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詞條-37.卡片分類

【詞條】

卡片分類法(Card Sorting)顧名思義,就是將信息(概念、條目、內容、小分類等)分別寫在一張張的卡片上,然後歸類。既可以事先提供固定的分類,也可以由志願者自己創建分類。

1) 志願者招募。

大部分項目適當的卡片分類志願者人數是 15 人,大型項目可以達到 30 人。個人覺得如果只是想對自己想法進行驗證的話,5-10 人即可。

2) 準備卡片。

準備大小適度的硬質卡,卡片上顯示內容需要實現討論確定,避免歧義。為每個志願者準備一套卡片(一般30條目左右)和幾張空白卡片。

3) 執行。

可一對一執行,也可所有志願者一起執行。

4) 數據分析。

一般將每一張卡片的分類情況作一個矩陣,然後看這些卡片被分類的分布情況。數據量大時,可以使用專門的數據分析軟體,比如 IBM EZCalc、CardZort 自帶的 Cluster。

【案例】卡片分類的應用場景及技巧

卡片分類法(Card sorting)是一種在網站或其他規劃初期常用的測試方法,主要應用場景是進行網站或者App架構設計和各模塊命名時。透過卡片分類法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些在設計網站架構時十分有用的使用者資訊,比如:

  1. 了解真正符合使用者習慣的分類。
  2. 比對網站設計者與使用者在對網站資訊分類上的認知差異,作為調整架構的依據。
  3. 找出項目命名上的問題。

為了獲得儘可能反應用戶真實想法的信息,進行卡片分類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 參試用戶必須是與你的研發計劃不相關的人。

2. 每次測試的人數最好在2到4個之間,人數過少的話參試用戶之間不易產生討論,人數過多則會讓討論變得混亂,場面不易控制。

3. 盡量讓參試用戶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完成分類。如果有必要可以暫時離開測試的場所,讓參試用戶可以盡情的討論。

4. 如果參試用戶對資料集的名稱不了解,應該要向參試用戶解釋。但是要注意,在與參試用戶溝通的過程中,不可以引導參試用戶進行分類。

5. 當看到參試用戶對某個項目感到猶豫時,要立刻向參試用戶詢問原因並記錄下來。

6. 參試用戶完成卡片分類後,拍照記錄,並將一疊疊的卡片用夾子夾好,回去後將測試結果記錄在紙上。

經過幾輪卡片分類之後,我們會發現,設計者和用戶、用戶之間,會對某些分類和名稱,產生不一致的理解和判斷,這時就需要對此進行分析,這種情況很多是由資料集的名稱不夠明確,而讓用戶搞不清楚該如何分類造成的。分析後,經過調整,可以再通過卡片分類法進行一兩組驗證。設計者並不一定要完全依照使用者的分類方式,但無論如何,測試的結果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依據。

推薦閱讀:

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實現營銷的價值?
到你是你玩互聯網還是互聯網玩了你
申請facebook賬號卡在手機驗證這一步,怎樣解決?
咪蒙量產100萬+爆文奧秘何在? 三張圖讓你學到底層邏輯
坤鵬論:OPPO和vivo哪些方面讓華為和小米都自愧不如

TAG: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用戶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