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東坡屋後蛐蛐:你筆下的藝術家們都在哪裡?

作者:茶妃

寫下這個標題,感覺特像一個尋人啟事。其中有兩個關鍵點需要說明:

其一,東坡屋後蛐蛐,是一個人,即高三適先生,以前給他寫過一篇介紹文章,發表在《中華合作時報》(最初是《茶周刊》)上,東坡屋後蛐蛐是他的號,古代文人多數風雅之事;其二,藝術家們在哪裡的發問,是緣於看過不少高三適寫給他藝術家朋友的詩,看後,特別想見見那人是不是那樣?

與高三適先生認識這幾年,越來越發覺他的隨和,雖然初識的人往往覺得寡冷之氣,也常有「黑臉」之態,大概這種隨和是心底的樣貌,他寫詩詞、書畫、文章、講座大多風趣,一如蘇東坡的樂天,便自號「東坡屋後蛐蛐」,不卑不亢,我覺得比「青藤門下走狗」有意味,他曾自題「東坡屋後蛐蛐」一詩:

我愛東坡子,不因詩畫名。

樂天先樂己,空色未空情。

心內柔如水,人中言似衡。

江山何大快,舉重若毛輕。

他對我說想請我寫點東西,我偷懶,便想了這麼一個出口,在網路和一些書籍里,搜找了他寫過的「贈藝術家」朋友的詩,不想一首一首看下來,竟然有想認識這些人的衝動,大概一是文字觸動,而是想印證一二,我曾把這個想法徵求於高三適先生,他笑笑回答「照片總是和本人會有區別,文字就更加只是突出特徵,我們這個時代長得好看的藝術家太少,還是想想算了,呵呵」。

呵呵,這個詞在蘇東坡的文集里出現了很多次,果然氣味相同,也罷,只好「獨向文字中去求樣貌」了,當代或許最缺的就是「以文化滋藝術,以文學養書畫」,藝術從業者文化素養低劣已常被人詬病,追思過往大家,文化積澱無比豐厚,方使作品氣息綿盪後世,高三適喜歡贈朋友詩詞的做法,以此觀之,當可稱讚。下邊是我能整理到的一些他筆下藝術家的詩,不妨公諸同好,咱也懶到家,做個閑人,袖手上觀一下。

題篆刻為贈劉同立先生

以刀為筆石為紙,方寸之間滿文章。

空羨功夫刻來易,不知紋理日月長。

05.1.30

贈賈順元先生

相交逾一載,知字莫如人!

金石摶胎骨,魚禽躍意神。

嘗言愚百卷,不喟苦三春。

或有他鄉志,黃山半野民!

05.2.10

註:賈順元,書法家;曾於黃山研書六年。

贈書法篆刻家譚玉偉先生

清新春樹發,撥折墨由心。

蒼虺驚叢立,紅泥搗萬尋。

堪應知漢瓦,或可比涇潯。

鬯快無須問,自談金石人。

2005.3.6晚

秋贈詩人書法家高呈毅

城東夫子詩相重,栽竹因知節不言。

一腹清腸堪罵鬼,幾多風雨過秋原!

2005.8

論蒲榮章先生花鳥畫

寫鳥枝頭呼便起,栽花袖底遇風開

天公若識應無詫,只合人間有此材

2006.5

觀吳公晉先畫作兼論作畫趣

畫者功於畫外研,從來意趣不先傳

去年見得春花好,今日才成正覺鮮

2006.8

贈書法家李學敏

吾本胸中多草莽,妄言筆墨倍倉皇。

前人構字從風骨,當世學書憑化妝。

少有性真耽力客,謙謙寂寞兩無妨。

關門閉戶成山谷,礪節磨詩淬熱腸。

不見阿諛場十載,書壇抖擻李家郎。

身修八尺如椽筆,緘口華章墨里藏。

美女簪花相照好,銀鉤鐵畫亦尋常。

揮毫磊落何瀟洒,投眼風流直欲狂。

反掌依然思悵惘,可憐誰解嘆青黃?

長河萬里清流續,磐石千鈞不可量!

20131227

畫家醜一昂

學問先生畫里求,從無鬥巧度春秋。

開門五載丹青客,兩見襟懷沒俗流。

寫鳥啾啾天上似,描花片片色間羞。

三生頑石能知性,一筆光陰始忘憂。

觀者如觀游刃骨,畫人如畫不韁騮。

此般自在誰輕易,寂寞何堪忍白頭?

20140518

畫家李立華

生花彩筆不驕奢,淡淡流光莫可遮。

紙上由來君子氣,可憐山月一時斜。

20140518

書法家譚玉偉

從來腕底格高超,一畫如山亦似簫。

多少其間名利客,愛君卻不愛逍遙。

20140518

書法家趙玉芬

走筆如風新氣度,人間女子有英姿。

吾生不愛胭脂色,自在芬芳草綠時。

20140518

書法家畢德昌

字字觀來有意思,堪成一格覺新奇。

先生卻又心平淡,不羨不誇由任之。

20140518

書法家張兆偉

十載光陰吾與汝,未曾相鬩弟兄乎?

此生筆墨填胸次,寫往寫來流不無。

20140518

畫家王玉美

荷葉田田花細細,氤氳濃淡趣盈盈。

放他一盞池邊水,便有金鱗紙上生。

20140518

畫家高延海

愛卻尋魚筆下求,三分細膩七分謀。

時人若見心思好,到此池邊少放鉤。

20140518

畫家靳承桐

從來寂寞少人行,言是丈夫當縱橫。

隨便看山皆磊落,何由紙上意難平?

20140518

訪學者書法家丁再獻先生

歸來初晤意,輾轉不成眠。

促膝真師範,關心貴學專。

文章星爍爍,肝膽語連連。

幾個青峰仰,天涯咫尺邊!

20140618

贈畫家高德禪

有個痴人愛石頭,三生筆墨度春秋。

新來紙上風光好,春草春花看不休。

20141108

贈書法家周永

再逢恰是初春日,光景無邊欲好時。

別有風流文字里,如山似水兩參差。

20150312

畫家胡晉

林山氣度已稱王,點染如風筆更狂。

君且一揮何得似,風雲呵嘯只平常。

20150428

畫家宋帥

他常紅粉鮮如血,我有青衣淡似雲。

慣雨經風身不變,隨人看後始知君。

20150428

畫家王鋒

望斷春雲嫌花靜,美人顧盼眼波橫。

誰家新出檐前燕,未學發聲先有情。

20150428

畫家董晉

不二山房禪不二,寫字描雲石縱橫。

一載千年何懶問,他間難有此間晴。

20150428

書法家鄒方臣

春中風暖草離離,君子交遊有美姿。

握管胸中三百載,從來紙上是佳詞。

20150428

書法家朱茂剛

寫字何來神技法,先生不語只翻書。

美人多是天然質,善抹胭脂也莫如。

20150428

畫家張文波

先生紙上趣無窮,大斧小刀如快風。

拼個美人研細墨,風流千古在其中。

20150428

畫家沈胄

山若有情山裡風,芳花古樹隱崆峒。

一經秋雨無人問,曾見野僧禪坐中。

20150428

書法家肖洪波

筆是吳刀墨似袍,雄兵百萬手拈毛。

一揮如水波千滾,紙上君能占巨鰲。

20150428

書畫家檀明華

日月光華大佛前,高山低谷照無邊。

紅塵滾滾三千擔,無懼我心橫兩肩。

20150428

書法家延依

有僧頗好道,畫道同書道。

橫豎愈如柴,竹蘭真勝草。

無關月與風,不說惡非好。

明日踏春芳,告雞鳴要早。

20150428

書法家鄒立軍

懷裡有條清水溪,含情脈脈路無迷。

黃鶯時作門前客,來去之間不帶泥。

20150428

書法家蒙曉羽

美人光景一時歌,素手輕描流眼波。

一折動情陳紙筆,尋卿到此寫如何?

20150428

書法家張傑

紙上氤氳半日閑,開窗獨愛對青山。

懶聞山後何模樣,只管吾心兩者間。

20150428

學者鄭鳴謙

明心真態度,文字近天然。

隨意參禪性,回身看大千。

20150428

書法家魏賢成

江山氣度自從容,塊壘全消快意濃。

投筆縱橫瀟洒否,林間寺外裊晨鐘。

20150428

書法家鄭軍

別有風光筆底生,春花夏雨眼前迎。

原來紙上如田地,不計梳禾與架棚。

20150428

書法家鄒國榮

總有低眉菩薩態,偶然回首已成僧。

紅塵經了猶難破,袖手如何說不能。

20150428

書法家杜剛

濃如堅石難容刃,多少精神會一心。

到此尋常成筆墨,原來紙上壘光陰。

20150428

畫家高賢明

松枝愛石頭,且也愛寒流。

萬丈高山上,依然秉性留。

20150428

書法家許鳳奎

君有高情尋自然,不從童稚不參禪。

生來世界須看遍,此後丘山肚裡邊。

20150428

書法家王培煒

君子翩翩詩幾行,寫完懷抱寫情腸。

論當瀟洒如何是,快筆華箋共一觴。

20150428

畫家王鵬

把酒狂歌記舊遊,天邊地下馬同牛。

回身一個丹青手,千種風流禿筆收。

20150428

贈畫家近僧兄

僧亦不言僧,畫中多愛憎。

千年彈指越,一語破禪冰。

有筆江山握,無罝鳥獸能。

如風身與手,萬仞石分崩。

20151201

馮增木先生畫展

當今世上畫人狂,論見寫魚思老莊。

眼底能來千變化,君心料得不尋常。

20151204

題著名畫家李艷先生紫藤圖

紫玉水晶身,藤花勝美人。

已然顏色好,相共此青春。

20160130

題著名畫家李艷先生牡丹圖

曾開一日間,傾國賴君顏。

但使王孫愛,看花不忍還。

20160130

題著名畫家李艷先生山水圖

獨向春山裡,林花隱約中。

我心何浩蕩,大石小船東。

20160130

有思畫家近僧

別後久思君,何當再擬文?

新鮮枝上鳥,老到石間雲。

欲見高明筆,曾經寂寞耘。

俗人多眊矂,不與說紛紜。

20160131

畫家近僧來訪

如刀畫筆走鏗然,心愛可憐無一錢。

且向東山賒小月,為君相照到年年!

20160205

題魏傳忠先生書法

江山如此大,握管獨逍遙。

千載芳菲里,孤寥一紙消!

201603

韓英偉先生畫展觀後即興

一筆明光似鏡磨,亂花深處恐情多。

千番照眼誰能盡,有鳥無言勝大歌!

20160515

贈書法家崔學路先生

書法要天然,時人多俗妍。

袖中空眊矂,手下亂瘋癲。

開口無文字,彎眉愛數錢。

何能靈性里,再使美千年?

20160617

有懷畫家近僧

別後常無事,新來問畫圖。

有評高我眼,存論痛人膚。

一二堪言者,百千可笑乎?

與君多勉勵,隨意筆流珠。

20160703

題李艷畫作

春風吹過萬峰青,行到山前已忘形

認取人家飄渺處,丹青妙手正叮嚀

20161021

畫家近僧禪一兄來訪

自有風流自縱橫,而來二載共浮生。

胸中草莽無佳句,只覺因君意不平。

20161127

訪書法家朱茂剛先生

字依人法方成法,人法從心無法依。

千法一身皆已有,何須身外覓禪機。

20161202

柳子谷先生

子谷先生筆縱橫,真風真氣畫分明。

如眉竹葉如山骨,都向肩邊手底生。

20161203

再寫柳子谷先生

常人作畫於形上,子谷先生卻不同。

眼不求形心手在,山風竹氣味無窮。

20161204

贈畫家韓沛池

前年論寫畫,燕趙客初知。

常記君瀟洒,奔來筆下時。

20170104

訪韓英偉先生

作畫無非團墨活,收收放放意先擒。

何求喚雨呼風手,握管龐然自在心。

20170114

與夔生兄論畫

畫要逍遙須自造,心中有手不慌張。

風來便笑雲來卧,何計光陰短復長。

20170323

贈張公者先生兼闡詩文之重要

讀罷先生詩兩行,覺知高妙筆鏘鏘。

書乎畫也生神采,到底如人不假藏。

20170325

訪老友書法篆刻家張兆偉先生

十三年往複年來,不盡青春白髮哀。

欲問君身無恙否,寮間親植暖花開。

20170420

訪書法家丁再獻先生歸後偶題

一日艱難三日喜,前人文字後人師。

偶能詩外傳新意,把筆同君紙上知。

20170429

杭州訪著名畫家胡晉先生適逢其弟子作品展題贈

畫是什麼字又何?雜心須少氣須多。

今來幾個青春手,抖擻風前十丈波。

20170520

紹興與書法名家朱勇方先生相歡飲

半生文字即吾身,清白如雲覓自新。

心跡原來成墨跡,相逢儘是此間人。

20170522

讀罷朱勇方先生所贈十四本書有懷

觀君作字法天然,水到渠成不問邊。

一度相逢新醉後,月明湖上別離前。

20170628

訪畫家禪一即興

禪來只一應無二,筆下長能有本心。

我自分明如日月,看君紙上滿光陰。

20170605

畫家近僧過濟南約王鍾楊三大兄共聚,日火炙然,汗浹衣背,驅車五十里得與會合

日間如火人如洗,一霎平湖蒸作雲。

欲問君來風雨否?慣於筆下墨氤氳。

20170617

晨讀偶感兼寄畫家王宜濤先生

雜書常讀偶新成,變幻光風屋外明。

不與時人爭好惡,千年誰記此年情。

20170627

讀書法家陳一明先生《眺望智者》

一望山青古剎深,白雲來往萬年喑。

何時新有相逢客,說我閑情一樣心。

20170629

探訪書法家邵一劭先生

詩人合是神仙種,謫到凡間語不同。

一句光明千個月,先生舉手破虛空。

20170706

入伏第一日訪書法家邵一劭先生

新來廢紙有三千,犬嚙飄飛如雪片。

但得一行詩字奇,光陰似火能當扇。

20170712

觀友人朱茂剛先生/鄒方臣先生等書畫展

嘗乞人間無孽錢,粗蔬雜谷計流年。

對君才有非常意,買得清風入畫田。

20170728

近僧兄來濟與在濟朋友觥籌恰值霜降

交往交來歡喜看,霜升霜降兩無私。

醉能笑罵前人鄙,是我天真快意時。

20171023

探訪畫家王宜濤先生兼寄趙月斌先生

先生直指人心久,只有風流可縱橫。

握管蒼茫時在在,一吞玄月吐光明。

20171027

畫家王海明大哥相邀席間即興

藏酒年多宴故人,相逢猶可見天真。

只緣當日如今我,不變鏗鏘處處身。

20171029

訪畫家王宜濤先生歸後

一年何所有?不用假沉吟。

筆墨風流骨,文章寂寞心。

事來能靜氣,情到自言深。

明日思君子,江山橫古今。

20180213

後記:從書籍和網路資料里,我只能找到這些了,或許還有其他,力所不及,請君寬量,呵呵。

高三適,號東坡屋後蛐蛐,自由學者、作家、詩人、書畫家。自十五歲起開始創作詩詞,迄今有《且為佳人乞一晴》、《鳥曾鳴樹》、《舉手花花世界新》、《一身如火燒風雨》、《茲心不變為光明》等詩詞著作十餘部,受邀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大學時創辦中國北社(詩社),影響輻射至日韓、港台等地區。

2016年籌劃創辦高三適文化基金(2017年正式創辦),支持青少年文化事業,兩度聯合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學堂等單位舉辦「孔子杯」唐詩大賽,公益錄製國學講座50部,多次向有關學校、單位捐贈國學書籍,在母校濟北中學設立「高三適藝術特長生獎助學金」,務實深入地推廣正能量學術成果。

擅長書法及大寫意純水墨繪畫,在上海、北京、浙江、山東各地舉辦個人畫展(含聯展)多次,同時捐贈出大部分書畫售賣收入用於公益事業,十三歲時一夜學會「一筆空心字」書法,曾創作《道德經》等長篇作品,成為當時全國年齡最小、書寫最快的書法家。

其主要學術方向為蘇東坡文化研究,目前著力於《新蘇東坡傳》的創作,另外還擔綱了《柳子谷大傳》、《柳子谷詩傳》的主筆人,另外著有《老子愛養魚》等探討著作,受聘孔子基金會等單位擔任專家、講師及文化顧問工作。曾為各類題材及行業捉刀二十餘部作品。


推薦閱讀:

魯美才子執拗琢玉夢,不看市場做自己
劉宇:現實殘酷,動物兇猛,但精神依然美麗
上來就摳細?節,所以你怎麼都畫不好
【婕洛說】J.K.羅琳的失敗和你失敗有啥不一樣?

TAG: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