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搞個人崇拜了?

目前在自媒體圈,所謂的公知,大V一堆。個人崇拜現象非常普遍……

一個讀了些詩書,有點才氣的普通人,堅持每天更新了一些文章積累了種子用戶,之後動用了一些營銷手法或標題黨之類,讓訂閱者越來越多。然後漸漸的通過一年到幾年不等的時間,成為了人們眼中的公知、大V,儼然已經不再把自己當普通人了。搞起了個人崇拜,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一個人一旦被誇多了,就會飄飄然,俗稱捧殺,這種經歷,我在20歲之前早已經歷過,所以知道這樣的後果是什麼。

而一個人得意忘形的時候,往往是最危險的時候,這種經歷,我在30歲之前也經歷過。

其實不只是自媒體圈,搞管理諮詢的、企業培訓的老師、講師。搞成功學的講師,搞直銷的領導人,往往也會通過建立個人崇拜的方式,來吸引信徒,給信徒洗腦,來獲取不同程度的利益(未必一定是錢);

我對這類搞個人崇拜的人非常反感,我向來倡導人們應當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哪怕你最尊敬的人生導師,你的師傅,都可能有不知道的事情,也可能有誤算、失策的時候;

而看這個你所尊敬的人,內心是否強大以及是否此人能繼續成長,是看他(她)對待自己錯誤的態度:

上策是此人求證後,知道自己錯了,虛心接受,並向你道歉;

中策是此人求證後,知道自己錯了,接受,但不道歉;

下策是此人固執的堅持已經錯誤的觀點,不覺得自己有錯;

作為公知和大V,你無法阻止有些人對你的崇拜和追捧,但至少你自己不能把自己太當回事,哪天你真把自己當神了,覺得自己不再錯,覺得你自己寫出來/說出來的東西就是真理了,那你離悲劇發生也就不遠了。

在思想界,在公知界,在大V中,吳曉波會犯錯,羅振宇會犯錯,高曉松會犯錯,馮大輝也會犯錯;而這些人對待犯錯的態度也許是迥異的。

是的,沒有人不會犯錯;作為學習心態的你,應該抱著學習的態度,求證的心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而作為一個大V,一個強者,應該勇於並鼓勵讓你的崇拜者,去接受不同的思維和知識,讓他(她)們有所對比。真金不怕火煉,有所對比後,反而你的追隨者會更加的穩固。

我不是大V,更不是公知,但也有一些訂閱者,或者說所謂的粉絲(粉絲只是一種稱謂,並不代表我認為這些人真的是我的迷妹),這些人群中,不少喜歡我文章的風格或思想:來信、留言表示崇拜的,而我對這些誇我的人,幾乎不會做回復,也不會有互動。甚至會自動忽略這些讚美的話。這些話聽多了,會讓你對自己產生幻覺和錯誤的認知,覺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似的。

我僅以以上這些文字,獻給那些大V和公知們。因為我看過公眾號後台,我的訂閱者中,有不少大V和公知,而在你們當中,有些人,已經把自己當做了神,或者至少是個「半仙」了,從你們文章後面回復粉絲的留言的態度、語氣中就可以看出來。

如果沒有這樣,那最好,與君共勉。

另外,說兩個事:

第一件事:最近動不動就有人給我的公眾號發私信或者留言,讓我寫篇關於某個話題(往往是TA們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的文章。如果態度好點,譬如說:「XX,你看,是否方便寫篇關於XXX的文章,因為我覺得可能會有賣點,吸引到人看……」等等的對話,我覺得也就罷了。可偏偏是那種:「我想看XXX觀點的文章,你寫一篇吧。」,這種要求是那麼的理直氣壯和理所應當,簡直已經不能用自私的行為來形容了,這些人以為我這裡是飯館,而他自己是在點菜(但如果是點菜起碼是要付錢的吧?)

我寫什麼,不想寫什麼,完全是我的自由,我的公眾號從來就不是自媒體,一直就是我私人的「公開日記本」,所以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空了每天更新一篇,忙了一年也不一定更新一次。

第二件事:經常會有人私信給我,說:「XX,關注您很久。最近想做個項目,希望有空跟您面聊,不知道您能否抽個時間。」,這種對話,我向來是不回的。如果你真的關注我很久,至少知道應該如何不浪費別人時間和如何尊重人。如果不清楚,看完下面這幾篇文章,再跟我對話吧,如果你連看這些文章的時間都沒有,那我也沒什麼好跟你說的了,而如果你看完這些文章,相信你不會再跟我提這種,在我看來是過分的要求了。

話說,最後我說的這兩件事情,會不會又會讓有些人覺得我是高傲的、不近人情的、跟我上面說的別搞「個人崇拜」這點是相悖的呢?大千世界,總會有人這麼想的吧。


推薦閱讀:

麥當勞為啥比肯德基賺錢
你們說的真,是什麼真?
場景之光 | 入駐南寧?中關村,聯璧集團未來發展一切可期
頂級策劃大師給酒店開業慶典策劃的百萬方案
美國達拉斯3月新房獨棟別墅房價走勢 銷售排名

TAG:自媒體 | 心理學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