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郎:如何用0.5平米打造一個室內花園,和一個動物園?

題記:營造這一切的關鍵是,水。

一個室內花園,一個動物園,還只有0.5平米,你這是標題黨吧!

非也。這是一個生態魚缸,以水草景和觀賞魚為中心。多種水草搭配沉木、石景、水草泥和細砂石等等,可以在方寸大小的魚缸中布局出一番洞天。

比如像這樣。

又或者,像這樣。

這樣的水草景,可比一個花園還要精緻。這是一個活的山水畫,活的袖珍園林。

不過由於木郎是十月份才開始自學去弄生態水景缸,所以我的缸是這樣子的。

這就是大師和小白的區別.......一個混搭了荷蘭式、日式等不知道是什麼式水草造景的啥玩意。

其實我是有深意的,水裡中部的沉木左右伸出,為大鵬展翅之型;鵬在水中,為鯤之像,意為鯤鵬展翅。嗯嗯,這是風水魚缸呢!

聽了我那高深莫測的話,我妹說「啥?鳥?水?落湯雞?」

好啦,其實我初衷是為了研究「魚植共生」的營養問題,如何讓魚的排泄物經過植物的吸收利用來達到水質的凈化

如果植物是可食用的蔬菜,還廢物利用,增加了產出。

於是我訂做了一個亞克力魚缸,放在家裡的中部木柜上;購置了二三十種水草進行試驗,花掉了十幾斤的陶瓷砂、水草泥和碎石做基質種植水草。還有配套的水草燈、沉木、石頭、加熱棒、過濾器材等等。

看著自己淘寶里長長的購買記錄,木郎我也是啞然失笑。

小時候養魚,總以為買一個小魚缸就可以滿足它們的需求。不是不可以,但是越小越沒有設備的魚缸,對水質的管理就越嚴格,其實越難控制,需要更高的養魚技術。

而且製作生態缸,需要多種生物來平衡,光有水草,也是不行的。

(局部圖景,你能找到多少種生物?)

因為水中易長綠藻,所以需要除藻的生物,比如螺、蝦等。

因為水草上常附著絲藻、黑毛藻之類討厭的雜藻,如果不用藥來控制,就需要找能食用這些雜藻的生物,最後我選了鰟鮍,一個漂亮皮實的中國原生冷水魚類。

[鰟鮍(雄)]

它吃各種雜藻、米飯、飼料、魚蟲,反正餓了就沒啥不吃的,而且還耐低溫、低氧、不易生病,皮實得令人髮指,是清理殘餘飼料、雜藻的好幫手。

但在我沒引入魚之前,木郎的生態魚缸只有水草和草蝦。

結果由於外出時間過長,生態系統出現崩潰;草蝦全軍覆沒,大量的渦蟲、水螅繁殖,水蚤、線蟲出現,甚至還有幾條大水蛭,都是從水草裡帶進來的卵發育出來的。

生物構成簡單,生態系統遲早要崩潰。於是我除了下藥驅蟲,還立馬購買了不同的魚種進駐我的生態缸。

除了鰟鮍,我在缸里還養了月光魚、孔雀魚(這兩類魚都是胎生小魚的,容易觀察到小魚的出生)、白雲金絲、紅綠燈、三角燈這幾個魚種,基本把底層魚、中層魚、上層魚都覆蓋了。

還加入了河蝦來清理殘渣、清潔水草;配合蘋果螺清理缸壁,就不需頻繁換水和刷缸壁。

這樣一來,這個生態缸就變成了動物園,加上十幾種水草品種,又成了一個大花園。為什麼要弄這麼複雜?

因為生物組成越多,系統越穩定。這原則如果應用到花園上,就是多樣化的植物品種可以減輕疾病的發生和吸引更多的天敵昆蟲來控制病蟲害

當然,我的目的是觀察這樣的情況下,魚類的排泄物、二氧化碳能否與水草的生長達到平衡,是否能直接水培出蔬菜。

後來發現還不行,蔬菜的養分還是顯示缺乏。

木郎經過仔細的思考,認為是水中缺乏礦物質造成的。正常的蔬菜生長需要很多的土壤礦物,而水體能提供的營養不多,哪怕有魚的糞便在

於是木郎改進了水培的營養液配方,去除了對魚類可能有害的物質,並調整了礦物比例讓魚類更容易適應,開發出了「魚菜共生營養液」AB配方。

(魚缸頂部配合過濾石的鳳仙和六倍利)

這配方加入水體後,不僅營養水草,還能彌補水體礦質不足導致的蔬菜生長不良;上圖是我家裡魚缸頂部的花,純水培,靠魚便營養和AB液營養來生長。前面的六倍利定植時水分沒管理好導致部分死苗;後面的鳳仙長勢旺盛,已有花苞。

配方的研發成功固然是讓木郎我很開心的。但是看著這些魚的生長攝食打鬥求偶,看著水草搖曳的身姿,木郎覺得,這才是我真正在乎的地方。

尤其是看著小魚的出生那種心情,難以形容。這些可愛的小傢伙,讓我時常想起一句話。

(月光魚苗)

給你1個億,你能創造一條金魚嗎?生命的可貴,金錢難以衡量。而且持續的觀察,沒準還能獲得以前沒注意的知識。

比如河蝦的鉗子掉了可以再生;比如水草會隨著日夜有開合現象等等。一個生態魚缸,還是一本自然的教科書。

那麼問題來了,你想擁有這樣的花園和動物園嗎?

END

木郎祝您雞年如魚得水


推薦閱讀:

TAG:養魚 | 水草養殖 | 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