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9天!雷老爺子救回了這部沒有凱文·史派西的奧斯卡遺珠

雷德利·斯科特是1937年生人,克里斯托弗·普盧默是1929年生人。這兩個老爺爺加起來,將近170歲了。可就是這兩個老頭,合力拯救了一部差點被整個好萊塢放棄的好電影。

在我看來,這甚至是整個頒獎季最被低估的電影——

對,《金錢世界》。

差點毀掉這部電影的傢伙,就是你們的木下總統——凱文·史派西。

這肯定不是雷老爺子最好的電影,豆瓣7.2,IMDB7.2分,爛番茄新鮮度76%,不算頂級。

但,這肯定是史上最強補拍片。

凱文·史派西陷入騷擾醜聞後,雷老爺子當機立斷,換角重拍。88歲的克里斯托弗·普盧默臨時補位,雷老爺子每天白天拍片,晚上剪片,僅用了9天時間,就把電影補拍完成,也就是這9天的表演,讓老爺子普盧默拿到了奧斯卡男配的提名。

一場最糟糕的性醜聞,引發了一出影史前所未見的補拍奇蹟,這個故事,註定被記入好萊塢影史。

而我,也太久沒有在大銀幕看過如此血肉豐滿的配角人物,這個角色是如此閃耀,甚至蓋過了所有主角的光芒。

老爺子所飾演的,正是全世界最臭名昭著的傳奇首富和吝嗇鬼保羅·蓋蒂。

這位石油大亨50年代資產就過10億美金,一共結婚五次,有上百個情人。他有五個孩子,大兒子因為抑鬱自殺,三兒子後來染上了毒癮,成了廢人,妻子蓋爾和他離婚,之後第二任妻子又因為吸毒過量死掉。

老蓋蒂和他身後的蓋蒂家族,就是一出最好的金錢寓言:財富和金錢,如何創造一個帝國,又如何將帝國變成一個囚籠,讓所有人成為其中的囚徒。這個故事,不拍,太可惜。

雷老爺子已經公開表示,永遠不會公開凱文·史派西的版本,但可以肯定的是,凱文·史派西出演的那個版本中,雷德利·斯科特想拍的依然是一部商業片,但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的演出,卻最終把一部四平八穩的犯罪懸疑片,變成了更具人性深度的藝術片。

這件事,大概是這部電影,最牛逼的地方了。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這就是一個有錢人的世界你永遠不懂的故事

在克里斯托弗·普盧默加入這場演出之前,雷德利·斯科特拍出了一個扣人心懸的懸疑犯罪故事。

電影,就改編自70年代轟動一時的保羅·蓋蒂孫子被綁案,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老雷是用一個商業片的類型框架,去拍攝了一部紀錄片。

故事一開場,就是保羅·蓋蒂的孫子,帝國未來的繼承人,被綁票。

好在綁匪只是求財,並不想害命。

但是米歇爾·威廉姆斯飾演的已經和丈夫離婚的女主拿不出這麼多錢。她只好去向保羅·蓋蒂求助。

1700萬美元贖金,對於保羅·蓋蒂來說,不過九牛一毛。

但他卻直接拒絕綁匪的要求,並且說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名言:「我還有14個孫子孫女,只要我付了一分錢,這14個孩子都得被綁架。」

結果在經歷了半年的囚禁之後。保羅·蓋蒂從報紙上看到綁匪寄來了一隻耳朵與一縷頭髮,才最終決定付贖金。

但就算是給錢,贖金還是從1700萬被談成320萬,其中只有220萬由蓋蒂本人出,其餘100萬則是他借給自己兒子的,需要從信託基金里償還。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必須說,雷老爺子依然是這個世界最出色的電影敘事者之一,儘管劇本中規中矩,但在老爺子的鏡頭調度下,從綁架、與綁匪談判、肉票脫逃到最終放人的過程,情節始終保持高能,幾乎不讓觀眾喘氣。

電影不僅完成了對綁架案的完整記錄,更記錄了一個財富帝國,以及一個媒體、狗仔對新聞無孔不入的時代,這令影片既是一部驚悚片,也是一部紀錄片,還是一部傳記片。

但在這個有錢人的世界你永遠不懂的故事中,最驚喜的,既不是奮力拯救兒子的母親,也不是那個馬克沃爾伯格飾演的據說很厲害、但是從頭到尾看不出哪裡厲害的私家保鏢。

而是那個有錢人——保羅·蓋蒂。

為什麼我敢肯定,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的表演完爆了凱文·史派西?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和凱文·史派西要演出的,都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有錢人,誰會演的更好?這個問題當然有趣。

先讓我們看看,兩個演員演的是一個什麼人?

這個在股市和石油界縱橫幾十年、積攢下了大批財富的美國首富,最為人所知的,除了位於洛杉磯的那座蓋蒂博物館,更有他終其一生的吝嗇。

他從來不請人吃飯,在家裝投幣電話、客人要打電話必須自己給錢,連死後悼念儀式上的牧師都沒有給錢;唯獨對藝術捐贈毫不吝嗇,他的蓋蒂博物館是免費開放的,「任何人,只要腳上穿鞋,都可以進來觀賞。」

當得知自己的孫子被綁架時,蓋蒂的第一反應都是:是不是要騙我錢?就算知道了綁架確有其事,他還是拒絕付贖金。

真實事件還有一個像是電影情節似的結局:死裡逃生的小男孩在母親的要求下給爺爺打電話道謝,但蓋蒂十分生氣地拒絕接聽。

好了,現在我們都知道了,保羅·蓋蒂是個怎樣的守財奴。

那兩個演員會分別怎樣演出這個角色呢?

從各方劇透來看,史派西演出了這個角色的鐵石心腸。

他對於金錢的忠誠,對於親情的不信任,對於失去財富的恐懼,史派西都有能力演得很好,一句話,史派西應該演出了一個被金錢囚禁的奴隸。

這個角色從出場到最後,都應該冷得像冰。

但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的出場,卻暖得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值得注意的史,老雷在這部節奏幾乎密不透風的電影中,卻專門設計了一場蓋蒂和孫子的散步戲。在這場散步戲中,保羅·蓋蒂教育孫子,怎麼成為有錢人和怎麼做一個有錢人不同。「我們看起來和他們一樣,其實我們不一樣,雖然曾一樣過。」

而普盧默在這場表演中,通過諸如眨眼、聳肩、微笑這些表演細節,去賦予了角色一種巨大的親和感。

而這種親和,又與角色在後半段的冷酷形成了巨大反差。這種反差讓這個角色更有魅力、更有層次感,也更加恐怖。

但還不止於此。

普盧默表演最卓越的地方,在於賦予了角色一種深沉的底色,這種底色就是金錢世界帶給角色的巨大悲劇感。

看上去,這是一個財富世界裡真正的智者。他完全了解這個財富世界的遊戲規則,並且樂在其中,即使孫子被人綁架,依然無法改變他的世界,因為財富就是他心中永不消逝的神祗。

當拒絕支付贖金時,他看起來是那麼的自私、黑暗、冷血和殘酷。但又是如此理性。

一切盡在掌握?正好相反,正是因為缺少對人的信任,他才把錢和精力都花在購買藝術品上,因為這些東西不會背叛他。

他說出的金句既充滿睿智又充滿悲哀:「就算我們這些普通人其實也可以理解作一個億萬富翁一定也有很多難處,因為所有人都惦記著你的錢。如果換成我們,恐怕對人的信任度也會很低,哪怕是親人。」

財富成就了他的王國,也最終摧毀了他,甚至也摧毀了整個帝國。金錢如同一個巨大的詛咒,令整個家族的成員,多半不得善終。這是他想要的嗎?

米歇爾·威廉姆斯的母親角色,正好成為普盧默角色的對立面,一個在金錢面前冷血無情,一個只關心自己兒子安危。

這種對比在一場保羅·蓋蒂送給孫子那個所謂「價值百萬」的古董,被證明只是十幾塊的博物館紀念品的戲中,達到了極致。

在那個看似慈眉善目的老頭子心中,整個世界每件東西都有自己的價碼,所以一幅名畫多貴都值,但情感是無法量化的,而無法量化的情感也是不可靠的,所以,也最不值錢。

米歇爾·威廉姆斯的表演,精確,走心,沒有任何瑕疵,唯一的缺憾,就是遇到了普盧默這樣的配角。

同樣與普盧默形成對比的,還有那個越到後面越有人情味的綁匪,直到最後,他甚至協助了孩子的逃脫。

可以看到,整部電影所有的角色中,普盧默的角色,演出了人性的深淵。

他是一個絕對意義的壞人嗎?

在我看來,電影好就好在,它沒有非黑即白的道德審判。

它看到好人的局限,也看到壞人的理由,它承認,普盧默每一個不可思議的冷酷決定背後,都有他的理由。

「致富不難,難的是如何作一個富人。」

在擁有了數十億的財富之後,這個人物最深的底色,卻是恐懼。

而恐懼,正是所有富人真正的G點。

我毫不懷疑,史派西能夠演出角色對財富的虔誠與對親情的冷酷。

但普盧默的表演卻比史派西的表演更多了一點:他告訴了觀眾,角色為什麼要這樣做?

普盧默這九天的演出,堪稱一場偉大的救場。

這不是雷老爺子最好的電影,但肯定是世界影壇最牛補拍!

和普盧默一起完成這場救場的,還有另一個老傢伙:雷德利·斯科特。

對於主角遭遇醜聞這種事,好萊塢一直有一套通用模板:一是檔期延後,等醜聞風波過去後再擇日上映;二是弱化史派西在影片中的戲份,將關注點放在另兩位主演威廉姆斯和沃爾伯格身上。

但這樣做的後果將是,將一把刺向金錢世界的匕首,變成一部普通的綁架題材懸疑犯罪片。

而雷老爺子的眼睛裡,向來是揉不進沙子的。

結果就是,八十多歲的老雷找片方多要了1000萬美元製作費,每天超負荷工作18個小時,早上六點半就到片場,白天拍片,當天晚上就進剪輯室。用它的話來說:「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你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任憑外物摧毀你,也可以選擇採取行動。我採取了行動。」

結果就是,如果沒有人告訴你,不會有任何人看齣電影經歷了如此大規模的補拍。

在老雷的滴水不漏的調度與一眾演員的出色發揮之下,影片從頭到尾緊湊、有力,充滿了敘事張力。

但更重要的,是老雷拍出了一個時代那些層次分明的陰暗。

那個金錢世界的規則,不僅是體現在故事和角色中,更是體現在影片的每一個鏡頭裡。

到了影片最後,當女主角回頭看,牆上的蓋蒂雕像和後面的所有名畫擺在一起的時候,那正是雷老爺子鏡頭裡的神來之筆:一個最經典的人物,用自己一生的背影,折射出一個物化時代的全貌。

這樣的補拍本身,就是一出最好的好萊塢史詩大片了吧。

好的戲劇永遠不是非黑即白,金錢與人性也是

對雷德利·斯科特而言,《金錢世界》不夠出色,如果沒有那場驚心動魄的補拍,這樣一個懸疑故事,兩個多小時的強節奏場面調度,一場生命與金錢的博弈,終究只是一出老套的好萊塢戲劇。

和許多雷德利·斯科特的犯罪片一樣,影片在很多時候還是難免冗長,如果不是普盧默壓場式的演出,這種冗長感只怕會更加嚴重。

但我依然認為這是過去一年好萊塢最好的電影之一。

影片的精華,或許正是最後補拍的那個部分,那是電影比其它同類影片更高級的地方。

到底什麼是金錢世界?又是什麼製造了這個無視親情的金錢世界,還有老蓋蒂那種人性深淵的寒冷?

沒有答案。

但這個黑色故事,提出了一個好問題。

現實永遠比電影更精彩。那個被綁架的孫子,雖然最終獲救,卻也因為那段痛苦的經歷,整個人生被摧毀。他從此性情大變,染上酗酒和濫用藥物的惡習。

在1981年某個晚上,他因為喝下混有大量藥物的雞尾酒,而從此癱瘓在床,餘生全靠母親照顧。

摧毀他的到底是那場綁架,還是萬惡的財富?或許,都不是。

別忘了,孩子從綁匪手裡逃到市警察局,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直到綁匪出現,再次帶走了他的過程中。有多少路人,拒絕提供幫助?

片子取名《金錢世界》,在我看來就別有深意。另有一種無形的東西,比金錢更可怕:由金錢鑄造的——世界。

好的電影,從來不是非黑即白,但也不會黑白莫辨,就像這個複雜的世界的一樣,永遠有著灰色的、界限不清的、難以釐清的困境。

在這種困境上所作出的基於人性的選擇與掙扎,構成了人物的血肉。

老蓋蒂的人性當真都被金錢榨乾了嗎?

僅舉一個小細節——正是他將一大部分財富捐出,才有了一個偉大的蓋蒂博物館。

在這一刻,我們看到,在這個被金錢摧毀得千瘡百孔的人物身上,也有難以湮滅的人性。

好的電影,永遠懂得尊重這個金錢世界的複雜,這種電影塑造出的人物,永遠有一種難以判定的綿厚與豐富。

這樣的角色,才真正拍出了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好在有史派西這場醜聞風波啊,這場意外的補拍,竟然也成為了電影最完滿的結局。

雷老爺子說:「這可以說是一部宏大的記錄片,它抽絲剝繭般地講述了一個富有的大家族是如何、又是因何而走向四分五裂、淪為悲劇。「

但是在電影之外,兩個80多的老夥計,聯手救回了一部差點毀掉的好戲,這件事,真比那麼多好萊塢電影,更加有趣。

所以,即使在一個殘酷的金錢世界裡,依然有一些東西,讓這個世界,值得繼續下去。

關注作者,閱讀全文c
還有50%的精彩內容,作者設置為僅對粉絲可見



旌尚理念

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就看你敢不敢去挑戰,超越


+關注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