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恩恩醫生】抑鬱症研究獲重大突破,有望研發快速起效新葯

近年來,患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多,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抑鬱症的治療方式則是患病人群非常關注的問題。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部胡海嵐團隊在抗抑鬱領域有了新的研究進展,他們在著名期刊《自然》雜誌連發兩篇研究論文,揭示了快速抗抑鬱分子的作用機制,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發現氯胺酮的抗抑鬱機制

傳統的抗抑鬱藥物大多起效較慢,需要2-4周的時間,而且常會引起不良反應,甚至有時會加重病情。不過,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抗抑鬱「神葯」---氯胺酮,低劑量的氯胺酮能夠在1小時內發揮抗抑鬱效果,並且對70%以上的抑鬱症患者有效,因此在國外受到眾多精神科醫生的追捧。

然而,氯胺酮也是一種危險品,這個化學名稱大家可能不熟悉,但「K粉」,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氯胺酮就是「K粉」的主要成分,本質上是一種麻醉劑,長期濫用會有成癮風險。由於尚不清楚氯胺酮的抗抑鬱機制,藥物監管部門一直未能批准臨床使用氯胺酮。

而胡海嵐團隊的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外側韁核的一種特殊放電方式——簇狀放電是抑鬱症發生的充分條件,氯胺酮的起效原因正是有效阻止了這一腦區的簇狀放電。這一發現為以後氯胺酮的臨床應用及研發同機製藥物有重大意義。

發現多個抗抑鬱靶點

除氯胺酮的作用機制外,胡海嵐團隊還發現了多個新的抗抑鬱藥物靶點,團隊利用腦片電生理和數學建模的方法證明,位於外側韁核的另一個離子通道:T型鈣通道(T-VSCCs)對神經簇狀放電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全身或者外側韁核內局部阻斷T-VSCCs,同樣產生了快速的抗抑鬱效果。」胡海嵐說,「這一工作告訴我們,T-VSCCs是一個嶄新的抗抑鬱分子靶點。」

在同時發表的另一篇《自然》論文中,胡海嵐團隊又揭示了另外一個快速抗抑鬱分子靶點——存在於膠質細胞中的的鉀離子通道Kir4.1,對引發神經元的簇狀放電至關重要。鉀離子通道的高表達與抑鬱症形成具有因果關係。

抗抑鬱靶點的發現是研發新葯的基礎,根據這些靶點,科學家們將有希望研製出更安全、起效更迅速的抗抑鬱藥物,而且現有的抗抑鬱藥物也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

雖然抑鬱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但人們對抑鬱症的認識卻並不多,臨床上對於抑鬱症的治療也比較局限,此次胡海嵐團隊的研究成果為全球近4億抑鬱症患者帶來了希望。

推薦閱讀:

14歲,就有了抑鬱症
題外話
丘吉爾 曾國藩 黛安娜 馬丁·路德 憨豆是抑鬱症患者《太平洋戰爭》解讀戰爭恐懼症 過度緊張恐懼焦慮
我是怎麼得的抑鬱症
與抑鬱症相處的這一年

TAG:抑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