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易經應用智慧領導者的條件與修養

易經應用智慧領導者的條件與修養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這裡解釋乾卦九二爻的「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是「君德也」--領導人必須具備的條件與修養。第一要學,「學以聚之」,學問是累積起來的。老子的話「為學日益,為道曰損。」做學問是每天每天慢慢累積起知識來的,修道則什麼都不要,都丟開、知識也不要,學問也不要。做學問則每一件知識都需要,這裡學以聚之,就是要知識淵博,樣樣都懂。「問以辨之」,要好問,到處請教,以能問於不能,這是儒家常常提到的。「寬以居之」,僅有學問還不行,要寬厚,待人接物,胸襟要偉大,包容萬象,不能狹隘,然後「仁以行之」,還要仁慈,學、問、寬、仁,四點一定要做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就是這四德,是領導人應該做到的修養。

度過危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作一個中間的幹部,在一人之下,眾人之上的時候,這種位置最危險,因為上不在天,還沒有到頂,下不在田,對下不能踏實,而上下的一切責任都落在身上,「故乾乾因其時而惕」,所以隨時隨地都在警戒自己,提醒自己,那麼雖危險也可以沒有危險。由此知道,最後的這一階段的解釋,不但告訴我們個人的修養,也告訴我們處世的原則。

無可無不可

「九四重則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九四爻一爻一爻都是陽爻重重而來,陽為剛,重剛又不在中間的位置,偏了。不在天位,不在地位,也不在人位。天、地、人三位都沒有佔到,比方一個青年,大學畢業了,沒有出路,不在社會上做事,這時就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所以或之,或就是疑,是有考慮的餘地。這也是中國隱士的思想,什麼都不佔,換句話說,也類同於神仙處世的境界。

大人的境界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解釋九五爻,突然提出一個「大人」,這大人不得了,偉大得很。這裡有個大問題,也是我的「專利權」,現在告訴大家,幾千年來,大家講《大學》、《中庸》,一提中國文化,好像就只有《大學》、《中庸》,而且很多外面的觀念,把《大學》、《中庸》代表了孔子思想,但事實上《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子作的,和孔子原來的思想稍有不同。《中庸》是子思作的,思想更與孔子的不同。但《大學》思想是哪裡來的?就是《易經》乾卦九五爻這條來的。「大學者,大人之學也」,試看歷代儒家的註解,尤其是朱熹注的「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古禮六歲入小學,十八歲入大學,學做人了,長大了就是大人嗎?到香港還稱警察為大人,他難道懂了《大學》,《大學》的「大人」,實際上是從這裡來的,而《中庸》是從坤卦來的。什麼是「大人」?等於基督教的上帝,佛家的如來,儒家的聖人,道家的神仙。這裡提出來的大人是「與於地合其德」,與天地的德性相合了;「與日月合其明」,同太陽月亮一樣光明;「與四時合其序」,同四時春夏秋冬的程序一樣分明;「與鬼神合其吉凶」,同鬼神一樣變化不測。這樣的大人,除了聖人、上帝、神仙、佛以外,誰能做到?我曾經對一位前清的舉人說笑,我到了大人的境界。而且理學家說得對,人人都是堯、舜,人人都是聖人,說「天地合其德」,我並沒有把地當成天,天就是天,地就是地,豈不「與天地合其德」?說「與日月合其明」,我也沒有把白天當夜晚,也沒有把夜晚當白天;「四時合其序」,冬天我絕對不穿絲織品衣服,夏天絕對不穿皮襖;「與鬼神合其吉凶」,我不敢去的地方,鬼也不敢去。我說老先生們把聖人搞得太莫名其妙了,事實上人人都是聖人。我說聖人的境界本來也很平凡,可是大家都被文字困住了,把聖人推得太高了,犯了「高推聖境」的毛病,把聖人的境界,故意塑造得太高太呆板了,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就是那麼平凡。下面的話可以看到「先天而天弗違」,先於天,在宇宙還沒有開始以前的時候,這個功能是存在的,而「天弗違」--這個天即這個宇宙,開闢了以後,不能夠違背這個先天功能的法則,《易經》的法則,到了有這個世界以後,更不能超出這個法則--人生了就要死,花開了就要落的法則,自然的現象,沒有什麼稀奇;「天弗違」,《易經》告訴我們宇宙的法則,最高的真理,連這個有形的宇宙,都沒有辦法違背這個原理,又何況我們人類!鬼和神也出不了這個法則,後世以這裡的話來比皇帝,那是奉承的話,不必相信。皇帝稱九五,九是到了陽極,五是中正的意思,不是這個九五爻。

推薦閱讀:

易經全文及白話翻譯(完整版)
十分鐘教你快速學會卜卦
《聖經》告訴你一個好名字有多重要
哲學課 | 周易思想與中國文化(課堂札記)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