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理諮詢——只給有準備的人

稍微總結一下就能發現,前來接受心理諮詢服務的人,動機並不相同,每個人在第一次接受諮詢之前,對諮詢都會有所想像。而這些想像,經常會成為促進或阻礙諮詢的因素。無論是什麼樣的想像,我們都可以粗略的將其分為:準備好接受諮詢的,和沒準備好接受諮詢的。

心理諮詢的確不是一個便宜的服務項目,很多人在第一次接受諮詢之前,都會被幾百塊一次的價格嚇到(當然也有上千的,那是少數)。但是普遍在接受了1-2次諮詢之後,都覺得這個價格還是可以的。

這裡我們考慮兩部分:第一,覺得諮詢費昂貴,實際上是一種感受,這個錢並非貴到不能接受,只不過是和想像的不同,因此在真的接受服務後,覺得還好啊,還能接受,而且收益也很好。

第二,就是在初期接觸時,諮詢師的態度、技巧,的確給了來訪者不同的關係體驗。這種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接納、真誠、共情,還真不是每個人都感受過的。諮詢師可能還會幫來訪者梳理當前困難,結果來訪者發現「不過如此」。

當然,更理性的人不會直接衝到諮詢室去預約,他們通常會選擇「自助」。例如在網路上看看相同經歷的人,或者初步了解一下什麼是心理諮詢。這就好比你在買手機之前,先看了幾款機子的大盤點,結果發現蘋果三星明顯貴出一截子,但貴有貴的理由,當你的收入能夠承載時,你就會選購。

這種在接受服務之前的自行科普,實際上就是準備的一種。


當然你可能很有錢,覺得幾百塊的諮詢服務沒啥。但是這裡還有另一個準備,便是對問題的某種歸因。很多人(尤其在青少年諮詢和夫妻諮詢領域),大家都帶著別人的問題來,例如我家孩子怎麼怎麼樣,我家老公怎麼怎麼樣(很少見我家媳婦怎麼怎麼樣的,因為畢竟七問八,非八有事,必然子息艱難)。

此時,來訪者依然在向外尋找答案,把一個心理問題的解決關鍵,放置在自己周圍人的身上。這是一個糟糕的決定,因為你會發現,別人的想法是很難被你控制的,因此你會繼續產生失控感。失控感會繼續讓你控制別人的想法。這個惡性循環,必須在某一個點被打破。理想狀況下,諮詢師就是在惡性循環中踩剎車的那個人。

諮詢師會在初始訪談中,協助來訪者做好準備。例如諮詢師可能會發現,來訪者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評價,才是導致他心理問題的關鍵。於是在一個合適的時機,會詢問來訪者:「你有什麼感覺?」這種聚焦於來訪者個人主觀世界的提問策略,會慢慢幫來訪者把眼睛從別人身上,放在自己身上。

這個過程並不一定順利,因為也許有些來訪者會在這個過程中感到,諮詢師在責備自己。自己辛辛苦苦任勞任怨,結果錯的是自己嗎?這感覺簡直就是火上澆油,來訪者不僅會產生憤怒,而且很有可能會將這種憤怒轉移到諮詢師身上。

也有可能,來訪者會直接拒絕思考,產生某種深入探討的阻礙,雖然不會發火,但內心世界感受依舊不好。


這種準備有時候是某種問題的外在表現,這似乎就像是一個悖論:來訪者沒準備好,就不能接受諮詢;來訪者準備好了,似乎也就不需要諮詢師了。因此諮詢師很多時候,需要幫助來訪者做好準備。這個準備有時候1次足夠,有時候4-6次,有時候持續半年。

這非常考驗兩名協作者的耐心,尤其是諮詢師的。因為即便是準備期,對來訪者來說也是有所進步和成績。這時候,諮詢師也許需要反思:這個自己和自己想像中的諮詢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呢?是想辦法讓來訪者跟著自己的節奏和思路?還是跟著來訪者的思路?


所以我自己有時候也在思考,是什麼影響著來訪者前來諮詢前的準備?

個人收入是一部分,但畢竟能夠接受正常價位諮詢的人,是大多數。也許這個說法會引起一些人的爭議,但請思考一下,當你質疑的時候,是否忽略了一個事實:你並沒有接受自己本地諮詢師的服務。畢竟北上廣的諮詢師,有著更大的生活成本,他們的諮詢費是要高一些的,即便是網路諮詢。

另外,文化也許也是一種阻礙。例如當你遇到困難時,能夠在多大程度受上接受互聯網的幫助?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你的文化背景,能夠給你多少支持?等等。

我一個朋友說:你能給一幫研究生講明白心理學,你是個老師;你能給一幫洗菜的大娘講明白心理學,你就是大師。

我深以為然。

這句話換個意思是,諮詢師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用各種方法協助來訪者做好準備,所謂「把點開活」,也許正是這個意思。


寫東西最怕的就是跑題,本來我想寫一點關於來訪者做準備的事情,結果寫到了諮詢師如何幫來訪者做準備。這還挺有意思的,也不知道我的無意識想表達什麼,真是奇怪。

不過最終似乎也要點題一下,這個有準備的人,也許不僅指的是來訪者,也指的是諮詢師。

推薦閱讀:

你想和怎樣的人共度一生?
致心理學來訪者的一封信
榮格的靈異經歷
NO.7 貧窮的瞬間
鈍感力

TAG: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