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技能樹【需求分析】

產品經理技能樹,系列文章 3

文末有本系列其他文章的鏈接

本文中,聊聊我眼中產品經理技能樹的需求分析部分,有些要點是從別人的文章中學習到的,對我很受用,也一起分享給大家。

——————正文——————

做需求分析,首先要明確什麼是需求?

需求分為三種:

  1. 用戶需求(完善功能和體驗)

  2. 產品需求(產品和商業利益)

  3. 項目需求(服務整個項目)

用戶需求是產品最應該重視的點。

產品在服務於用戶的基礎上,尋求商業價值的提升。

我在分析需求的過程中,會依靠一些方法和技巧。如下。

  • 團隊頭腦風暴

  • 市場和競品分析

  • 目標用戶分析(人物模型)

  • 場景法

  • 用戶訪談(觀察+溝通)

  • 需求文檔

  • 人性分析

接下來,我會逐一的聊聊每一種方法。

  • 團隊頭腦風暴

    • 首先明確一點,做產品不該是一言堂,每個人的想法都是有價值的;
    • 當產品本身用戶量不大,或者接觸不到用戶的時候,團隊成員的對於需求的看法可以給產品經理不少啟發;
    • 當產品需求的方向不確定,或者一個新的需求被提出,頭腦風暴往往可以從每個人的角度提出看法,彌補產品經理的思考角度不周全;
    • 思維風暴並不要求每個人提出的觀點一定是正確的,應該鼓勵每個人說出自己的想法;
    • 產品經理在思維風暴中應該引導大家的討論,不該是確認下問題來讓大家回答是或否;
    • 頭腦風暴會議應該是有主題,針對同一主題,大家各自思考,記下自己的思路,然後再自由發言,一上來就說,往往會讓很多人的思路被一人引導。

  • 市場和競品分析

    • 分析產品所在的大市場,但不脫離細分市場;
    • 市場分析是在確定市場需求,而需求來自用戶和產品兩部分;
    • 用戶需求幫助完善產品功能和體驗,為用戶服務;
    • 產品需求是尋求易於被市場接受的付費點或者提升產品商業價值;
    • 分析競品,最好是可以圈定幾款知名的競品,要涉及細分行業的直接競品,也要有大行業中的間接競品;
    • 通過腦圖描繪競品的功能點和功能重心,找到幾款產品中的異同點,思考競品間各自的優勢;
    • 做競品分析,可以先有整體全面的分析,例如從產品定位,目標用戶,主打功能點,核心盈利點,功能結構,視覺交互,運營策略等方面分析;
    • 當你具體分析對比某個需求的時候,就要細化這個需求的核心,從例如產品目的,用戶目的,用戶動作,用戶認知,競品間優勢等方面分析異同;
    • 可以學習借鑒競品的優點,但要多思考如何與競品形成差異性,思考在相似點上如何產生競爭優勢,避免簡單複製競品的功能。

  • 目標用戶分析(人物模型)

    • 在做需求分析之前,產品要有確定的目標用戶人群,也就是你設計的產品是為誰服務的?誰來為你的功能買單?
    • 確定目標人群後,創建一些人物模型,這樣方便你精確分析用戶的行為,動機,環境和關係等;
    • 在描繪人物模型的時候,應依託於產品本身的屬性,找出用戶的行為變數來描述,無需太過詳細,因為描繪的是一群人而不是一個人;
    • 建立多個人物模型去充分滿足目標人群中的多樣性,可以有極端類型的人物模型,可以有反面的人物類型;
    • 設定目標人群和用戶人物模型後,在你分析需求時,你就有了依照,你可以反思這個需求是否被用戶需要;而不是一味加功能去討好所有用戶,那樣反而容易什麼也得不到;
    • 考慮你的人物模型需要什麼,做動作前的動機是什麼,會為什麼動作而付費;
    • 不只是需求分析,之後的交互設計也可以依照人物模型分析。

  • 場景法(敘事)

    • 場景法可以幫助你具象化的了解需求,而其中的關鍵就是敘事——「用人物模型創作故事,讓故事指明用戶滿意的地方」;
    • 想像場景,你的目標用戶在一個什麼樣的時間地點情況下,需要打開你的產品,而你要怎麼讓他在這個場景下更能用,方便,舒服,爽;
    • 想像場景,你的目標用戶在什麼場景下,需要用你的產品,可是你的產品讓他不爽,你要怎麼讓他爽 ;
    • 想像場景,你期待目標用戶在什麼場景下,使用你的產品,做什麼動作,如何引導他完成動作,並讓他感到爽;
    • 結合真實用戶反饋的故事,真實案例的場景,分析用戶在場景中的行為,動機;
    • 用戶量足夠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數據來查看用戶是否在預期場景下達成了你的期待;

  • 用戶訪談(觀察+溝通)

    • 用戶訪談本質是,與目標用戶的交流,觀察用戶在產品中的行為,了解用戶對產品的看法;
    • 用戶訪談可以從他們那裡獲取到信息,例如有什麼未被滿足的需求,對於現有功能的改進看法;
    • A/B測試也是現在用戶訪談中常用的方式,兩種不同的需求實現方式,通過用戶的反饋區分優劣;
    • 用戶訪談需要記住,用戶所說的東西,不一定是對得,很多用戶提出的需求或功能,他自己本身未必真的需要,要有判斷的理解用戶的反饋;
    • 用戶說的東西雖然未必是真的,但用戶的操作行為卻大多是真實的,可以通過觀察行為判斷他是否真的符合產品經理期待的路徑。

  • 人性分析

人性分析是需求分析中,我個人很喜歡的方式,有以下幾種理論參考。

    • 馬斯洛需求理論

      • 如圖,共5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在分析需求的時候,可以試著用需求對應其中的層級來分析需求的重要性,也可以在層級中挖掘新的需求;
    • 七宗罪

      • 七宗罪來源於宗教中批判的人類的原罪,分別為:驕傲、貪婪、迷色、忿怒、嫉妒、貪饕、懶惰;

      • 在分析需求時,試著利用這些對應分析,也有很不錯的效果;
      • 例如,榮譽系統可以被分享到社交網路 是利用了驕傲,一鍵全操作 是利用了懶惰;
    • 用戶體驗層級
      • 依次為:獲得感,歸屬感,參與感,成就感;
      • 新的活動類功能,在分析時,要考慮以上用戶的幾級感受。

以上。

ps:本文僅代表個人的淺顯之見,歡迎指正和溝通交流。

相關:

產品經理的技能樹【總覽】

產品經理技能樹【戰略規劃】


推薦閱讀:

APP評論模塊設計分析
競品分析(閱讀類)
移動產品基礎模塊設計規範之意見反饋

TAG:產品經理 | 用戶需求分析 | 產品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