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打造「產業集聚」

1、平時因工作需要閱讀產業研究或文章或論文,總結出的個人認為的有趣的產業故事,如有侵權,請私信告知。

2、純屬紙上談兵,實地調研不多,專業人士或有專業建議,煩請批評指正,十分歡迎。

3、文章盡量簡潔,力求表達最核心要點,除你我時間都寶貴。

4、如需轉載,請先告知作者。


產業集聚是但凡研究產業的人喜歡掛在嘴邊的話,然而產業集聚的好處並不是被人認知得太全,下邊羅列幾點:

前提設想一副畫面,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上游和下游的企業大量集聚,集聚的原理這裡不贅述。

產業集聚的優勢有6點:

1、下游供貨商因為數量多,有大量的企業在從事一個細分領域的事情,導致上游企業的採購成本大幅度下降,而成本窪地必然會吸引更多上游企業入駐。

2、上游企業有了很多下游供應商的選擇,比如手機總裝企業一般有3家供應商供貨,用以避免單一供貨商情境下導致的「要挾」行為。

3、區域內大量採購和銷售的行為會形成規模經濟,吸引下游供貨商過來本區域展銷,從而降低供貨成本。

4、政府可以更多的做區域內的專業配套設施服務於全產業鏈,而費用平攤到大規模產業里,成本是降低的。比如你為1個工廠蓋一個配套食堂,和為100個工廠蓋一個配套食堂,平攤成本不一樣。

5、區域內產業鏈上的企業以及平行企業的交流關聯多,有助於技術創新的出現。

李郇老師的《產業集群的非正式聯繫及其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以順德家電產業集群為例》對此的闡述十分到位:非正式聯繫包括了衍生企業間技術人員因為私交私底下的技術交流,狹小圈子裡的人才流動帶來的技術流動,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基於長期合作建立的信任而導致的共同研發,以上三點共同推動了順德家電產業在短時間內技術迭代創新,實現產業集聚升級。

6、產業集聚下的競爭濃度導致所有企業必須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使出殺手鐧,尤其是下游供貨商,因此產業集聚會讓產業鏈的專業切分更細,而分工的細化會使質量提升。

產業集聚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的產物,而產業集聚與產業競爭力的強關聯性會隨著時間推移加強。

而有人提出說,產業集聚理論與產業梯度轉移理論似乎相左。因為產業集聚的核心原理仍然是降低產業鏈成本,而產業轉移的成立前提則是區域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過高需尋求轉移。

但以個人粗淺認知,兩者不衝突,當產業集聚對成本的降低效應沒辦法抵消區域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等的抬升時,企業作為對成本極度敏感的組織,自然會決定自己的去留。

所以光有產業集聚,在未來遠遠不夠,如何科學的打造產業集聚的生態,解決產業痛點才是區域方或者產業地產最重要的工作。


推薦閱讀:

圈下「五城一鎮」 華夏幸福要在武漢「搞事情」?
從第二屆中國域名節的成功,看域名的想像力在哪
京冀雙城的默契:未來這七大產業將成風口
大家都在說園區招商難,怎麼解決才是關鍵!

TAG:產業鏈 | 行業 | 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