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知「天價茶」是個坑,仍有人願意跳進去?

原創 | 義芳君

最近幾天,茶友們閑聚喝茶的開場語又變了:

你被坑了嗎?

被什麼「坑」了?

牛肉啊!

哦!哈!

……

玩笑之餘,牛欄坑肉桂被作為炒作「天價茶」抓了典型,在全國人民面前又「光榮了一把」。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動輒一斤大幾千、上萬,甚至是十幾、二十幾萬的茶葉,的確挺吸睛,也挺奢侈。這喝的哪是茶葉,簡直就是液體黃金了。

這樣的天價茶葉與市場普遍行情差距甚大,許多人並非不知道,甚至他們也清楚茶葉的品質、產量也並非如宣傳上那般「高大上」。

問題在於,為什麼有些人明知道「天價茶」是個巨大的「坑」。現實中,仍有人義無反顧,甚至是懷抱著比中大獎還高興的心情,投懷送抱呢?

譬如:「陝西某礦老闆掏20萬買天價茶當場請清潔工免費喝;3男星1天喝掉20萬天價茶;信陽毛尖推天價茶20萬一斤」等等……

人性使然!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深藏著一顆獵奇、攀比的虛榮心。這種虛榮心外在表現就是撐門面。某種意義上來說,以牛欄坑肉桂、明前龍井等茶葉為代表的高端茶葉,這些茶葉獨特的茶葉品性以及稀缺性,讓它們自帶明星光環,剛好契合了人們對於擁有一般人不容易擁有的東西的那份虛榮心,再加上一些社會潛規則在背後的推波助瀾。

於是,社會上就普遍形成了這樣的一種共識:茶葉越貴,越稀缺,就越代表著尊貴與品味。許多人願意花費重金購買「天價茶」,往往並非出於對茶葉品質的敬仰與熱愛,更多的是看中了這些天價茶葉身上的階級屬性標籤。這也為一些投機商人提供了炒作的社會化土壤。

過度商業化,就像越吹越大的氣泡,遲早有一天是要破裂的。

茶葉是日常飲品,本質上是食品,也是帶有文化屬性的藝術品。讓茶葉回歸平民化,不僅是對於重視茶葉自身技術變革、品種創新、回歸品質等方面的訴求,更重要的在於讓社會回歸「禮輕情意重」的傳統文化範疇,讓真正的茶道精神涵養大眾的一顆平常心。

當然,抵制「天價茶」並不等於一棍子打死「高價茶」。真正品質優異、產量又不多的茶葉,我們應該充分認識並認可其市場價值。例如,2005年,由「御前十八棵」古龍井茶樹採摘製作的百來克龍井賣了將近15萬元。

與此同時,茶葉也是民生產業,是許多地方的支柱性產業,沒有保持一定的高效收益,並保持增長態勢,傳導到生產端,最後打擊的只是茶葉從業者的信心。對於消費者來說,奢求一杯好茶也就只能是空談了。

此外,我們應該看到,茶葉是非標產品,自己花錢買茶,不能說一定能夠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茶葉,我們只能說,「喝對不喝貴」買自己看得懂、喝得懂的茶葉,才能有最好的品飲體驗。

義芳君說茶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茶世界(公眾號:義芳君說茶ID:zpyftea)

聊品茶 |聊文化 |聊生活 |聊健康

喜歡就關注,歡迎分享,轉載請保留出處!


推薦閱讀:

【任煥紅茶山行】茶人不易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喝普洱茶?
1-18
你一定在這家網紅店排過隊:「奈雪の茶」獲數億元融資,成茶飲業首個獨角獸!
2-12

TAG: | 茶葉 | 茶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