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嚴進嚴出」的上路測試法規是推動自動駕駛發展的必然

2月2日,北京市交通委聯合北京公安交管局、經濟信息委發布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能力評估內容與方法(試行)》以及《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封閉測試場地技術要求(試行)》,要求自動駕駛車輛需要通過一系列嚴格測試評估之後才可以上路進行測試。車業雜談認為,相比當前行業普遍預計未來三年將進入自動駕駛爆發期的樂觀論調,嚴苛的自動駕駛上路測試要求才能推動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始終確保人的駕乘安全是自動駕駛開展的前提條件。

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已超過百年,由最初手工作坊式的內燃機製造設計到今天的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技術更迭層出不窮,產業格局風雲變幻。然而汽車產業始終有一個萬變不離其宗的基準和底線,那就是始終要把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在當前自動駕駛產業還遠未成熟的條件下,通過制定嚴格的測試門檻保障駕乘人員安全,無疑是產業管理部門的關注重點。

以此次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上路測試要求內容為例,對自動駕駛的測試要求比人考駕照苛刻許多,無疑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在具體的自動駕駛考核中,明確要求自動駕駛車輛要通過以下五個方面的測試:認知與交通法規遵守能力評估、執行能力評估、應急處置與人工介入能力評估、綜合駕駛能力評估以及網聯駕駛能力評估。

比如,自動駕駛車輛需要能「看懂」交通標誌文字或者符號,然後按照其傳遞的引導、限制、警告或者指示信息行駛。除此之外,測試時還會在封閉的測試場地交叉路口設置道路交通指揮人員,車輛需要根據指揮員的手勢行駛。唯有此,在行人、自動駕駛汽車、普通駕駛車輛混雜的交通路況中,才能確保自動駕駛經受住嚴苛的壓力測試,確保人類的交通安全。

當前自動駕駛產業一哄而上,但仍面臨較大的產品和技術瓶頸。

不可否認的是,在谷歌、百度、英特爾等一大批科技企業來勢洶洶的跨界競爭下,包括通用、福特、大眾、豐田在內的跨國汽車巨頭,以及上汽、長安、吉利、廣汽為代表的自主品牌,都紛紛加快了自動駕駛的布局步伐,行業已有大幹快上的發展勢頭。然而在行業普遍出現樂觀論調之時,應該看到當前自動駕駛產業仍有巨大的技術瓶頸需要攻克。

在美國研究公司NavigantResearch近日發布的2018年自動駕駛技術排行榜單中,就明確指出,無論是谷歌的Waymo,還是在傳統汽車企業陣營中暫時領先的通用Cruise,都需要在未來經受更為複雜的交通路況挑戰。通用Cruise CEO Kyle Vogt曾經在一篇博客中介紹,相比其他地區,Cruise在舊金山的測試車隊遇到極端路況的概率提升了46倍。大多數企業低估了市區與郊區的路況差異之大,某些情況下,市區路況的挑戰性甚至達到了郊區路況的4658%。隨著道路中需要應對的對象數量增加,自動駕駛汽車的交互量實際上會呈指數級而非線性增長。現有的產品和技術成熟度仍有極大的提升需求。

產業法規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是自動駕駛的基礎保障。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自動駕駛對相關配套設施的要求遠遠超出電動汽車。發改委在《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中提出中國智能汽車的戰略願景:「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到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而與之相呼應的是,要實現這個艱巨的目標,自動駕駛量產應用的難點不僅在於技術層面,而是需要在法律法規方面,有關智能汽車的頂層設計需進一步細化完善;在基礎建設層面,需加強道路、充電網路等基礎設施的設計、建設與智能汽車發展的統籌管理。

當前,我國路網設施智能化建設仍處在起步階段,尤其是交通信息標識等很多領域都沒有完全規範化和標準化;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都沒有及時跟上去。

與此同時,自動駕駛帶來的隱私和安全問題則更令業界關心,為了準確做出智能決策,自動駕駛汽車會收集大量用戶信息,信息不安全問題也很可能由此而生。在如何實現智能汽車信息安全分域隔離,搭建多層縱深防禦、軟硬體結合的安全防護體系,保障通信介面信息傳輸安全,加強車載晶元、應用軟體、操作系統和車用密碼等安全性設計等一系列課題方面,自動駕駛還有太多的功課要做。

沒有人不否認自動駕駛的美好未來,但作為產業的各方參與者,有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借著此次北京市發布自動駕駛測試法規的機會,來理智和清醒的審視當下的自動駕駛產業,將自動駕駛產業的產品和技術門檻提升,唯有此,才能催動整個產業的成熟和發展。

推薦閱讀:

2萬的預算,買什麼車好?
來來來,聊點試駕裡面沒寫到的大眾蔚攬
20萬能買什麼車?
周迅—為戲而生 拿下三金影后大滿貫的第1人
買抵押車,小心駛得萬年船~

TAG: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