?

一直以來,我都是在接觸數據產品相關的事,至始至終,國內真正領悟大數據產品精髓核心的人不多,拿出手有價值的數據產品更是屈指可數(今天也不是談數據產品的)。難道大數據的價值在一款跨時代的數據產品身上這麼難體現?

很納悶,觀察了很久。歸根到底,關鍵性因素是「數據情懷」惹得禍。為什麼這樣說,很多身處在大數據領域的人,很缺乏真正意義上的那一股勁——「數據情懷」,去推動著這個行業的真正成長,不管是做培訓也好,做產品也好,傳道授業也好。而這股勁,直接影響你在為這個領域的蓬勃發展,不吹噓,真才實幹,貢獻多大的力量罷了。

2、數據分析師的情懷是什麼?

談到這裡,不免而然的又需要聊下,我理解中,數據情懷都體現在哪些?概括起來,以下幾個詞:

初心 | 使命感 | 快感 |共鳴與傲嬌

這並不是雞湯那一套,這只是我本人對待大數據的一種態度,分享而已,尋找共鳴。分別舉幾個故事吧。

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談起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大數據領域,我也才是一個學通信的人而已!

最近,有位朋友在分答上向我提過這樣類似的問題,原話是:你是如何趕上機遇選擇這個領域的?是熱愛,還是僅僅偶然?(我沒回答這個問題,打算今天一起聊了)

我很理解這個提問的出發點,因為我知道現在大數據圈子裡,有這樣一個現象:

很大一群准大數據人,還正在培訓班裡或者自己學習著。

一部分轉型做數據開發的大數據人,工作年限在5年左右及以上,更多是從Java開發轉行過來做大數據框架這套東西的,真正接觸大數據時間也就在2年之內。

一部分轉型做數據倉庫或分析的大數據人,也是從傳統BI數據那塊轉過來做大數據倉庫或者數據分析相關的工作。

這樣的轉型,除了職業規劃,也包含著薪酬水平。如果真正純正的,應該也是在2012年靠後,就開始接觸大數據的這一群人,不過很少,很幸運自己就算是一個。

故事一:我與數學的藕斷絲連

我的確是學通信的,我也壓根沒打算學數學專業。可我從小到大數學都很厲害啊,很多時候都是分最高的(太老套路了,數學好的人多去了)。自己一路以來,轉變過很多方向,但都是在尋找一個答案(學數學的意義)。

大學以前,數學一直不錯,很多時候都是最高分,上了大學後,還曾經為了哥德巴赫猜想熬夜專研過,十分興奮,當然也沒這麼容易被我證明出來。但後來想明白了,覺得數學這一套公式的計算、求證和推導,壓根不是我感興趣,想探索的,直接拉倒。

後面在大學,有機會接觸到數學建模,頃刻間覺得它是應用數學在實踐中的真正應用,是一種知識的融合和思考問題的突破,結果也是獲獎無數。總共參加11次比賽,一次去深圳參加夏令營遺憾獲得了三等獎(全國很多高校,包括清華、復旦等,百度可搜到我回答問題的照片,被選著成為新聞素材),最後一次無心參加的美國建模二等獎,剩餘都是一等獎(其中也包括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一等獎)。這裡並不是曬優秀,太老套路了,能獲好成績的人多去了。後來想明白了,覺得以比賽性質存在的這應用數學,花幾天時間交上去的論文,都是狗屁不通,全是忽悠和抄襲,還是沒找到數學真正價值的存在。

這時,大數據來了,我覺得大數據或許能夠找到數學,乃至數據真正的意義,這的確是我喜歡瞎折騰的一個初心——我太想在自己身上找到數學存在的意義了,所以當時第一個想法是,玩轉數學。剛開始總是圍繞數據源打轉,做一些類似阿里指數那樣的大數據報表,總想把各種大數據生態圈底層的開發技術都了解遍,費力不討好,壓根也沒有體現出大數據真正的價值在何處?

後面,在從事大數據領域過程中,也又轉變了一些方向,有幸多次參加與一家美妝公司老闆,甚至是一些高層的調研,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慢慢領悟到業務真正需要數據為它做什麼?業務方需要什麼樣的數據產品?數據真正的價值,原來潛力很大,只是還少有人去探索成功罷了。

這是自己目前做的事,又找到折騰的事,至少我這一路的初心,都是在尋找數學,乃至數據的價值。並不是每個從事大數據圈子裡的人,都必須要像我這樣折騰,但至少你需要思考一下,當初選擇進入這個圈子的初心,是有執著?還是追潮流罷了?

使命感:人這一輩子,能折騰的事不多,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說兩類人,一個是別人,一個是別人

故事二:我微信朋友圈,一些活躍的,有典型的數據人

有特別專註智能金融的捷哥,一個從國外回來創業,想在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探索數據價值的人群。

有天天吟詩作樂,深深陶醉在大數據情懷的高總,一方面也顧著大數據人才思維培養的重任。

有自由職業,但卻天天飛這飛那培訓的黃老師,一直重視著業務與數據緊密結合,推廣著自己寫的書(@數據化管理:這好像是說我)。

有想在目前培訓行業,做出一番貢獻,一直默默籌備著機會的老李,充滿了情懷,利志於打破目前大數據培訓的混亂。

...

數據圈子裡,有著這樣的一些人,我不熟悉的,還會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感覺自己充滿了使命感,傻傻的,即使迷途惆悵,也堅信光明就在遠方。我喜歡這樣的一群人,只是在數據圈子裡面,太少太少了。

故事三:一些無心,大忽悠,特立獨行的數據人

踏入大數據圈子,也僅僅是為了轉型,為了薪酬,為了養老,我並不想真正做出點啥。

躺到一定年限,慢慢也具備一定的忽悠資本,酷愛說一些很潮流的大數據技術,但做起大數據的事,很難產。

擁有一定專業技能,但總在小圈子裡鑽,認為不斷學技術,才是存在感。卻不知技術本身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難應用於業務。

我這樣一個人,對於規划過的產品,寫過的文章,做過的培訓,我十分重視,覺得它代表我的態度和使命感。特別怕開始做其中的某一件事,因為一旦開始,我都會花很大的心血去做好,會很費心。但人生苦短,能用心折騰的事還多?

快感:一種想到就會小抽搐,跌宕起伏的興奮

老羅在發布會上,提起了快感,我很認可。曾經看過國外的新聞,一小哥提起,專研出某種技術的快感,勝過和女朋友的相處。

說下自己的故事

故事四:最近上線的數據產品,讓我充滿了快感

幾年前,領導打趣私下問每個新人,工作這塊,你有什麼規劃?類似的答案從別人口中說出,資深hadoop運維工程師,架構師,數據倉庫大牛,等等。那時候,我回答了,我想做一款數據產品,結果可想而知,真被笑了,不切合實際。(卻沒人知道,我當初為了面試數據產品經理,整整準備了兩大頁自己的構思和知識點整合。)

前些日子,由於個人發展,我跳槽了,面試過程中,還是有人問起我職業規劃。我認為,會有人相信我了,所以我說了自己這幾年做了很多準備,就是想在以後成為數據產品經理,做一款有自己色彩的大數據產品。結果出乎意料,都一一被質疑,以及婉絕了。...,不過後面我變聰明了,再被問,我改口說成資深數據挖掘大牛,沉醉於技術海洋里。聽者興奮,說者無心。

很幸運,來公司這段時間裡,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充實無比。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真正切切有屬於自己特色的數據產品能夠落地(互聯網金融行業,涉及羊毛黨反欺詐監控的數據產品)。從無到有,從需求的調研和分析、系統功能的規劃和確定,前後端功能的開發、推動和聯調。到現在,5個頁面菜單,4個子系統引擎,第一個階段的功能點算是完成了,大數據挖掘與數據產品的融合。

這個一直以來的夢,開始嘗到了點味道,你說興奮?高興慘了,工作起來就像個瘋子一樣,看起它,滿滿的愛意,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不斷茁壯成長。太有快感了,想起來都會抽搐下。

共鳴與傲嬌:我們天生傲嬌,卻在渴望尋找著共鳴的聲音

老羅在上一次發布會裡,提到了傲嬌,那種由心而然的底氣真的很強烈,每一次看發布會直播的我,都能深深感受到。因為在大數據圈子裡的我,也有這樣的一面。就像鎚子手機,從創辦至今,雖然不怎麼被看好,但卻在每一次發布會時引起了全國、全世界的關注。

但我也能感受到老羅內心裡的渴望,渴望共鳴的聲音。即使聲音很脆弱,很小,但卻急切期待懂他的人能夠共鳴,老羅也找到了這樣一些共鳴。每一次聽他發布會的錘粉們,因為懂他,也都會緊緊捏著一把汗。

回到大數據圈子裡,每一個圈子裡面的人,都是在做著改變未來世界的事,都有可能引領著大數據科技與生活的完美融合,不管是互聯網+、生物醫療、基因工程、智能家居還是人工智慧等等,太多新領域充滿了太多未知,充滿了太多使命感,所以我們真正天生傲嬌,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可現在這個圈子並沒有健康的茁壯生態,很多人從早就認為它就是一個泡沫,人人談,人人吹,人人忽悠。就像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泡沫、英國的南海公司泡沫。當真正每個人都在吹捧它的時候,那說明大數據已經很危險了。

我很擔心,未來的以後,大數據只是數據的積累和整合,一大堆框架性的東西,只是耗錢的東西,高空樓閣。並不是擔心著失業,我只是覺得自己一路探索的「數學真正的價值」,仍然還是很難得到滿意的答案。那種無助,也只能是棄甲歸田罷了。

我說的這些,每一個數據圈的人,你們會有共鳴?

推薦閱讀:

MySQL學習思維腦圖及面試題解答
爬取拉勾網,深入了解互聯網金融數據分析師
大數據分析課程怎麼學習?大數據分析課程
看了這篇,再也不怕數據分析面試了

TAG:數據分析師 | 大數據 | 數據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