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了什麼而喝酒,為了什麼而舉杯

  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孤另另/文

  一大早打開app的時候就看到了一條觸目驚心的新聞——研究生參加導師飯局猝死。在此之前不久,還報道過一女子當伴娘的時候,也是因為喝酒過多而猝死。中國的酒文化,歷史久遠,古代人喝酒,講究的是美酒配佳人,但酒文化發展到現代,就成了一種酒桌上阿諛奉承、逢迎拍馬、鬥智斗勇的工具。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在酒桌上,不惜一切生命代價,也要「把酒言歡」。

  我是一個不喜歡把酒當作一種奉承的工具和手段的人。我記得當時待過的一家公司,每逢到聚會或年終的時候,耳邊就響起了各種與酒有關的論調。主張的是,飯可以隨便吃,但酒卻不能少。領導喜歡看下屬們斗酒的氣氛,斗得越凶,他就越高興。下屬們更是藉此機會,不斷向各個部門的領導以及往後需要合作的領導敬酒,貌似喝的越多,越能表現出自己的忠肝義膽,越能表現出自己的能耐。如果有不善於喝酒的同事,領導們則會讓其他同事激起他的鬥志,儘可能的讓在場的每個人都爛醉如泥,才算是完美落幕。我清晰的記得,有一個新晉的業務部門的同事,為了向領導表示自己的公關能力,立馬喝下了一整瓶紅酒,頓時,全場掌聲如雷,無不拍手叫好。我還見過一些另類的現象,比如:有一些不喝酒的人,居然慫恿其他人喝酒,就好像對方喝了酒,自己就獲得了幸福感。還有一些人,借著酒勁,說一些平常難以啟齒的話,如果對方沒有回應的話,此事就當不了了之。還有一些平常高談論闊的人,因為擔心一言不合就喝酒,只能偃旗息鼓,默不吭聲。所以,每個公司,每個部門都會在幾場酒桌後,誕生幾個酒神、酒聖。往後,這些酒神、酒聖也就逃不過喝酒的命運,不過,他們也喝的自得其樂。朋友圈的酒文化也是如此,只不過少了奉承的酒,多了彼此間的較量。

  對於我這種在外不喜歡喝酒的人,總免不了受到他人異常的眼光和口水。例如:「你身為男人,怎麼不喝酒啊」,「不喝酒,你怎麼交朋友啊」,「喝點酒,對身體也不錯的」,「不喝酒,你怎麼升職啊」,「酒量這麼差,怎麼泡妞啊」等等四面八方的點評。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結論,如今成了勸酒的台詞,可見,酒已經不再是酒,它是一種交際的手段、一種彰顯魅力的風範、一種戀愛的媒介。我不置可否。

  其實,我並不是不喝酒的人。只是我喜歡一個人喝酒,靜靜地品它的甘甜,聞它的香氣、看它的色澤,借著酒意,可以多給自己帶來思考空間上的擴充,或者只是單純的慰藉心靈。我更喜歡有愛人、朋友、至今的陪伴的喝酒,此時的酒,只是單純意義上的酒,不需要介入交際、奉承、競爭的成分;此時的酒,更像是一種佐料,吃了有趣,不吃也罷;此時的酒,更像是一種鮮花,不僅可以喝,還可以看。如此說來,必定又有另一番論調,稱這樣的喝酒方式——裝逼、單調、乏味等等。

  酒如人生,不管你怎麼做,都有人會議論紛紛,但最重要的是,你想過自己的人生,還是他人的人生。

  假如酒能換取前途,那麼,前途只是一種數量。

  假如酒能換來真情,那麼,真情只是一種酒精。

  假如酒能得到愛情,那麼,愛情只是一種泡影。

  假如酒能獲得名聲,那麼,你成得了李杜二人?

  有人在酒里,看到了利;有人在酒里,看到了名;有人在酒里,看到了財;有人在酒里,看到了欲;有人在酒里,看到了敵人;有人在酒里,看到了自己。

  你看到了什麼?

  一個把世界撕得面目全非的公眾號:yuedushare(點擊微信右上角+號,添加朋友),或直接在微信頂部的搜索欄輸入:「悅讀的力量」,看到那個全宇宙最帥的頭像就是我了。

推薦閱讀:

喝酒有什麼危害?低碳可以喝酒嗎?
喝多的男人會幹嘛?
一定要和宜昌人拜把子,讓他帶你豁個酒。

TAG:飲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