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都說奶吸吸就有,我為什麼就是沒奶呢?

新手媽媽一定被科普過「奶吸吸就有

但為什麼我的乳房還總是癟癟的,一直沒有脹奶的感覺?

為什麼我的奶水很稀顏色很淡,看上去很沒營養?

為什麼寶寶總是吃不了多少就睡著了,就算吃完奶還會吃手,總感覺他沒吃飽?

為什麼每次擠奶出來的時候,總是只能擠一點點,看別人甚至都能噴出來?

……..

當遭遇這些「哺乳困惑」,原本就是半桶水的新手媽這個時候就很難淡定地相信「奶吸吸就有」這樣質樸的真理。

而且,媽媽往往還是家庭中最了解現代母乳餵養理念的那個人,她一旦產生動搖,那「老公-婆婆-老媽」這對經典的不靠譜組合就會乘虛而入,「要不喂點奶粉?」的建議連帶著壓力會四面八方湧向媽媽。過不了多久,在全家人一致同意下,你的寶寶終於吃上了奶粉。

事實上,媽媽覺得自己奶不夠,是放棄純母乳餵養最大原因

01

然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奶是夠的。

國外研究團隊做過一個調查,他們隨機調查新手媽媽的母乳餵養行為,一邊實際測量她們真實的哺乳量,一邊用心理學量表詢問她們是否覺得自己奶不夠。結果發現,認為自己奶不夠的媽媽,和那些認為自己奶量ok的媽媽,在實際哺乳量方面並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覺得奶不夠,很多時候僅僅只是一種心理感受,並不是真實情況。但這種感受卻會讓媽媽中斷母乳餵養!

那為什麼媽媽會覺得自己奶不夠呢?事實上,對寶寶「關心則亂」的焦慮媽媽,因為無法透過母乳餵養的現象看到本質,所以就容易得出「自己沒奶」的結論。

產後媽媽對寶寶的一切事都格外敏感,對於寶寶吃奶這件事,媽媽也會有自己「用心」的觀察。很多時候,媽媽會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觀察並評估寶寶有沒有吃飽,以及自己奶夠不夠:

第一, 看乳房。乳房是癟的還是脹的?如果是憋的就很緊張,懷疑自己奶不夠。

第二, 看乳汁。乳汁是稠的還是稀的?顏色是淡的還是厚的?如果奶變稀了顏色淡了,媽媽會懷疑是不是奶營養不夠,寶寶吃不飽。

第三, 看擠奶。好不好擠,擠出來多不多?如果擠出來的奶少,媽媽又會懷疑自己沒奶。

第四, 看寶寶。寶寶是不是頻繁哭鬧?會不會吃奶後吃手?是不是吃-睡-停?是不是不愛吃?只要寶寶表現出一點沒慾望的樣子,媽媽就老緊張了。

第五, 最誇張了,看別人家的寶寶(憋笑)。隔壁小王長得胖一點,媽媽就開始懷疑自己奶不夠。

媽媽們就是看著上述這一個個所謂的現象,得出了自己奶不夠的結論。

然而,我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些都是錯誤方法!你被自己弄得緊張兮兮,稍微有點違背生活經驗的情況出現,就自動腦補到「是不是沒奶」上去了!

事實上,除非有乳頭凹陷、乳腺發育障礙等生理性問題,否則哺乳媽媽出現奶不夠的情況是極少數每個媽媽都有充足哺喂自己後代的能力,這是大自然數百萬年進化的結果。只是!你還不知道女人泌乳的能力。

02

不要懷疑,你其實也是「奶牛」!

很多人還是不信,覺得我胸小,肯定奶少;或者人瘦,所以奶少。但在泌乳這件事上,這些幾乎都不影響。

在媽媽孕期的時候,形成乳汁的2種重要激素——催乳素催產素,在媽媽體內快速飆升。在催乳素的作用下,媽媽會覺得自己的乳房迎來了二次發育——乳房更加隆起,乳暈變深擴大,乳頭變大豎起,除了這些外觀的變化之外,更本質的是乳腺在乳房裡面飛速生長。

孕35周以後,媽媽體內催乳素含量達到峰值,乳腺腺泡細胞具備了分泌乳汁的能力。但由於此時媽媽體內的黃體素水平很高,減少了催乳素受體的數量,從而抑制了乳汁的分泌。等到分娩之後,黃體素隨著胎盤排出而迅速下降,乳腺細胞中的催乳素受體大量恢復,乳汁就開始啟動分泌了。

有的媽媽覺得自己產後怎麼沒奶,非常擔心。錯!產後的泌乳產奶,每個媽媽都是慢慢來的,不只是你一個人如此,每個人都是這樣,所以別著急!這是因為分娩後媽媽體內的黃體素水平剛下降,抑制作用剛解除,儘管催乳素水平歷史最高,但催乳素受體的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啊,一般需要1-2天。隨著催乳素受體的不斷增加,乳腺就會開始分泌富含免疫球蛋白和低聚糖的初乳。但初乳的量也是比較少的,所以不要幻想寶寶一出生,你就會瞬間變成一個「噴奶超人」,都是慢慢來的

初乳的泌乳量雖然少,但卻極其珍貴,此時你寶寶的胃也就玻璃珠那麼大,和初乳的產量是完全匹配的,不存在吃不飽的問題。事實上,新生兒出生時是自帶乾糧的(棕色脂肪),可以用來補充能量消耗(扛餓)。而初乳最寶貴的恰恰就是富含免疫球蛋白,這是寶寶來到這個充滿細菌的世界第一時間需要的東西,此時寶寶自己的免疫系統還非常弱雞。隨著棕色脂肪的消耗,新生兒體重會有個下降的過程,這也是正常的,並不是什麼奶不夠的信號。

隨著分娩的結束,媽媽體內基礎的催乳素的水平開始逐漸下降。此時維持泌乳最重要的秘訣就開始生效了——寶寶多吸。是的,你沒有看錯,這麼厲害的泌乳原理就只有4個字,就是寶寶多吸那麼簡單。不需要「大力催奶掌」,不需要「催奶鯽魚湯」,不需要「通乳梨花針」,只要寶寶多吸!

寶寶吸吮媽媽乳頭,乳頭上布滿了神經,神經衝動會閃電般傳給大腦,下丘腦垂體接收到信號之後,就會大量分泌催乳素催產素,使得催乳素和催產素水平脈衝式提高,最多可以瞬間提高10倍之多。催乳素會刺激乳腺細胞分泌乳汁,催產素會刺激乳腺上皮肌肉細胞運動而排出乳汁,兩者作用之下,奶水就不斷匯聚到寶寶嘴裡。在寶寶不斷吸吮的過程中,還會形成一陣陣的奶陣,這便是催乳素、催產素脈衝式分泌的信號。

注意了,很多人覺得奶既然是乳房製造的,覺得沒奶就開始「冤枉」自己的乳房。有些不明真相的媽媽甚至請來不專業的催乳師,暴力催奶,把自己的乳房搞得刑訊逼供現場似的,不是囊腫,就是化膿。這下反而真的沒奶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錯!錯!錯!乳房只是工廠,它還是很勤勉的工廠,真正控制泌乳量多少的是你的大腦。大腦受到寶寶吸吮乳頭的刺激(稱之為弗格森反射或噴乳反射),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你的乳房工廠才開始製造乳汁。所以,分娩界有句名言叫做「生孩子不是兩腿之間,而是兩耳之間的事」,同樣的,「產奶也不是兩乳之間的事,它是兩耳之間的事!

乳房只是在被動執行大腦下丘腦垂體的激素分泌,使勁「作」它做啥咧?事實上,我們的乳房其實是一個無比高效的超級工廠!

03

你有一家超級工廠,你造嗎?

直立行走的人類,不可能像奶牛那樣托著一個巨大的乳竇(奶池)到處走,這得多礙事。所以人類乳房上的乳竇是退化的,我們直接將奶存在乳腺細胞和乳小管內,但是存不了太多,存一點就會脹,就會有脹奶一說。我們的乳房很聰明,只在乳管中存少量的奶來應對寶寶的啼哭,這樣寶寶就能第一時間喝到奶,且不會對直立行走造成負擔。

隨著寶寶開始吮吸,乳頭神經衝動被激活,傳導大腦下丘腦,垂體開始分泌脈衝式的催乳素和催產素,相當於給乳腺車間大量下需求單、下生產指令,乳腺就開始按需生產,全力製造乳汁。寶寶一邊吃奶,乳腺一邊造奶,源源不斷,確保寶寶吃到的都是「鮮奶」!厲害吧,乳房還是個「按需生產」「幾乎零庫存」的智慧工廠咧。

乳汁中含有150多種有效成分,比最昂貴的配方奶還要多3倍以上。我們全身有4000多組基因控制著整個製造過程,稱乳房為最高效的超級工廠一點都不為過。並且這樣的工廠,不用跑去特斯拉找,就在每個媽媽的身體上。

你的乳房工廠產能足得很,只要寶寶持續吸吮,吸吮即下單,下單即生產。你的腦垂體分泌催乳素、催產素是無上限的,你的血液流經乳腺是不停頓的,乳腺細胞搬運吸收血液中的營養成分,合成並製造乳汁的過程也是不會中止的,控制乳汁分泌的4000個基因你一個都不缺,而你居然還在擔心沒奶?而且你還有2隻奶!

04

你的乳房工廠如此彪悍,而你卻還在抱怨沒奶,只有一個原因——沒及時下單,或者下錯單!

寶寶吸得少,工廠接到的訂單不足,空有產能有什麼用。乳房是很聰明的,它會自己判斷寶寶需要多少奶。它會在乳汁中注入一種叫FIL的泌乳回饋性抑制物,是一種特定的蛋白分子,它的作用就相當於打標籤。每次寶寶喝奶的時候,FIL就會排出媽媽體外,被寶寶喝掉。乳房發現FIL變少之後,就知道要產多少奶了,直到FIL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如果你的寶寶吸得比較少,乳汁排出媽媽體內比較少,乳房會自動降低FIL的水平線,它會認為你的寶寶只要這麼多奶就足夠了。如果你的寶寶一段時間內都沒有來吸,乳汁也一直沒有排出,FIL一直淤積在乳房內,乳房就會認為寶寶不需要奶了,也就不再製造乳汁,所以就越產越少,「回奶」了!

反過來,一開始哺乳困難或者奶量少的媽媽,只要堅持寶寶多吸,或者用手擠奶的方式,或者用吸奶器及時排出乳汁,讓乳房覺得乳管中的FIL在減少,訂單還在持續不斷地下,所以我要照這個產量來生產,這樣就能維持甚至提高泌乳量了。寶寶多吸,乳房多排空,乳汁就會旺盛分泌,這就是真理。並且寶寶牌吸奶器是最好的吸奶器。但前提是寶寶銜乳姿勢要對。

寶寶銜乳方式不對,吃奶只吃乳頭不含乳暈,乳頭很快破了,媽媽每次餵奶都疼得嗷嗷叫,疼痛信號蓋過了噴乳信號,催產素催乳素分泌受到抑制。媽媽疼痛、緊張、焦慮、失眠、壓力過大,都會抑制催產素催乳素分泌,這些都是不當下單。

05

回到覺得自己沒奶的話題,這下尷尬了,明明你有乳房這個超級工廠的,怎麼可能沒奶呢!要堅信自己有奶,有哺乳的能力,這是大自然賦予絕大多數女性的天賦。

上文說的,看乳房、看乳汁、看擠奶,看寶寶是否哭鬧、嗜睡等都只是奶水不夠的假象。都是「關心則亂」「焦慮則慌」的你給自己的「沒奶暗示」。

恰恰相反,絕大多數哺乳期女人不僅有奶,還是「奶牛」。如果你還不覺得,那麼就去檢查下自己是否做到了:向自己的乳房及時下單&正確下單,即寶寶有沒有多吸,有沒有正確的吸

那麼正確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吃好的標準是什麼呢?簡單說2條,一看便便,二看生長發育曲線。這2個部分,我們留到下一期再說。

最後的話

知行合一,知的東西太少,行就行不遠;反過來,當媽媽們覺知了更多母乳餵養的知識,我們再遭遇「哺乳挑戰」的時候,也就能更加堅定地做出正確的選擇。

Hi,歡迎你關注我的微信公號:媽咪學多多live(微信平台:Kelly-Page)。

我是蔡祥琛Kelly兩個孩子的媽媽,媽咪學多多高效孕育課堂創始人;國際認證催眠分娩講師、導樂;國際認證母嬰芳療師、國際嬰兒撫觸協會講師。曾經歷十指開全卻轉為剖宮產的分娩曲折,二胎系統接受分娩教育後順利實現剖後順(VBAC),此後進入分娩領域學習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偶遇催眠分娩,其緩痛和療愈效果令人讚歎,結合自然分娩、芳香療法等內容,我對課程進行了整合拓展,希望可以讓媽媽獲得更加豐富、美好的分娩體驗。

分娩是孕育生命的開端,也是女性生命狀態的升華,催眠分娩不僅讓媽媽在分娩中減痛舒適,更為母親在爭取分娩資源、構築家庭生態、支持子女成長、實現自我價值等方面提供更好的狀態和能量。

推薦閱讀:

我的母乳我做主?寶寶不能隨便喂!
為什麼說「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
世界母乳餵養周:十條最強的母乳廣告語你知道幾條?
新手媽媽問題一籮筐:吐奶還是溢奶,傻傻分不清楚。
厭奶之我們之間可能有什麼誤會

TAG:母乳 | 母乳餵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