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職業=極致的理想,你是那幸運的百分之5嗎?

本文原發於微信公眾號電眼王子潘貳博士(ID:panereye),

1、興趣=職業?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

多少人的專業與工作能做到真正的對口?

多少人興趣愛好可化為自己的職業?

有的人喜歡甜點,總幻想著他日成為甜品師以後可以嘗盡世界各樣高逼格的精緻甜點,奈何其實只喜歡吃並不喜歡做;

有的人喜歡旅遊,總想著全年365天都在旅遊就好啦,成為導遊以後發現景點要去無數次,熟悉的地方根本沒風景;

有的人喜歡設計,但當初那個對藝術充滿無窮幻想與追求的初心已被甲方的「改改改」無盡地摧殘,甚至丟失了藝術設計的底線。

因此現實出現了這樣的警告:千萬別把興趣當為職業,這無疑是把興趣摧毀。

要知道,理想化為現實從來都不易。

貌似做一份與興趣無關痛癢的工作,是在當下更多人的狀態。感覺工作就像個圍城,在裡面的人受夠了它的一切,在外面的人又羨慕得不行。

因此,傳說當中能把興趣化為終生職業並願意用一生時間去經營的人世上只有百分之5。

2、職業=極致的理想?

有人想寫出即漂亮又有深度的文章,堅持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效放棄了,卻不知道那些成熟的寫作者堅持讀了多少書,學了多少文學理論,敲爛了多少鍵盤。

有人想要減肥,熱火朝天地去了健身房幾個月,體重並沒有如自己預料般狂減,於是放棄了,繼續羨慕著別人的馬甲線,小蠻腰,殊不知別人已經堅持健身數年。

荀子《勸學》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你所看到別人的成功,都好像一夜之間。卻不知這不過是她們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極致,厚積到一定的時間,機會來了噴薄而出,發生的質變。

就像毛竹,在它一生中的最初五年里,幾乎觀察不到它的生長,但只要五年一過,他就像施了魔法一樣迅速生長。

毛竹快速生長,完全依賴著它的根系,它前五年看似毫無變化,實際全部用來深深地紮根,最終創造了自己的奇蹟。

當年大明星濱崎步給自己定下了目標:與其一心追求名利,不如用心單純地唱自己喜歡的歌。

她真的就是一心專註地唱歌、練聲,把它們做到了自己的極致。某一天猛然間發現,自己已經是如此出名的歌手了。

人的一生自帶幾萬種可能性,有的人以嘗試為樂,有的人則以專註為樂。專註,是在幾萬種可能性里選擇一種,為之付出心血努力,精益求精,並在過程里體會成就和快樂。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匠人;這種精神,我們稱之為——匠人精神。

最後,興趣=職業=極致的理想,你是那幸運的百分之5嗎?

推薦閱讀:

【職業素養】工作中 你真的有強烈責任心嗎
騰遠的Live:如何成為婚禮策劃師?
到貧民窟追回一百萬欠款
地下城與勇士遊戲暗夜使者可以轉職為哪些職業?
Joe近期的求職總結:事出反常必為妖

TAG:興趣和職業 | 理想 | 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