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法道是宇宙根本秩序與邏輯 人類基因DNA是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 地球是11維度宇宙低緯度的部分嗎?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zhuanlan.zhihu.com/p/30修行最高境界回到孩童純真快樂 海德格爾天人合一 佛性真心良知與空性 聖人無名菩薩假名 心經般若量子

佛學與神學 佛學的緣起性空與基督教三位一體思想的源頭是一致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54012/edit21世紀生命科學 生命、意識、基因、生物磁場、生物晶元 意識研究前沿 瀕死的經歷 前世記憶 高維空間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41877/edit佛學與神學 佛學的緣起性空與基督教三位一體思想的源頭是一致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34321/edit生命創造宇宙 宇宙不會創造生命 有個人意識才有宇宙的存在 時間空間意識工具 量子訊息 多重宇宙同時存在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33668/edit意識不能被證明 臨床死亡後有意識不同程度知覺持續時間 心理創傷基因遺傳 死後生命先天後天 心臟大腦聯動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32388/edit基因控制生物性狀信息性根本屬性 基因顆粒說 基因環境基因變異基因表達 染色體位置效應分子場高層次結構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08586/edit多巴胺腦內信息傳遞者上癮 內啡肽快感荷爾蒙 最集中於記憶區域 心臟手術 血清素 神經傳遞物質 突觸傳遞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01916/edit人類基因突變 人類智力情感能力不斷衰退 人類說話FOXP2的基因 歐洲人基因變異CCR5-32 黃金血兒童早衰症

侯朝夕 (提問者)8 小時前

???問題中有提到抑鬱症嗎?

答案的後面部分還是很有啟發性的,只是沒明白題目怎麼和抑鬱症聯繫起來的?

爵士貓 (作者) 回復侯朝夕 (提問者)剛剛

抑鬱症就是科學與理性的副產品,科學與理性不承認人的意識與宇宙生命是一體的,科學與理性要人類只承認意識一人類個體的存在形式,所謂【人消亡,意識自然消亡】。至今醫學、生物學、精神研究、現代哲學都是持有此觀點。

但是個體的意識體,是不能解答一切發生於自己身邊的種種好的與壞的社會自然事件,個體意識體也容納不了這些自己身邊的種種好的與壞的社會自然事件。

這些社會自然事件對人類生活有重大的衝擊,比如二次大戰至今還影響人類的生活,二次大戰的影響甚至決定了地球大多數國家與民眾的生活方式。

這些社會自然事件對人類生活有重大的衝擊,比如60年代美國的反戰運動,影響和造成美國與全球出現了大批年輕的精神生活不正常的一代,比如嬉皮士,大量吸毒者,柯林頓希拉里就屬於這一代人。

這些社會自然事件對人類生活有重大的衝擊,比如中國近30年的經濟社會大發展,中國進入了全球的最發達經濟體國家的行列,但是經濟的發展太快了,中國人的個體心理結構還沒有調整過來,以適應全球最發達經濟體國家的角色,個體生存競爭激烈,離婚率從20年代以前的個位數上升為2位數。我讀了那些抑鬱症患者的表達,多數人是小於30歲年輕人,也就是他們是中國近30年的經濟社會大發展中出生的,個體生存競爭激烈與離婚率的上升,他們這一代人是直接的承受者。

所以,小於30歲年輕人,發生抑鬱症就是可以很好的解釋了。

爵士貓47 分鐘前

你很勇敢,修行也有了證果,恭喜!我覺得抑鬱症患者,

第一不知道抑鬱這個魔鬼怎麼就落到自己身上!

第二,不明白抑鬱症,每個人都有,他是人類科學與理性發展必然帶來的副產品!

第三,抑鬱症是完全可以打敗的,抑鬱症就是上天要你今世經歷比他人更多的磨難,上天為你的下半輩子生活會提供大大的福報的!

第四,每一個與抑鬱症戰鬥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勇敢的修行人!

爵士貓23 分鐘前

其次,要批判現代社會一個根本的錯誤觀念【人只有一輩子】。

很多人就是被這【人只有一輩子】錯誤觀念深深誤導著,以為人的一切就必須在今天獲得所謂的成功!大錯特錯!

【人只有一輩子】錯誤觀念,只是在近200年來流行於世界,先是西方文化的俄羅斯、法國、德國、美國、英國,而後是中國。

【人只有一輩子】錯誤觀念,日本人、韓國人、泰國人、緬甸人、寮國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是不認同的。

現代生物學已經揭示,人的基礎核心構造就是基因與染色體DNA.基因與染色體DNA,是決定著人類生物特性的關鍵。基因與染色體DNA是一種物質存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有一個根本的真相大家不知道,漢族文化也不宣講,就是基因與染色體DNA的根本屬性就是,基因與染色體DNA是一種信息結構,基因與染色體DNA在與宇宙的生命體進行著不停息的信息溝通。

你我就是在基因與染色體DNA的基礎上進行著不停息的信息溝通,這個你可以理解。

你我的基因與染色體DNA就是一個不斷發生信息的電視發射台,你我的信息就是不停息的向外部發射著,比如大家都會有夢境,比如你和親密的愛人、朋友、父母、親戚,有著某種深層次的、不用語言表達就可以溝通的能力,比如宗教人物具有與天神溝通的能力【這個你也許不信,因為你信奉人只有一輩子】。

但是,現代的量子物理,多宇宙世界理論,分子生物學等科學,已經揭示宇宙就是一個大大的生命體。人就是宇宙生命體的一部分,人的肉體是只有一輩子,但是人的信息體系作為一個整體,是會永遠存在於宇宙大生命體之中的。

爵士貓剛剛

你我的生命信息體系,好比是宇宙生命互聯網中的一個終端一個生物計算機。每個人的生物計算機,他的硬碟中存有的信息是不同的。

人的生物計算機硬碟信息共同的部分,就是人的基因與染色體DNA的共同部分,就定了你我是人類,是某某民族的人,是某某家族的人,是某某人的子女,是男是女,這都是人的生物計算機最底層最基礎的信息。

但是人的生物計算機硬碟信息不同的部分,就是你我作為一個個體,在宇宙生命體的活動中,肯定有不同的想法和取得不同的成績,這些都會影響你我人的生物計算機硬碟信息不同,而這個不同現代科學稱之為基因突變與基因變異,現在的轉基因食品就是運用基因突變與基因變異原理生產出來的。

你我的基因與染色體DNA的不同部分,就是你我不同精彩人生的構成。人的生命體,就如同電視劇,每個人的硬碟中基因與染色體DNA電視劇是不同的。有的電視劇今天熱播,你就是成功人士。但是大多數人體硬碟中的電視劇不會熱播,決定著大多數人是默默無聞的平凡人。

對於默默無聞的平凡人的角色,有的人的生命體不甘於這樣下去,他的計算機系統是很活躍,這樣平凡人的角色就會被打破,就會發生衝突,衝突就是人的生命體發展與進化的過程。但是人體生命體的沉默狀態與電視劇熱播的衝突,有的時候就是以人體生命體的沉默狀態一方,為挑戰失敗,這就是抑鬱症的源頭。

但是沒有衝突,人類就沒有發展,抑鬱症患者就是人類生命體發展的先鋒,是一群勇敢的生命體!值得大家尊敬的生命體!

=========================================================================

佛學與神學 佛學的緣起性空與基督教三位一體思想的源頭是一致的

爵士貓1 分鐘前

空性,佛學的定義不是漢文化的【空】。首先此翻譯沒有表達印度佛學的本意。印度佛學的【空】之本意,應該是【一切法不存在於一個固定的時間與空間位置】【一切法追溯起緣起緣滅,法是一個無限法相網路的一個點】。

漢族哲學思想因為起源於一個宇宙是一個固定的四方體,上有天帝神靈,下有土地閻王,中間有芸芸眾生歸於人王天子管理。

漢族人的思維模式,無法思維【一種法相】不處於【四方宇宙】的一個具體位置,如果【法相】在【四方宇宙】沒有一個具體位置,法相就不存在,就是【空】。

一切法無自性,本空。一切法都超越人類的思維範疇。人類試圖分別【正法】以求終極真理,本就是唐吉科德與風車鬥法,十分荒唐。

所以,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區分,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區分,本就是人類的荒唐。

修行者所謂的得到的【法】,不過是【正法】的映射,是一個鏡子中的影像,如此而已。

三位一體論,就是上述思想的衍生。

修行者所謂的得到的【法】,不過是【正法】的映射,是一個鏡子中的影像。古希臘哲人,一直試圖表法那個【正法】,就用了【太一】。

鏡子中的影像就是智慧。努斯是太一的「影子」。

一切法充滿宇宙,又無形無體,這是一個靈命。

三位一體論,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太一】與【一切法充滿宇宙,又無形無體,這是一個靈命。】,就為【上帝】【聖父】,一切法源頭。

一切法無自性,本空。一切法都超越人類的思維範疇。一切法充滿宇宙,又無形無體,這是一個靈命,就為【聖靈】。

修行者所謂的得到的【法】,不過是【正法】的映射,是一個鏡子中的影像。鏡子中的影像就是智慧。努斯是太一的「影子」。此修行人最後演化為【聖子】。

【聖子】的思想就是東方的【天子】【仁王】【轉輪聖王】的思想。

---------------------------------------------------------------------------------------------------------------------------

=====================================================================

沒有啥,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魔鬼。只是有的人控制了魔鬼,所以正常,不痛苦。有的人被魔鬼控制了,就有點奇怪了,這就是抑鬱症。

抑鬱真沒啥。只是你要通過修行,戰勝心裡的魔鬼。

誰不是從抑鬱裡面爬出來的。

你我都是在修行。修啥?就是戰勝心裡的魔鬼。這個魔鬼,道家稱為邪氣。佛家稱為業力。現代心理學稱為潛意識。西方的佛洛依德,榮格就是研究潛意識的。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黑暗時期,這個黑暗可以來自外部,可以來自自己的心裡。來自自己的心裡,就是所謂的抑鬱症。抑鬱症是現代的新的疾病。

古代沒有所謂的抑鬱症。古代的人,因為信這個神仙,那個關公媽祖,等等,所以神仙關公媽祖,就可以戰勝你我心裡的魔鬼。

現代的人,不信神仙關公媽祖,信仰科學理性,就是信仰自己的內心的科學理性思想,對不起,只有你我自己來戰勝心裡的魔鬼。這就是修行!

現代社會,強調科學與理性,這些觀念在中國不過是近100年的事情。但是中國人的文化有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信仰上天的神靈,比如信這個神仙,那個關公媽祖,比如信仰自己的祖先,讀書人還信一個孔子孟子的。5000年的中國人,生活中遇到黑暗,可以向上天的神靈訴說。我們的黑暗期,向上天的神靈訴說,神靈就給我們戰勝黑暗中魔鬼的力量。

可是,現代了,我們都被教育上天的神靈,比如信這個神仙,那個關公媽祖,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的內心,還是5000年來代代相傳的內心,還是需要上天的神靈安慰的內心。

上述就是現代社會,你我都有抑鬱症的根本原因,因為你我的內心本就脆弱,本就不可能自己依靠一己之力完全抵擋黑暗中魔鬼的力量。

如果你認知到上述問題,應該先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可以先5000年來中國文化的儒釋道需求幫助!

========================================================================

人所謂的壞種,就是談一個人處處違反現在的社會倫理道德標準,行為處處使大家認為此人就是壞種。壞種,業力與阿賴耶識使然也。

壞種的對立面就是天才。

天才就是談一個人的行為,處處顯示符合現在的社會倫理道德標準以上,處處充滿智慧,比如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就是天才,莫扎特在音樂界就是天才,林彪在軍事界就是天才。天才在某一領域有超出大眾的智慧與能力,而此能力用後天的學習完全不能解釋,此天才行為為基本上是源於前世的業力與阿賴耶識。天才,,業力與阿賴耶識使然也。

大眾的大多數不屬於上述壞種與天才的極端分類。

大眾的大多數一般分為成功人士與不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與不成功人士,他們的行為前世的業力與阿賴耶識的作用不明顯。大眾的大多數人的行為,還是主要受制於後天教育,出身,以及環境因素。

但是在成功與否方面,人的前世的業力與阿賴耶識的因素,還是深深的影響大眾的對外部世界運動的選擇,以及深深的決定著大眾的心理結構以及對幸福快樂的感知程度的高低。

成功人士,就是他的行為模式與現今社會的倫理道德標準和商業利益模式高度匹配,說句俗話,就是成功人士就是處處是綠燈,怎麼那麼順!怎麼那麼爽!

非成功人士,就是他的行為模式與現今社會的倫理道德標準和商業利益模式,不匹配,處處碰壁,買彩票就從來沒中過,買股票就是總是被套牢,總是比他人在工作與生活中慢一步,說句俗話,就是非成功人士就是處處是紅燈,怎麼那麼衰!怎麼那麼背!

一個人成功與否,大眾的行為結果必然影響大眾的心理結構,以及對幸福快樂的認知!所以媒體每到年底,就搞【今年你最快樂的事情】的評比!全球媒體就要拼比【今年全球富豪榜】【今年全球最有魅力的男人】【今年全球最美的女人】!等等,就是人類知道幸福快樂是一個很奢侈的東西!

幸福快樂真是是一個很奢侈的東西!

佛祖在2500年前,就已經認知到這一人類生活得真相。佛祖才有【一切生活是無常的,永恆變化的,非可以永恆持有的】【人的生命是無常的,永恆變化的,生命非可以永恆持有的。生命並定要生老病死】。

佛學就是建立於上述樸素的生活真相上面!

但是,由於每個人前世業力因緣不同,阿賴耶識不同,有的大眾就對幸福與快樂十分看重,他會很注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給他的心理的感受,他就不容易忘記快樂的事情,痛苦的傷害,也就是有的人總是追求很奢侈的的幸福快樂的存在。

崔永元有句話,就是痛並快樂的!崔永元是一個著名的、曾經的抑鬱症患者!但是由於崔永元的堅強的毅力,以及持續的修行,崔永元戰勝了抑鬱症!崔永元得到了佛學稱為的【正法的證果】。

------------------------------------------------------------------------------------------------------------------------------

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地黑暗魔鬼降臨的歷史,而後又是人類戰勝黑暗與魔鬼,重新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社會如此,個人也如此。

1346年開始,黑死病在歐洲爆發!在1346年鼠疫爆發後的短短5年內,第一波的鼠疫就導致了歐洲1/3到1/2的人口死亡。義大利和英國死者達人口的半數。嚴重影響了當時歐洲宗教和經濟活動。在瘟疫流行的年代,歐洲人口的劇減已成為最嚴重的社會問題。直接結果,就是引發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大航海活動,以及宗教改革,導致中世紀的歐洲進入了近現代的科學與理性的歐洲!

1346年開始,黑死病在歐洲爆發,直接改變了人類的基因結構!

英格蘭德比郡的小村亞姆(Eyam)有一個別號,叫「瘟疫之村」。由於亞姆村從1630年代起就實施死亡登記制度,而且幾百年來人口流動較少,歷史學家可以根據家譜準確地追蹤倖存者的後代。以此為基礎,科學家於1996年分析了瘟疫倖存者後代的DNA,發現約14%的人帶有一個特別的基因變異,稱為CCR5-△32。

這個變異並不是第一次被發現,此前不久它已在有關艾滋病病毒(HIV)研究中與人類照面。它阻止HIV進入免疫細胞,使人能抵抗HIV感染。三百多年前的瘟疫,與艾滋病這種誕生未久的現代瘟疫,通過這個基因變異產生了奇妙的聯繫。

   直至今日,約十分之一的歐洲人天生對艾滋病具有抵抗力,這可能歸功於歐洲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瘟疫———黑死病。

-------------------------------------------------------------------------------------------------------------------

上述有關黑死病的研究說明什麼!???????????

他說明了,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地黑暗魔鬼降臨的歷史,而後又是人類戰勝黑暗與魔鬼。黑暗與魔鬼,恰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催化劑與助動力!為了戰勝黑暗與魔鬼,人類社會必然會進行社會發展模式與方向的重新選擇。

同樣,個人的生活經歷就是不斷地黑暗魔鬼降臨的經歷,而後又是人類戰勝黑暗與魔鬼的經歷。

個人與黑暗與魔鬼的搏鬥,就是個人的修行!

個人與黑暗與魔鬼的搏鬥,就是個人處在抑鬱症的黑暗時期!

個人衝出了抑鬱症的黑暗時期,你就是戰勝了你內心無比強大的黑暗與魔鬼,你的心理結構得到了重建,就是佛學修行中的證果以及四禪八定!

個人衝出了抑鬱症的黑暗時期,你的基因都會重組,產生類似瘟疫倖存者後代的DNA,帶有一個特別的基因變異CCR5-△32。而你經過重組的基因結構以及心理結構,是你家族寶貴的財富,可以通過你的孩子世代相傳,你的家族就會因此高貴和有不盡的福報!

這是遠的後果!眼前的結果,就是你又快樂了!你的父母,親戚,朋友又快樂了!

快樂的修行吧,堅定地修行吧,抑鬱症就是你藉以強大的魔力與工具!

=============================================================

研究稱人類基因突變智力正不斷衰退 ,持續的基因突變對我們的智力造成傷害

我們的智力和行為需要大量基因發揮最佳功能,而這又需要相當大的進化壓力來維持。

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科研團隊提出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理論:我們的智力和情感能力正在損失,因為賦予我們腦力的錯綜複雜的基因網特別容易受基因突變的侵害,而這些基因突變的選擇不是為了讓我們迎戰現代社會的問題,而是因為我們不再需要智力去生存。

 研究負責人傑拉爾德-克拉布特利博士指出:「在我們的祖先從非洲出現前,智能的發展和無數智力基因的最優化或許就已經出現在相對分散的非語言人群中。」在這種環境中,智力對生存來說至關重要。

巨大的選擇壓力可能作用於智力發展所需的基因,致使人類智能達到最高峰。

 現在我們的智力呈現下坡趨勢,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很可能開始慢慢退化。

農業的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可能削弱淘汰造成智能障礙的基因突變的自然選擇能力。

通過計算有害基因突變出現在人類基因組的頻率以及假設智能所需的2000到5000個基因,克拉布特利估計3000年——約120代內,我們所有人經歷了2次甚至更多次對智力或情緒穩定性造成傷害的基因突變。

同時,來自神經學的最近發現顯示,和大腦功能有關的基因特別容易受到基因突變的影響。

  克拉布特利認為,更少的選擇壓力和大量易受影響基因的結合正侵蝕我們的智力和情感能力。但失去的速度非常慢。

克拉布特利堅信,從社會發現和進化的快速步伐來判斷,未來科技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

  他說:「我認為我們會知道每個數以百萬計可能危害我們智力功能的人類基因突變,還會知道這些突變中的每個突變是如何彼此影響和如何影響其他過程和環境的。

到那時,我們或許就能魔法般地糾正出現在任何發育階段的任何生物所有細胞中的基因突變。所以,殘忍的自然選擇過程就是多餘的。」

(作者) 回復爵士貓4 小時前

只能暫時會控制住自己的那些情緒??

爵士貓回復 (作者)1 分鐘前

修行是一個漸進過程,就是一個一次又一次控制自己情感的過程。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人類的基因突變就是與智力與情感控制能力有關。又通過十幾年的修行,深有體會。

我年輕時,就是在深圳打工,突然感到恐懼,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而逃回老家。這三十年來,我一直思考這個恐懼從何而來?其實就是西方心理學的潛意識,超我,佛學的阿賴耶識,佛學的業力。恐懼不受控,真的很可怕。

爵士貓回復 (作者)1 分鐘前

我一直認為,現代社會的生活會嚴重損害個人的精神系統與情感能力。我就十分喜愛大山與森林,這與我出生於山區有關,也許我的前世就是在山區生活。

科學家已證實,來自神經學的最近發現顯示,和大腦功能有關的基因特別容易受到基因突變的影響。

科學家還樂觀的預測,他說:「我認為我們會知道每個數以百萬計可能危害我們智力功能的人類基因突變,還會知道這些突變中的每個突變是如何彼此影響和如何影響其他過程和環境的。到那時,我們或許就能魔法般地糾正出現在任何發育階段的任何生物所有細胞中的基因突變。所以,殘忍的自然選擇過程就是多餘的。」

爵士貓剛剛

人的情緒的高低,其實是十分複雜的心理問題、神經醫學問題、化學物質傳遞的過程,也是一個人類基因的問題。

現代科學研究已經揭示了,人類的基因系統DNA是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怎麼講?下面有幾個重大實驗,揭示了DNA是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

姜堪政【場導】實驗---證明了DNA 遺傳信息可以通過電磁場傳遞。

卡茲納切耶夫實驗-----證明了死亡(DNA 遺傳信息)可以通過紫外線光子傳遞

DNA幻影效應實驗------證明了存在一個DNA幻影場(DNA信息場)可以與電磁場相互作用

DNA與情緒影響實驗----證明了人類情緒對所有自身DNA的影響可以瞬間同步發生,不管相距多遠。

DNA調製實驗--------- 證明了DNA語言波可以被激光、無線電波甚至聲波調製,也即---說明了電磁場或聲場可讀寫DNA全息圖。

人類生物互聯網系統可以做以下描述

生物DNA(物質界):

生物場(電磁場) —> 生物光子 —> DNA幻影場 —> DNA語言波 —> DNA是一個基因全息圖。

所以,抑鬱症就是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出現了故障,需要進行修復了。

爵士貓剛剛

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如何修復,是人類10000年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問題。

在古代主要就是宗教的方式,因為人類的生物互聯網是與宇宙的生命信息網路相同的,比如【天人合一】【祭祀天地神靈】【佛道修行】,就是主要方法。

現代的基因科學研究,已經知道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他的主要溝通與交流的物質就是神經傳遞物質,以及突觸傳遞。

其中,多巴胺負責腦內信息傳遞者,多巴胺是人類對某種物質與活動上癮的重要原因,比如網癮,也是人類注意力集中的重要物質。內啡肽,俗稱快感荷爾蒙,最集中於人腦的記憶與學習區域,是人類情緒穩定的重要物質。

佛道修行的生物機理,就是修行可以促進人體神經傳遞物質,比如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的分泌與濃度平衡,使人情緒穩定,從而開發智力。佛學修行的四禪八定,認為修行人的【心識有通達三十三天的功能】,這一發現說法與現代科學研究一致,因為人類個體就是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

另外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又是人類心血管疾病、大腦疾病、神經類疾病治療的重要藥物。

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又與我們的飲食習慣、體育鍛煉、情緒管理、智力提高,有著緊密的關係。

所謂抑鬱症,就是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突然對外界的反應不靈了,就是我們說的網路速度與流量大大降低了,你的大腦網路與宇宙網路的鏈接出了點問題。

現在解決的辦法太多了。佛道修行,生物基因方法,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等。

人的情緒的高低,其實是十分複雜的心理問題、神經醫學問題、化學物質傳遞的過程,也是一個人類基因的問題。

現代科學研究已經揭示了,人類的基因系統DNA是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怎麼講?下面有幾個重大實驗,揭示了DNA是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

姜堪政【場導】實驗---證明了DNA 遺傳信息可以通過電磁場傳遞。

卡茲納切耶夫實驗-----證明了死亡(DNA 遺傳信息)可以通過紫外線光子傳遞

DNA幻影效應實驗------證明了存在一個DNA幻影場(DNA信息場)可以與電磁場相互作用

DNA與情緒影響實驗----證明了人類情緒對所有自身DNA的影響可以瞬間同步發生,不管相距多遠。

DNA調製實驗--------- 證明了DNA語言波可以被激光、無線電波甚至聲波調製,也即---說明了電磁場或聲場可讀寫DNA全息圖。

人類生物互聯網系統可以做以下描述

生物DNA(物質界):

生物場(電磁場) —> 生物光子 —> DNA幻影場 —> DNA語言波 —> DNA是一個基因全息圖。

所以,抑鬱症就是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出現了故障,需要進行修復了。

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如何修復,是人類10000年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問題。

在古代主要就是宗教的方式,因為人類的生物互聯網是與宇宙的生命信息網路相同的,比如【天人合一】【祭祀天地神靈】【佛道修行】,就是主要方法。

現代的基因科學研究,已經知道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他的主要溝通與交流的物質就是神經傳遞物質,以及突觸傳遞。

其中,多巴胺負責腦內信息傳遞者,多巴胺是人類對某種物質與活動上癮的重要原因,比如網癮,也是人類注意力集中的重要物質。內啡肽,俗稱快感荷爾蒙,最集中於人腦的記憶與學習區域,是人類情緒穩定的重要物質。

佛道修行的生物機理,就是修行可以促進人體神經傳遞物質,比如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的分泌與濃度平衡,使人情緒穩定,從而開發智力。佛學修行的四禪八定,認為修行人的【心識有通達三十三天的功能】,這一發現說法與現代科學研究一致,因為人類個體就是DNA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

另外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又是人類心血管疾病、大腦疾病、神經類疾病治療的重要藥物。

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又與我們的飲食習慣、體育鍛煉、情緒管理、智力提高,有著緊密的關係。

所謂抑鬱症,就是人類個體的DNA生物計算機,突然對外界的反應不靈了,就是我們說的網路速度與流量大大降低了,你的大腦網路與宇宙網路的鏈接出了點問題。

現在解決的辦法太多了。佛道修行,生物基因方法,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等。

一般人不理解,一個人情緒低落時,是十分辛苦與疲憊的。人不只是身體會疲憊。更重要的,人的心,人的整個心理系統與意識,更容易由於壓力過大,由於意識一時間無法應對外部世界的種種問題,人的整個心理系統與意識出現情感能力的大大降低而感知內心特別累特別累!

人的整個心理系統與意識系統,是與整個宇宙的生命系統相通的。在200年前,直到10000年前,人類的文化都是告知你,你的生命與靈魂意識,是與上天的神靈,你的祖先的神靈相同的。人類一直用祭祀、拜祖先的方法保持與與整個宇宙的生命系統相通。

但是近二百年來,由於科學與理性的人文主義興起,由於科學與理性否定人的整個心理系統與意識系統,是與整個宇宙的生命系統相通的,認為人的靈魂就是孤獨的、機械式的、當世代的存在。

科學與理性這種罪惡的觀念,是造成今天21世紀人類的整個心理系統與意識系統,出現溝通問題與情緒低落的最大的責任者!

抑鬱症患者,就是科學與理性這種罪惡的觀念的直接受害者,而抑鬱症患者是最堅強的修行人,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體驗,維護人類10000年來的存在的根本原因,人類只有與宇宙生命一體,與整個宇宙的生命系統相通,人類才有可能健康的存在。人類現今的所作所為,就是自我毀滅,甚至於人類的核武器已經可以毀滅地球!

辛苦了,一個勇敢的修行人!致敬!

爵士貓回復 (作者)3 分鐘前

恭喜你,修心的第一步證果了。第二部,你就是修心了,證得世界的真相是怎樣的!這樣佛學就可以大大幫助你。建議先讀【南傳佛教相應經】。

爵士貓回復匿名用戶 (作者)1 分鐘前

[P.1] 相應部經典

歸命彼世尊     應供等覺者

  有偈篇

第一 諸天相應

第一 葦品

〔一〕瀑流[1]

[0001a13]

[0001a13]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0001a14]

[0001a14]

爾時,有天神於黎明放其殊勝妙光,徧照祇園,詣世尊處。詣已,敬禮世尊,立於一面。

[0002a02]

[0002a02]

立一面已,彼天神白世尊曰:「友!卿如何度瀑流耶?」〔世尊曰〕:「友!我不住不求以度瀑流。」「友!卿如何不住不求以度瀑流耶?」〔世尊曰〕:「友!我住時沈,求時溺。友!我如是不住不求以度瀑流。」

[0002a05]

      「不住與不求     度世間執著[2]

       涅槃婆羅門     久久我見知」

[0002a07]

[0002a07]

彼天神作如是言得大師嘉賞、認證,天神知得大師、認證,敬禮世尊右繞而去。

爵士貓回復匿名用戶 (作者)剛剛

[P.2] 〔二〕解脫[3]

[0002a09]

[0002a09]

〔爾時世尊〕……舍衛城……

[0002a10]

[0002a10]

時有天神於黎明放其殊勝妙光,徧照祇園。詣世尊之處,詣已,禮敬世尊立於一面。

[0002a12]

[0002a12]

立於一面之天神白世尊:「友!卿知眾生之解脫[4]、令解脫、遠離耶?」世尊曰:「友!我知眾生之解脫,令解脫、遠離。」〔天神曰:〕「友!卿如何知眾生之解脫、令解脫、遠離耶?」

[0003a01]

  〔世尊:〕有喜之滅盡     亦盡想與識

       受滅皆寂靜     友我之如是

       知眾生解脫     令解脫遠離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3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1卷-第11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1999年有80多位諾貝爾獲獎者在紐約探討「21世紀人類最需要的是什麼」,最後得出一個共同結論就是:健康。身體健康、體質健康、精力充沛、人的情緒樂觀、身心的快樂,這些都非常重要。1989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有一個定義說: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還包括了軀體的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就是適應社會能力很強很好)和道德的健康。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強不息、生生不已,不斷能夠發展。人是萬物之靈,人身非常的難得。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有神性,亦有獸性。神沒有道德,以無獸性故;獸亦沒有道德,以無神性故。人者,兼者有神性和獸性。所以,只有人有道德。」過去中國的儒家也談到,人是「異於禽獸者幾希」,也就是人既有動物的一部分特性,同時又是萬物之靈,又有靈性,這種靈性是其他的有情不好比的,比不上的。所以過去的儒家就告訴我們:要存天理,去人慾。王船山曾經說過:「天理即在人慾之中,無人慾則天理亦無從發見。」就是天理與人慾的一種關係。佛教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從這裡面也就是說明了一個問題:人內心的煩惱、內心的智慧、內心的靈性,內心的覺悟是並存的。那我們人是不是自己的靈性在起作用,自己的覺悟在起作用,自己的智慧在起作用?如果不是的話,那可能就是煩惱在起作用,貪婪、嗔恚、愚痴、無明,種種有毒的、有害的心理在起作用。這樣我們的心理就不會健康,心理不健康,就會影響到我們身體方面的不健康。

人對外在種種的執著,對外在種種的追求,放不下、看不清,但我們追求的目標,要達到的這種目的,可能恰恰是偏離我們內心的靈性的,這樣我們的行為可能就是惡的,有害的,造的因緣也都是有害的因緣。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人內心是清凈的、善良的、覺悟的,我們所造的業就是清凈的、善的力量。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廣積資糧、福慧雙修,既修福報,又增長智慧。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佛講: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因緣都是佛法的因緣。我們人生病、治病都是佛法的因緣,都能跟佛法聯繫在一起。我們對這些疾病也應該有一種堪忍的心,過去講「難忍能忍」,就是能夠承受得了內心及身體方面的痛苦。怎麼來忍受?怎麼來看待?我們要了解到身心的苦痛也都是因為因緣形成。我們身心方面有各種各樣的疾苦,都是因為有有害的因緣;這些有害的因緣斷除了,有害的因緣遠離了,那人的身心就好。

人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錯誤感覺,就是看到外在的事項上面種種變化,內心當中有各種各樣的陰影,各種各樣的感受。實際上用佛教的觀點來說,世間都是無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們對這些無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覺和執著,很難真正在當下大徹大悟——悟到無所得的原理,這樣,一些美好的事物就非常容易在我們內心中留下回憶,深刻的回憶,(讓我們)流連忘返。實際上,我們的心、意、識,心就是妄想,意就是執著,識就是分別,妄想、執著、分別。我們無法離開心意識,離開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一旦有了妄想、分別和執著,那我們對客觀外境所緣的一切都會成問題,都會成無明。

佛教裡面常常講無常、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名為佛教的三法印,為什麼佛教一直要強調無常和無我?其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的心意識對客觀的外在的事物減輕分別、執著、妄想的度,減輕這種力量,那我們內心才能夠解脫,才能夠減少痛苦,才能夠健康。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健康問題根本在心

英國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紀》里談到說:「貪婪本身就是一個罪惡,他是隱藏於人性內部的動物一面,人類如果要治理污染,繼續生存,那就不但不應該刺激貪慾,還要抑制貪慾。」就是如何來對冶我們內心的貪煩惱——貪慾的煩惱。

貪慾,嗔恚、愚痴,佛教名為三毒,三種劇毒。貪的煩惱如果同人的慾望結合在一起,這種慾望就是有害的、有毒的,就是有害的慾望,有毒的慾望,對自己、對社會都會引發有害的後果。慾望也有善良的慾望,欲本身有善的,有惡的,如果不是從三毒出發的,(而是)從智慧,從慈悲心、平等心、利他心出發的慾望就是善欲。我們做一件事,一個企業,一個公司所生產的產品、食品,對人究竟是有害的還是有利的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這應該是最重要的,這必須從人的道德層面,(從)我們內心對社會的責任方面(來認識),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有後果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否則,我們可能常常會遇到、看到、碰到、接觸到種種不好的現象。

為什麼有人會做那些沒有道德的事情?其原因就是人內心的煩惱、無明、貪婪在起作用。佛教裡面的《正法念處經》講:「心清凈故,血則清凈,血清凈故,顏色清凈。」醫生曾經也做過調查、化驗,信佛的人血比較清凈,這就跟我們的心有關,信佛的人,他的內心如果清凈,他的血就清凈,人的毛病也就會比較少。

所以修行也就是改變,改變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有力量。內心有力量以後,人才能夠做更多的利益眾生的事業,做更多的對社會有益的事業。所有的這些都需要來改變,來提升我們人的內心的境界。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一)身心互依

佛教講身心這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蘊和合。色蘊就是我們的身體,這個身體是會變壞的;受蘊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種種感受,有痛苦的感受、有快樂的感受,有非痛苦非快樂的感受;想蘊就是我們人活這一世,能夠有各種各樣的記憶,我們經歷的事能夠記住,我們讀過的書也能夠記住,我們心裡的活動也能夠記得住,所有這些都是我們想蘊的作用;行蘊就是我們內心的活動,內心的造作,心裡的狀態;識蘊就是我們的識了,心意識,八個識。受想行是我們的心所,心所的活動,內心的活動,與我們的肉體和合,就成為人,成為人的身心。

《瑜伽師地論》裡頭談到說:「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因為有心跟心所任持的力量,所以能夠讓我們的色身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所以身心互依,是非常密切的。

(二)身心不二

明朝的一如法師說:「一切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無色,色外無心,互具互攝,故名不二。」就是色心不二,我們如果能夠悟到這一點,覺悟到這一點——色心的關係是不二的,是相依的,我們內心就不會為自己的煩惱所動搖,外相就不會為客觀外境的種種境界所擾亂,我們就能夠遠離主觀跟客觀的對立,我們就能夠遠離和解脫落入種種名言概念的是非價值評判的標準中去,能夠逐步逐步與佛法的標準相應,能夠頓悟,能夠解脫,能夠自在,能夠快樂。我們不自在、不快樂,其實就是對外在法界的真實境界的扭曲、曲解、誤解所造成的。反過來說,外在的這些境界僅僅滿足了我們內心的煩惱,而不是用我們內心的智慧去關照,所以種種的分別產生種種的執著,就有善有惡,有喜有憎,有高低,有貧富,有是非,有對錯,這樣種種的二元對立。實際上佛法告訴我們,要正確的來認識世間一切的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個人對世界對人生種種的感受,就如喝水一樣,水溫到底有多少度,合適不合適,是燙的還是太涼了,我們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正確的感受。我們如果知道這個水是熱的,知道這個水是冷的,這個太冷了我們不能喝,太熱了我們也不能喝,最後有一個如理的取捨,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就不會活在一種盲目的、無序的、混亂的、迷茫的生活當中。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佛法告訴我們,自己的行為要承擔後果,反過來說,我們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才會有好的結果。我們的行為不好,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好、思想觀念不好。我們沒有很好地、長期、持續地來培養好的、正確的、健康的、善良的思想和觀念,就會導致一些惡法、惡念、妄想在內心滋長,這樣我們的行為就沒有力量,或者說我們的行為就會錯謬,我們行為就會為惡。所以一個人,如果(是)貪心很重的人,他可能夜裡做夢發大財;嗔心很重的人,他可能做夢的時候經常跟人家吵架,乃至於跟人家打架。這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佛教告訴我們要明心見性,要能夠生死自在,活著自在,到走的時候要得到自在。我們走的時候要得到自在,活的時候更應該自在;活的時候不能自在,走的時候怎麼自在?

觀音菩薩名為觀自在,只有自在,才是解脫的一種境界。所以我們需要行善,常常行善,心心念念都要行善。我們不需要在這些外相上面去分別、計較、執著,外相上面我們是認識不清楚的,並且認識不完,一天看到的人、看到的事、看到的境界多如牛毛,聽到的事也非常多,接觸的境界也非常多、非常廣、非常雜亂,如果我們內心當中不清明,不清凈,沒有力量,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來面對這個世界。

緣的境界越多,外在的境界經歷得越廣,可能內心越會受影響,最後內心裝的都是很多無用的垃圾。信仰讓我們能夠非常理性地、非常理智地、非常自覺地來觀照自身的緣起和世間的緣起。只有認識清楚自己和世間的緣起,才知道這些因緣果報。一件好的事情的成辦,有好的緣起;一件不好的事情的出現,也有不好的緣起。通過這一系列的緣起,我們再來推廣,我們再來觀照,這樣我們對世間的因緣果報,對自己的因緣果報,對現世的因緣果報,乃至(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的因緣果報之間的連續性,就會慢慢有篤定的信仰和體認。所以,信仰不是一種教條,它(讓我們)能夠非常理智地來認知這個世間。

所以我們需要善護自己的心念——各種各樣清凈的念頭、善良的念頭,我們應該要護持。

====================================================================

DNA是生物計算機與生物互聯網裝置 生物場導 細胞死亡紫外光傳遞 情緒對遠距離DNA影響 DNA波遺傳學

爵士貓剛剛

物理學中對光子認知(物質觀)的發展與生物學中DNA認知(生命觀)的發展,比較起來何其相似:

非生物(非物質界):

光波(電磁場) —> 光子 —> 物質波(波動方程) —> 量子場 —> 信息場 —> 宇宙就是一個全息體

生物DNA(物質界):

生物場(電磁場) —> 生物光子 —> DNA幻影場 —> DNA語言波 —> DNA是一個基因全息圖

姜堪政【場導】實驗---證明了DNA 遺傳信息可以通過電磁場傳遞。

卡茲納切耶夫實驗-----證明了死亡(DNA 遺傳信息)可以通過紫外線光子傳遞

DNA幻影效應實驗------證明了存在一個DNA幻影場(DNA信息場)可以與電磁場相互作用

DNA與情緒影響實驗----證明了人類情緒對所有自身DNA的影響可以瞬間同步發生,不管相距多遠。

DNA調製實驗--------- 證明了DNA語言波可以被激光、無線電波甚至聲波調製,

也即---說明了電磁場或聲場可讀寫DNA全息圖。

===============================================

研究表明基因與情緒密切相關 可影響快樂程度

2014-06-27 10:32:02 

核心提示:研究表明人體內一種名為「5—HTT」的基因與情緒密切相關,這種基因變體的不同長短組合能影響生活快樂程度。

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研究表明,人體內一種名為「5—HTT」的基因與情緒密切相關,這種基因變體的不同長短組合能影響生活快樂程度。研究者通過讓97名被試者觀看帶有正面、中性、負面三類信息的圖片,發現5—HTT基因有3種變體,基因變體較長的人明顯更具備抗拒負面信息的能力,而另兩種較短的變體會增大抑鬱和自殺危險。

我們知道,5—HTT基因通過激素作用於人體,是決定血清素對大腦作用的重要因素。血清素是一種在神經細胞間傳遞化學信號的激素,與情緒調節密切相關,很多抗抑鬱葯的作用原理正是建立在調節血清素水平的基礎上來發揮作用的。這一結論也得到了另一項發表於2011年的研究的支持。這項研究發現,5—HTT較長等位基因的確是更多出現在快樂人群。

這些實驗雖然表明基因決定我們是否樂觀,但和我們的性格等特徵一樣,成長環境、文化、教育、經歷都會對看問題的角度產生影響。心態只是其一,行動則能扭轉不良心態所帶來的影響——悲觀的人如能很好排解壓力,那麼無論你是覺得杯子里「只有半杯水」或是「還有半杯水」,都不會對生活和健康造成太大影響。

女性比男性離快樂更近

有人說,女性比男性更快樂。這還真有科學依據。

2012年的一項研究稱,一種名為MAOA的基因能調節人大腦內分解多巴胺和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酶的活性,低表達型的MAOA基因可以提高單胺水平,使腦中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數量更多,有助於振奮心情。擁有低表達型MAOA基因的女性一般比其他人更快樂。但男性即使擁有MAOA基因,也不會顯得比其他人更快樂。研究人員懷疑可能是男性的睾酮激素抑制了MAOA基因的積極作用。

神奇的是,在之前的研究中,MAOA基因被認為容易導致酗酒、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這是第一次發現這種基因的積極作用。

FTO基因是導致肥胖的相關基因。而據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研究者發表的文章稱,FTO還是一種快樂基因,在它的抑制作用下,人們患抑鬱症的概率要降低8%。

孤獨的人更容易患病

孤獨的人大概離身體棒有點遠。美國一項研究驗證了這個觀點——研究人員認為,長期處於孤獨中的人,他們的基因活動模式會受到影響,更容易患病。

研究者對一些志願者進行長期的跟蹤研究,分析血液中的免疫系統細胞的基因活動。在比較了2.2萬組基因後,發現孤獨感最強者的209組基因顯示出異常,且大部分似乎與人體對組織損傷的基本免疫反應有關。而有意思的是,除此組異常基因外,其他2萬多個基因均與人體辨出需清除細菌和受損細胞「標籤」的抗體產生有關。

人是社會性動物,之前已經有研究證實,自認為孤獨或缺乏社會關愛支持的人,更容易過早死亡或患上一些諸如傳染病、高血壓、失眠、癌症等疾病。保持適當的社交活動,多與朋友親近,也是保持健康的方法之一。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人奧利弗·史密斯說,擁有「快樂基因」是科學家成功的秘訣之一。這裡的快樂基因指的當然是一種樂天派的心態。因為你不會知道,下一個來敲門的,是失敗還是成功。

===================================================================

科學實驗---人類【情緒】改變DNA形狀的實驗

(2012-11-25 14:52:15)

href="javascript:;">轉載▼

標籤: 超物理學

非物質狀態

現實實相分類: 偉大的自然

目錄:

1、DNA科學實驗

實驗1 ....生物場導實驗

實驗2 ....細胞死亡紫外傳遞實驗 (The Kaznacheyev Experiments)

實驗3 ....DNA幻影效應實驗 (phantom DNA experiment)

實驗4 ....人類情緒改變DNA形狀的實驗

實驗5 ....情緒對遠距離DNA的影響實驗

2、DNA波遺傳學

實驗6 DNA語言波調製實驗

3、DNA認知(生命觀)的發展

4、光子認知(物質觀)的發展

5、小結

正文

1、DNA科學實驗

1953年,沃森(Watson)與克里克(Crick)這二位傑出的分子生物學家,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因而同時榮獲諾貝爾獎(1962年)],開啟了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大門。

實驗1 生物場導實驗

1955-1957年,姜堪政(Цзян Каньчжен;Tszyan Kanchzhen)提出了「場導論」,認為「既然生物體有電磁場的交換,那麼該電磁場必然會有一部分傳遞到有機體之外。如果被另外的有機體所接受,作為生物信息,必然會定向控制該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過程。」DNA 只是一個生物電磁信號(生物信息場)的「磁帶記錄」材料。換句話說,遺傳物質存在兩種形式:被動- DNA和主動-電磁場。DNA提供了穩定的有機體遺傳物質,而電磁場立場可以去改變它,足以影響這些生物電磁信號。」為了驗證自己的理論,姜堪政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1961-1963年,姜堪政進行了「雞變鴨」的場導實驗。發現鴨子的生物場微波作用到孵化中的雞蛋,由此雞蛋所發育出來的雞雛具有鴨子特徵,比如足趾間有蹼,經過中國醫科大學閻德潤教授、大連醫學院吳襄教授、復旦大學談家楨教授審查,認定發生了遺傳變異。統計記錄是這樣的:實驗組裡把鴨(施主)放進接受倉,雞蛋(受主)500隻放進處理倉,孵出雞雛480隻,發生的變化是雞雛具有鴨的特徵。具體來說,雞爪間長蹼的佔25%,頭形扁平的佔80%,頸變長的佔70%,眼睛中部開寬的佔90%。對照組中,600隻雞蛋也放進處理倉里,但接受倉里什麼也沒有放,孵出了510隻雞雛,完全沒有鴨子的上述特徵。實驗組的雞雛長大之後,體重超過對照組的50%,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所獲得的實驗特徵一代一代地傳了下去。

1978-1993年,在從事植物場導實驗時,發現了小麥的生物微波作用促使玉米分蔟生長,而且在雄性花絮結特殊的穗,穗上結有籽粒,有玉米,有小麥,並且增產,所獲變異傳給下一代。觀察十代仍如此。

姜堪政的動物、植物場導實驗,以驚人的結果證明了自己的場導論,無可辯駁地說明了遺傳信息可以通過電磁場遠距離傳遞。這是一項改變遺傳基因的重大發現,更是對傳統遺傳學的重大挑戰。

[註:以姜「場導論」的開創性及實驗證明的驚人結果,足以讓他問鼎諾貝爾獎了]。 [01]

實驗2 細胞死亡紫外傳遞實驗 (The Kaznacheyev Experiments)

1974年,Kaznacheyev(Казначеева,卡茲納切耶夫)相信他已經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了「死亡可能由來自遠方的紫外線引起」[02][03]。在實驗中,兩個密封的容器並排放置,中間用薄薄的光學窗口分開。這兩個容器在環境方面完全屏蔽以避免光耦合(optical coupling)。一個細胞組織被分成兩個相同的樣本,分別放置在兩個容器內。使其中一個細胞樣本遭受有害媒介,如選定的病毒、細菌感染、化學毒物、核輻射、致命的紫外線輻射等,這導致暴露的/受感染的(exposed/infected)細胞樣本生病和死亡。然後觀察第二個細胞樣本,以確定是否有任何來自第一個細胞樣本的傳播效應。

當窗口是普通玻璃(ordinary window glass)時,無論第一個細胞樣本[註:受感染的樣本]出現什麼樣的癥狀,第二個細胞樣本[註:未受感染的樣本]完好無損,並保持健康。以正統醫學觀點來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窗口是石英玻璃(quartz)時,最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第一個細胞樣本出現疾病的一段時間後,第二個細胞樣本中竟然出現了同樣的疾病癥狀。Kaznacheyev和他的同事做了5,000多次實驗,發現這種驚人的「通過光學耦合發生的感染(infection by optical coupling)」出現的幾率相當高,有70%-80%;而且遵循一個合理的時間,例如在第一個細胞樣本生病和死亡後的2-4個小時。

從正統的醫學觀點來看,這些結果出人意料,聞所未聞。[04][05]

20世紀20年代,A.G. Gurvitsch的研究表明,細胞能釋放出可導致有絲分裂的輻射(光子),從而影響到其它細胞。20世紀60年代,Popp(波普)等人證明了這通常被稱作「生物光子(biophotons)」的超微弱光發射[06]。遵循這些發現,Kaznacheyev研究小組通過尋找受感染細胞發出的光子(photons)來探求答案。他們發現,受感染的細胞在死亡時釋放出近紫外光子(photons in the near ultraviolet)。

石英玻璃和普通玻璃的相同點是都可以傳播可見光(visible light),主要區別是,石英的紫外線(ultraviolet)和紅外線(infrared)傳播都很好[註:石英對紫外線各波段都有很高的透過率,達80%-90%],而玻璃對紫外線和紅外線而言幾乎是不透明的[註:普通玻璃只能透過約1%的紫外線]。因為普通玻璃對這些近紫外線光子(near-UV photons)是不透明的並且吸收它們。所以,在窗口另一面的未受感染的細胞(第二個細胞樣本) 沒有受到來自死亡細胞(dying cells)的紫外線死亡光子(the UV "death" photons)的影響,因而它們仍然安詳健康。然而,石英窗口對紫外線死亡光子是透明的,未感染的細胞吸收了死亡光子而生病和死亡,並出現相同的疾病癥狀。

實驗所指涉的涵義顯然已經超越現有正統科學理論所能接受的範圍。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認為體內的DNA是種既有狀態。出生時我們「拿到什麼就是什麼」,除了藥物、化學**、電流之外,DNA無法隨著我們對生命中的事物產生反應而發生變化。然而實驗告訴我們,事實絕非如此。

實驗5 情緒對遠距離DNA的影響實驗

1993年,巴克斯特博士(Dr. Cleve Backster),在基於他先前植物感知(又名巴克斯特效應) [18]的研究基礎上,為美國陸軍設計了一個實驗,看看DNA從人體取出後,人的情緒是否還會對其有影響。研究人員首先在受試者的口中採取DNA和組織樣本,經分離後被送到同一棟樓的另一個房間,並放在特殊裝置中,通過測量其電流來檢測它是否對受試者的情緒有反應,而受試者就在100米外的另一個房間。受試者在房間里觀看一系列影片,內容包括戰爭影像、色情片、喜劇等,藉此引發他體內的本能情緒狀態。也就是說,實驗目的是讓受試者在短時間內經歷各種真正的情緒。受試者看影片時,研究人員則在另一個房間內測量DNA的反應。當受試者經歷情緒「高潮」及「低潮」,他的DNA也在同一瞬間呈現出強烈的電流反應。儘管受試者與其提供的樣本相距100米遠,DNA卻表現出彷彿仍處在與身體實質連接的狀態中。

在此初步實驗之後,軍隊停止了撥款,巴克斯特博士則繼續探討更遠距的效果。某一回,受試者和細胞甚至相隔480公里遠。受試者和細胞反應之間的時間差,由科羅拉多州一座原子鐘負責測量。每一次實驗,情緒變化與DNA反應的時間差都是零,此效應是同步發生的,即,當DNA主人經歷情緒經驗時,DNA的表現彷彿仍以某種方式與人體相連。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

不論細胞是在同一房間或相隔幾百里遠,人的情緒都可以對自身DNA產生影響,而且這種效應是同步發生,這太令人驚訝了,意義非同凡響。(同時同步同時聯立...巴夏)比如器官移植,這是否表示器官若成功移植到另一人身上時,兩個個體將會彼此維持某種相連狀態?

2、DNA波遺傳學

1953年,沃森(Watson)與克里克(Crick)這二位傑出的分子生物學家,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奠定了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基礎。長期以來普遍認為只有佔2%的「編碼DNA(coding DNA) 」 有遺傳功能,而剩餘的佔98%的「垃圾DNA(junk DNA)」不含遺傳信息,因而被視為垃圾(junk)。但彼得?伽利耶夫[21]的研究發現,被西方主流科學完全忽視和遺忘了的垃圾DNA,根本不是進化的多餘殘留物。語言學研究表明,對非編碼DNA的密碼子排列遵循一些基本的語法規則,有一個明確的結構和邏輯順序,像某種生物語言。研究進一步顯示,密碼子實際上形成了像人類語言一樣遵循著語法規則的文字和語句。

1984-2009年,彼得?伽利耶夫(Гаряев 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Peter Gariaev)以數十年的研究系統建立了波遺傳學,專著有3本:《波基因組》(1994年);《波遺傳密碼》(1997年)和《語言學波基因組-理論與實踐》(2009年)。波遺傳學成功地對理論生物學和數理描述進行系統的公式化闡述,解釋和證明了在波/場水平上遺傳分子行使功能的基本原則,修正並完善了姜堪政的【場導論】。

波基因組(wave genome)理論的精華可用一句話來概括:高等生物的基因組可以看作是一台生物計算機,形成生物系統的時空柵格。epi-gene-matrix - wave fronts作為場的載體被使用,由基因全息圖(gene-holograms)和DNA上的孤波(solitons on DNA)[不同於聲場和電磁場(acoustic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來分配,由有機體/生物系統的生物發生裝置(biogenetic apparatus)產生,成為細胞、組織、生物器官之間調控數據/信息交換的媒介。[21]

實驗6 DNA語言波調製實驗

伽利耶夫研究小組曾完成了一項驚人的實驗,使用調製激光對DNA密碼子序列重新編程。他們發現,DNA語言的語法句法能夠調製激光相干光,甚至無線電波,並對載波添加語義(意義)。 這樣,他們能夠通過使用合適的DNA共振頻率,對活生物體內DNA重新編程。迄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發現是,口語(spoken language)能夠以相同的重編程效應(reprogramming effect)調製到載波中,這是一個令人困惑和令人驚嘆的科學發現!我們自己的DNA僅通過人類講話( human speech)就能被重新編寫,如果被調製的詞語有合適的載波頻率的話。西方科學使用複雜的生物化學過程在DNA分子中剪切粘貼DNA密碼子,而俄羅斯科學家利用調製激光做著同樣的事情,並且藉此非常成功地在體內修復受損的DNA物質。基於伽利耶夫研究結果的激光療法已經應用在一些歐洲學術醫院,治癒了各種皮膚癌,且沒有任何剩餘疤痕。

這科學地解釋了為什麼肯定(affirmations)、催眠(hypnosis)等能對人類和他們的身體有如此強烈的影響。這是完全正常和自然的,因為這是我們的DNA對語言做出的反應。也能科學地解釋,姜堪政的場導實驗---施主的遺傳信息---在接收艙中調製電磁場,然後通過波導管,把電磁場傳遞到發射倉,把攜帶的遺傳信息,調製到受主中,導致遺傳變異。

長期以來通常認為DNA的唯一目的是作為控制生命複製的遺傳信息的載體。

但伽利耶夫在題為「DNA波生物計算機(DNA wave Biocomputer)」的文章中提出:

DNA不僅僅是一台智能的生物計算機,還是一個【生物互聯網裝置】(biological internet)

能夠存儲和檢索所有體內細胞的生物信息,把所有細胞的染色體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DNA染色體從發生在每個細胞中的代謝機制中獲得無限信息,並作為反饋產生調控電磁信號(regulative electromagnetic signals),組成身體的億萬細胞彼此瞬間溝通。

用量子力學的術語來說就是,

1)它們是非局域連接的(non-locally connected)。

這意味著基因組信息並非只限於DNA分子本身。

2)DNA的分子只是充當一個存儲設備,

它能夠讀寫來自非局域分布場(non-local distributed field)的基因組信息。

3)DNA的作用就像激光全息碎片那樣,存貯了相干激光的所有信息,

這個基因全息圖(genomic hologram)能通過電磁場或聲場來讀取。[22]

3、DNA認知(生命觀)的發展

1953年,沃森(Watson)與克里克(Crick)這二位傑出的分子生物學家,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

1955-1957年,姜堪政(Kanchzhen)提出「場導論」,認為DNA 只是一個生物電磁信號(生物信息場)的「磁帶記錄」材料,遺傳物質存在兩種形式:被動- DNA和主動-電磁場。隨後以一系列場導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理論。

20世紀60年代,波普(Popp)等人證明了生物體釋放出的可導致有絲分裂的輻射,就是被稱作「生物光子(biophotons)」的超微弱光發射,而且光子似乎是生物體之間的溝通系統。

1974年,卡茲納切耶夫(Kaznacheyev)實驗證明了細胞的死亡和疾病模式能通過紫外線光子被傳播和電磁誘導。

1992-1995年,瑞恩(Glen Rein)和麥克拉迪(Rollin McCraty)的實驗證明:人類情緒可改變DNA的形狀。

1993年,巴克斯特博士(Cleve Backster)的實驗證明:不論細胞是在同一房間或相隔幾百里遠,人的情緒都可以對自身DNA產生影響,而且這種效應是同步發生。

1995年,琶普寧(Poponin)的DNA幻影效應實驗證明:存在一個新的能量場——DNA幻影(DNA phantom)場,它可以與電磁場(electromagnetic field)耦合。

1984-2009年,伽利耶夫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創立了波遺傳學,修正並完善了姜堪政的場導論。在波/場水平上解釋和證明了遺傳裝置行使功能的基本原則。其DNA調製實驗,可以說是迄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發現。

4、光子認知(物質觀)的發展

1905年,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發現光電效應,他就將光視為「量子」。之後,光的量子即被稱為「光子」。並提出他最著名的質量轉換方程式:E=mc^2,亦即,物質與能量是同一回事,質量只是能量外顯的形式之一。

1923年,德布羅意(Louis de Brolie)發現:電子在運行的時候,居然同時間伴隨著一個波的產生。他在博士論文中提出一個假設:所有物質都可以用波來描述,他稱之為「物質波」。這個理論暗示了物質不再只是粒子,物質亦將有波的性質,因此物質將會受到能量波動的影響而改變物化性質。

1925年,薛定諤(Erwin Schrodinger)根據德布羅意「物質波」的概念,提出了轟動 20 世紀物理史的薛定諤波動方程,利用波動的數學模式來描述物質。薛定諤肯定地說:「波,只有波才是唯一的實在。不管電子也好,光子也好,或者任何粒子也好,他們的本質都是波,也都可以用波動方程式來表達基本的運動方式。 」

1926年,狄拉克(Paul Dirac)提出量子場論(Quantum Field Theory),認為粒子是一個連續波動場中濃縮聚集的現象,因此要描述一個物質必須同時包含位於場中間的濃縮體及往外無限擴展的量子場(quantum field)。

1940年代晚期,費曼(Richard Feynman)、施溫格(Julian Schwinger)和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將狄拉克原來略顯粗糙的量子場論進一步修正為量子電動力學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QED)理論。透過QED理論,人們可以更精確描述光與物質交互作用時的場效應(field effect),而這種場效應就是隱藏在物質作用背後的真正影舞者。

1952年,物理學家波姆(David Bohm)在《物理評論》(Physical Review)期刊上發表了一篇「以隱藏變數嘗試詮釋量子論」的論文,將薛定諤波動方程解釋為信息場的概念。

他認為要完整描述一個物質應包括三個面向:物質、能量、信息。

【物質】是我們在三度空間可見的實際顯現,

【能量】是物質間可見或不可見的交互作用效應,

【信息】則是潛藏在這兩種現象背後的隱藏秩序。

他將這種看不到但可感受的隱藏秩序稱為量子勢(quantum potential)或隱秩序。量子勢的「勢」,就是一個事件發生與否的傾向,就好像是事件發生的形成因,因此物質的量子勢也就可以解釋為物質的信息場。物質的量子勢愈高,對外放送的信息場愈強,事件發生的幾率也愈大。

波姆的量子勢理論解巧妙解釋了薛定諤物質幾率波函數的物理內涵。

依據波姆的量子勢就可推論:

物質的本質隱含看不見的信息場,每種物質就有每種物質特有的信息場,透過波的干涉作用,個別物質可向周圍的信息場(其它物質或環境所形成)汲取信息,同時物質也會不斷地向周遭信息場釋放自身的信息。

波姆的理論可簡化為:

物質粒子倘佯在一望無際的信息海中,這一片信息海,是宇宙間所有物質所共享與共同營造的,所以宇宙萬物共享全體物質共同釋放的信息場,也就是說,宇宙就是一個全息體

1975年,物理學家卡普拉(Fritjof Capra)在《物理之道》(The Dao of Physics)一書中提到:

量子場是物理學的根本實存,一個連續的媒介遍布的空間,粒子不過是場的局部凝聚;是來、來、去、去的能量集中體。依據波姆的【隱秩序理論】---物質的內在隱藏著高維度的「能量海」或「信息海」

在這一望無垠的能量海中蘊含所有事件發生的可能態而我們三維空間的物質現象,只不過是由隱秩序中特定量子態所投射或綻放出來的一種顯像。(一切「現實實相」早已存在,你只是通過你的個性架構內的潛意識【信念】體系,依靠【信念】的振動,吸引和接收這些早已存在的現實實相....巴夏)

波姆的能量海是由包含所有電磁波頻譜的光所構成,海中的光振動頻率最高,當振動頻率變慢時,光就濃縮凝聚成三維空間的電磁波、聲波或物質。

在古典物理的眼中,組成物質的原子就像是一顆顆堅硬的撞球。在量子物理的眼中,原子結構就像是一座足球場中,有一顆棒球大小的原子核孤零零站在足球場的中央,圍繞在外面的就是神出鬼沒無以名狀的電子云。整個足球場其實是空空蕩蕩的,在這近乎真空的空間里,就隱藏著看不見的量子場,而原子核與電子的電磁效應,就是來自於這個隱藏的能量場(信息場)交互作用的顯現。由於物質背後是依賴信息場的運作,信息場是波所組成,場的作用其實就是波的作用。波具有共振的特性,可使低振頻轉換變成高振頻。[23]

(美國心臟數理研究院 The Institute of HeartMath 提供的人體【心臟】散發的能量場圖片)

5、小結

物理學中對光子認知(物質觀)的發展與生物學中DNA認知(生命觀)的發展,比較起來何其相似:

非生物(非物質界):

光波(電磁場) —> 光子 —> 物質波(波動方程) —> 量子場 —> 信息場 —> 宇宙就是一個全息體

生物DNA(物質界)

生物場(電磁場) —> 生物光子 —> DNA幻影場 —> DNA語言波 —> DNA是一個基因全息圖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發展,殊途同歸,

那麼連接兩者的全息體莫非就是傳說中的上帝?

這莫非就是孜孜追求中所謂的大同?探索仍在繼續……

姜堪政【場導】實驗---證明了DNA 遺傳信息可以通過電磁場傳遞。

卡茲納切耶夫實驗-----證明了死亡(DNA 遺傳信息)可以通過紫外線光子傳遞

DNA幻影效應實驗------證明了存在一個DNA幻影場(DNA信息場)可以與電磁場相互作用

DNA與情緒影響實驗----證明了人類情緒對所有自身DNA的影響可以瞬間同步發生,不管相距多遠。

DNA調製實驗--------- 證明了DNA語言波可以被激光、無線電波甚至聲波調製,

也即---說明了電磁場或聲場可讀寫DNA全息圖。

這一切說明了什麼?

不管是「粒子」的概念,

還是「波」的概念,

還是「場」的概念,

.....這都是頻率表現的不同方式而已!

或許真的是頻率乃萬事萬物之本質。

到底是否如此?

超弦理論,或者說【M理論】,也許是目前最能解釋的通的一種說法。

*(原文到這裡結束)

簡評:對照巴夏Bashar,在《超物理學》中所傳遞的信息,

可以看到,這些來自巴夏通靈的信息正在被科學家認識中...

「科學」的融合,整合正在進行時...

--------------------------------------------------------------------------------------

{該文章來自網路,有大量不完整轉帖,

經查,疑似出處為:

《無量之網》(英文原書名《The Divine Matrix》

作者:(美國)格雷格·布雷登(Gregg Braden)}

脫氧核糖核酸(DNA)互聯網情緒


推薦閱讀:

《魔獸世界》取消點卡的感想一二
心究竟是指什麼?
愛與美食
文言志怪小說《暮客棧》之 傷心
心的鍛煉

TAG:開悟 |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