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薪資,工作還給你提供了一個更重要的東西。

大多數人工作是為了賺錢。如果沒有錢,誰還會去工作呢?躺在家裡睡睡覺、打打遊戲、看看電視劇、刷刷淘寶,多快活。可真實情況卻是: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使你不喜歡,還是得每天硬著頭皮去工作——因為你需要生存。

不過,在我看來,為了生存而工作,絕對是大大低估了「工作」的價值。事實上,「工作」提供的一個更大價值是:一個現實當中已經被認可的問題。

所有的答案,都始於問題。「問題」是所有事情的起因,因此,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我在很多地方都強調過「提問能力」的重要性,「提問題的能力」可以體現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構想。

那麼,誰負責「提問」呢?答案是各個領域的領跑者:比如國家、軍隊、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簡稱兩院)、成功的商業公司、大學裡的領先專業、創業者……所以你會發現,「提問」是一個成為領跑者的很重要的能力。雖然不能說會提問就一定會成為領跑者,但是不會提問的話,一定成為不了領跑者。

——《開始一件陌生的事情,需要哪些能力》

不過很遺憾的是,中國傳統的教育方針只是培養人的專業技能,讓學生作為一個工具去解決現有的問題,卻從來不教育他們如何去發現新的問題。一旦失去了提問的能力,一併失去的,其實是那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獨特理解和構想,同時也失去了那個人對自己的身份認知。

於是,在不能自己提問的情況下,就只能由工作崗位來給普通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問題」:BD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建立更多的商業合作;運營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整個項目運轉得更優良;銷售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賣出更多的商品;財務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公司的賬目事無巨細……

但是,與其說這些崗位的價值是給人們「提供問題」,事實上,它們更重要的作用,其實是在背後提供了一個與這個問題相對應的「身份」

正是因為這個身份,讓普通人對「我是誰」這個艱深的問題,有了一個輕鬆的認知,只要回答「我是XX公司的XXX」就可以了,簡單明了,對吧?

對自我的身份認知大概是大多數人都曾經有過,但是最終都束之高閣的一個思考。之前看過一個紀錄片,講的是一些混血兒對自我的身份認知感到困惑的問題。比如媽媽是中國人,爸爸是英國人,自己又生活在德國。所以我是誰呢?

對這種困惑,我想到一個覺得比較不錯的比喻:每個人都是一個赤身裸體來到這個世界的嬰兒,隨著年紀的增長,需要穿上各種各樣的衣服,以便於被他人識別。這些衣服就是「身份」。

有些衣服叫做「中國人」,有些衣服叫做「日本人」,有些衣服叫做「美國人」;也有些衣服叫做「老師」,有些衣服叫做「工人」,有些衣服叫做「農民」。因為赤身裸體的時候沒有標識,喊不出名字,所以不得不穿上某件「身份」,以便於自我認知。

那些混血兒的身份認知困惑也因此變得一目了然,原因是她的那套衣服上面有些地方用了中國的布料,有些地方用了英國的裁剪,有些地方用了德國的花紋,所以誰也說不好那件衣服到底真正屬於哪個「身份」。

而每一份工作恰恰也提供了這樣一個身份。同時,每一個身份都會有這個身份需要去解決的問題,也許可以稱之為「身份的使命」

當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並且認可了自己的身份之後,那麼所需要做的,就是把這個身份所面對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掉,把這個身份發揚光大。

但是,現實中的情況卻可能是,更多的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份,或者是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之後並不認同,於是就陷入了一種自我蒙蔽的狀態,然後過著一種得過且過的生活。

對於這種狀況,我的建議是:

1.找工作前,先認清某個工作職位的身份,以及這個身份所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然後接受它,並且培養自己對這個身份的認同。

2.或者,你先認清自己的身份,並且梳理出這個身份需要去解決的問題。然後按照這個問題去找到那份工作,甚至去創作出一份工作。

至於「身份」該如何進行認知?已經在《歷史有什麼用?》這篇文章里做了詳細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拉。

最後,留一個有趣的問題給你們:

如果沒有了工作之後,你該如何精簡地向別人介紹你自己呢?

aHR0cDovL2NmLmxpbmd4aTM2MC5jb20vcC9MWEU0c3ppWmtoazFDYVI1P3V0bV9iY2NpZD1MWEV0YzliVnlxWVk= (二維碼自動識別)

參考:

《歷史有什麼用?》

《開始一件陌生的事情,需要那些能力?》

《什麼是做自己?》


推薦閱讀:

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科學證實了靈魂的存在!靈魂會去哪裡?
一即是全,全即是一
Part iv-4:1.3.1 道之象,無極——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眾妙之門,玄
教授特稿丨郁喆雋:「哲學+」的時代 暢想
大衛城哲學錄:生與死

TAG:工作 | 身份 | 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