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哭到底要不要馬上回應?

01

做了媽媽後,常聽人說起一套 「科學理論」:

如果孩子哭,不要立刻安撫,讓他延緩滿足,這樣既不會寵壞寶寶,父母也不必時刻圍著孩子轉,孩子也會慢慢懂得,不能總是靠哭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我想,或許這個理論的出發點,是希望減少新手父母因為孩子終日哭鬧而產生的煩躁。

但關於這個方法,我也實踐過,發現並不湊效

這個 「當孩子哭鬧不要立即安撫,讓他們學會延遲滿足」 的育兒理念,其實是基於心理學上的一個著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

棉花糖實驗,是斯坦福大學的一位教授在上世紀做的實驗,具體如下:

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

來源:斯坦福大學Walter 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心理學經典實驗。

每個孩子面前都擺著一塊棉花糖,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可以馬上吃掉眼前這塊棉花糖,但假如等15分鐘再吃,他們就可以得到第二塊棉花糖。

結果有些孩子馬上把糖吃掉了,有的等待一會兒,得到了第二塊棉花糖。

十幾年後跟蹤發現,當年能夠等待更長時間的孩子長大後的高考成績,最終學術和事業成就,甚至身體健康都更加優秀。

所謂的 「延遲滿足」 能力,就是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剋制慾望,放棄即時享受的誘惑。

於是一些育兒專家得出結論,覺得只要孩子能夠做到「延遲滿足」,未來就一定會成功。而國內外一些競爭激烈的幼兒園,竟採用這個實驗對學生進行測試,以此作為衡量學生潛力的標準之一。

適用範圍

其實「棉花糖實驗」的對象,是來自於斯坦福大學附近的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年齡在4-6歲之間

根據我自己做媽媽的經驗,以及在兒童語言研究中接觸到的眾多小朋友的觀察,我認為「延遲滿足」的做法:

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帶來有價值的人生磨練,但對於3歲以下的小寶寶,並不適用。

02

哈佛大學的兒童發展中心提出過促進兒童和家庭發展的三大原則,其中第一條為:

促進兒童和成人回應關係(responsive relationships)

我們來解讀一下這條原則,它強調的是一個雙向的良好的 「回應關係」。

對兒童來說,與成年人有良好的回應關係有雙重好處,既促進寶寶健康的大腦發育,又能給寶寶提供緩衝保護,以防止極具挑戰性的經歷讓孩子產生有害的應激反應。

對成年人來說,健康的家庭關係也能提升幸福感,情感支持,增強希望和信心,所有這些都是生存和應對突發事件所必需的。

寶寶哭,實際上是在傳遞需求的信號。

而這一條原則,說明了如果一味地放任寶寶哭,不回應的做法在孩子生命初期是不科學的,甚至有危害的。長期如此,會讓寶寶產生不安全感。

這種不安全感可能會他的伴隨一生。在他/她長大後,這種缺陷也不會消失,甚至影響他/她成為一個反應靈敏的父母。

這一點,是有科學依據的:

科學依據

科學家們發現,兒童早期的生活經歷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大腦結構,而且影響了他們基因中所攜帶的發展指令的「翻譯」。

兒童與照顧者的關係,會深刻地影響他們一生的學習能力,行為和健康。 從出生開始,甚至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孩子的成長能力就受到這種親子關係的影響。

當兩者建立一種良好的回應關係時,父母和孩子的需求都會得到滿足,這樣的互動最終幫助孩子們也日後成為健康、反應靈敏的父母。

03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忽視與虐待和貧窮一樣,是兒童成長中的巨大挑戰,會導致個體生理及行為的紊亂,而且是一種持久的影響。

不要小看「忽視」這個行為對孩子的傷害,在孩子小的時候,長時間地用延緩滿足來訓練孩子,會給孩子造成持續的負面影響。

在成年人的輔助下,讓孩子經歷一些可控制的壓力和不確定性,是能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健康的應激反應系統。

但過於頻繁或極端的經歷會對兒童的大腦結構造成傷害 。

所以,當孩子呼喚父母,無論是用哭聲還是語言,如果與你的工作和活動並不衝突,記得給孩子一聲回應,讓他知道你在身邊。

也讓他明白,如果他需要你,你會給他愛和支持。這樣的孩子有怎麼會有恐懼,怎麼會困惑,怎麼會不自信呢?

暢 · 語 · 路

微信公眾號:暢語路 (CYLmks)

視界 · 家庭 · 教育

推薦閱讀:

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怎麼辦?
人如果不能哭,該如何表達自己傷心難過的感覺?
為什麼情緒激動就容易哭?
有沒有一瞬間孤獨到想哭?

TAG:寶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