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之惻隱

我們永遠無法對別人的苦難感同身受,甚至有時對別人的同情也顯得虛假。

悲憫或同情,應該是我們在看到別人經歷苦難時最常見的情感。無論是對於一個家庭、一個地區還是一個國家。看到別人遭受苦難或經歷死亡,或許我們都會說希望他們能逝者安息、生者堅強等等鼓勵之類的話。

然而,更多的時候,我們在看到別人的苦難時,並不是真正的發自內心的同情。而是慶幸自己不是他,慶幸那些災難沒有降臨在自己身上。然後從別人的苦難中尋找自己的幸福。我們一邊在欣賞似的觀看著別人的苦難,一邊又貌似對深處於苦難之中的人深切的同情和憐憫,實則這和幸災樂禍有何差異呢。我們總是在這樣的時候,處在一種幸災樂禍式的幸福中卻渾然不自知。

是的,往往,我們是在從別人的不幸中尋找幸福。從盲人中我們感受著視覺的享受,從殘疾人那裡我們體會著身體健全的幸福。就像那天,似乎如果不是看了一部苦難類的紀錄片,彷彿我們就生活在水生火熱的痛苦之中一樣。這樣的邏輯就是:原來有人比我還不幸啊,我現在的處境比他好,我很幸福!

我想這部紀錄片教育我們的不是去從別人的不幸中體會自己現世的幸福。不,那太卑鄙了。他是教育我們,去體會苦難,用苦難來陶冶自身,然後再冶煉苦難。就像余秋雨筆下的塞萬提斯一樣:「(塞萬提斯)開始冶煉苦難。一個作家,如果吞入多少苦難便吐出多少苦難,總不是大本事,而且這在實際上也放縱了苦難,居然讓它囫圇出入、毫髮無損。塞萬提斯正恰相反,他在無窮無盡的遭遇中摸透苦難的心竅,因此對它既不敬畏也不詛咒,而是凌駕於它的頭上,俯視它的來龍去脈,然後再反躬自問。」

面對不幸,我們常常以幸運者的身份,高高在上的俯視別人的苦難,並對其指指點點,偶爾給予自己那虛假的同情,反而像是為了炫耀似的表現自己的幸運。我們終究沒有經歷過別人所受的苦,不可能對其感同身受。就像《To Live Is Better Than to Die》(《好死不如賴活著》),片中的家庭是不幸的,災難來的緩慢又急促,讓人絕望,但又不急於致人於死地,它慢慢的折磨你,讓你絕望的活著,你只能飽嘗苦難,卻又不能改變。

這部紀錄片,它展現的是社會底層的不幸,揭露了社會晦暗的一角,它給我們的不是豐富的歷史,不是壯美的自然,而是生活的苦難。它不是一場關於幸福的教育,而是讓我們從心靈上經歷苦難的洗禮,然後對苦難產生真正意義上的悲憫和惻隱,它像一把刺痛心靈的劍,直指人心。

2013年6月6日

影片介紹:紀錄片的英文名《 To Live Is Better Than to Die》中文名:《好死不如賴活著》導演: 陳為軍,上映年度: 2003。曾獲2003年聖丹斯電影節世界紀錄片提名、2003年阿姆斯特丹紀錄片電影節最高競賽單元提名、2004年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和2004年英國國家最佳紀錄片獎。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紀錄片《超級工程第二季》?
電影《被遺忘的時光》:白髮蒼蒼的孩子—記得我們愛你!
在紀錄片大全里,馬雲推薦過哪部紀錄片?
003.《棉花》——紀錄片里的平凡故事
《荒野間諜》大火,BBC口碑紀錄片是怎麼做到的?

TAG:紀錄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