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賣身為奴只為葬父,竟出現仙女替他贖身——《二十四孝系列》之十:賣身葬父

百善孝為先,傳播孝道,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孝」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倫理思想之一,《二十四孝系列》是元代郭居敬編錄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序而詩之,用訓童蒙,成為宣傳孝道的通俗讀物。

今天分享第十篇:「賣身葬父」

附圖說明:圖文均為個人設計整合,僅用於知識傳播和分享,如有愛好此圖的讀者,歡迎轉發。

  • 原文: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令織縑[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

  • 譯文: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

董永父親在戰亂時期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董永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

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後人有詩讚曰: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

織縑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 感想:

董永的故事代代相傳,以此激勵我們為人要講孝道、要尊老、敬老、孝老。 孝順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們敬佩賣身葬父的董永,給董永的故事增加了仙女相助的美好傳說,更有著名的黃梅戲曲《天仙配》,便是依此創作的。


推薦閱讀:

如果知乎是一所大學,校訓是什麼最好?
211大學新生,當班長和全力學習轉專業該怎麼選擇?
怎麼看待西電通信學院建立官方家長群並群發簡訊要求家長加群的行為?
如何把所看的書和所學的知識內化?
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被動、抑或焦慮抑鬱的家長如何更好與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到安全、在外與回家沒有落差感?

TAG:孝順 | 教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