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微商團隊的未來:規劃自己的產品組合

在我4月3號發布的文章《微商代理路在何方?》中間曾經討論過微商的發展趨勢是團隊作戰。建議團隊應該規劃自己的產品代理組合。其實這一點本來是不言而喻的,傳統的貿易公司無一不是如此。目前大多微商代理日常工作主要只是「推銷」。而當團隊開始規劃自己的產品組合時候才是真正開始經營。以下分享幾個要點,如何開始這份經營。

1.先看清自己

經過一兩年的共同打拚,核心團隊成員之間大多彼此了解。為了下一步的共同發展,首先要釐清團隊的特質。我們團隊成員的組成結構?我們各自的特長是什麼?大家的短板在哪裡?目前團隊的經濟實力如何?我們整個團隊的專業知識覆蓋領域是什麼?興趣愛好領域是什麼?我們整個團隊目前的客戶特徵是什麼樣的?什麼樣的消費水平?我們團隊在客戶心目中的整體形象是什麼樣的?只有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以此為出發,才可以理性地規劃未來產品組合。

開始階段所選產品品類數量不易過多。一定要根據自身團隊的經濟實力和強項來決定。所選代理產品要適應主要客戶覆蓋區域的消費特徵。並且最好所選產品的目標客戶和現有客戶相重合。比如你現在是做海外代購嬰兒奶粉的。那麼增加兒童教育類產品,產後修復類產品,都會是很好的選擇。

2.確定產品組合

理想狀態下當然所有的產品都可以通過微商渠道銷售。但是針對某一種微商模式,就不見得。比如說通用性產品,如冰箱、耐克鞋、雙立人刀,微商沒有辦法跟淘寶和京東去競爭。你也沒有辦法跟傳統固有渠道糖煙酒店去競爭。所以首選銷售非標、特質產品,比如:特殊材質的內衣,稀有原料的功能性化妝品,新型保健品等。一方面這些產品功能獨特,賣點突出,痛點精準,更重要的是利潤空間足以操作。

第二個要注意產品的復購周期組合。不一定所有產品都必須是每日消費的高頻消費品,但是如果組合中都是低頻產品,那麼投入資金的流動性就不夠,客戶和團隊的貿易互動頻次也就低,客戶粘性就會下降,而且還容易影響到團隊的積極性。所以產品組合中最好兼顧快速消費品和相對耐用品。

第三點可以兼顧名牌和非名牌的組合。經過幾年的發展,在微商領域還是培養出一些著名品牌的。其中很多開始進一步穩固培訓,進一步延伸產品線,投入研發提升產品質量,這對整體微商團隊會是很好的一個支撐作用。另外也可以考慮引入一些貨真價低的傳統名牌產品,如名牌服裝。當然這和整個團隊的規模和覆蓋範圍有關。

第四點應該注意產品的生命周期。微商行業裡頭的確出現過一些概念炒作型產品。比如酵素類產品。作為一個學醫出身,本人研究酵素已經好多年了。發現酵素所涉及的問題非常複雜。真正的保健飲用型酵素,安全起見至少要存儲3到5年以上才可以喝。而很多微商刻意炒作酵素的產地和神秘配方,然後拿果蔬榨汁短期發酵,即配即飲,很不負責。

3.確定價格和利潤組合

千萬不要把所有產品的價格、利潤梯度按一個比例設定。產品組合當中,單品高價、中價和低價的都要有。不同的產品利潤額度不一樣。而且為了整個地推效果,產品組合中可以選用一些低價通用產品,並且把這些產品的毛利潤率降為零。這樣對整個產品組合都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作用。新開的超市便利店中的雞蛋價格永遠是最低的;冬天大型超市永遠會限量供應超便宜的大白菜。

說白了,團隊需要做的是重新組合產品;重新制定價格體系。這樣做,哪怕你代理的某名牌有明確的價格要求,都不怕。它的價格按它的價格體系執行,但組合到你獨立代理的其它產品里你就可以重新打包設定價格了。

4.多種玩法組合

電商發展到現在,其實誕生過很多新型玩法。團隊可以階段性的引入一些新的玩法,一方面可以用作促銷手段,第二方面,不斷推出新生事物,對整個團隊的士氣,以及銷售都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比如我們可以季節性團購一些區域的土特產品,再比如我們甚至可以眾籌客戶泰國旅行,還可以搞一些限時閃購、秒殺,接龍紅包等等等等。微商本來完全可以經營成一個很好玩的社區

5.產品加體驗加服務

最好在產品組合中加入一些線下服務、體驗型內容。這樣由於服務和體驗天然的互動屬性,就增加了和客戶接觸的機會,真正可以培養客戶的黏性,並且也可以進一步的了解客戶需求,比如養護類產品可以增加上門服務,上門美顏、美甲。這種類似於增值服務的內容是市場的趨勢。就連著名的海底撈都推出了上門火鍋服務,可見未來的市場競爭會激烈到何種程度。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水平已今非昔比。在國內按照自身的規劃方向尋找到合適的代理產品不困難。微商發展到現在一定要自我進化、自我改變。這種改變,當然可以從一些微商公司發端,但是作為微商代理,我們為什麼不先從自己開始。


推薦閱讀:

Facebook高管重申,我們是科技公司 不是媒體公司你怎麼看?
在互聯網時代,個人隱私保護意識薄弱的我們成了弱勢群體
Prisoner's dilemma: 為什麼理性的抉擇不一定是利益最大化?
大眾營銷之死
軟文寫作方法?

TAG:微商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