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月入過萬人數猛增 財務自由是否可以提前實現?

2017年8月30日,摩根士丹利預計人民幣到2018年底將溫和貶值至6.80。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稱,人民幣不會進一步明顯走強,美國今年晚些時候和2018年的加息將對人民幣構成壓力,而由於低迷的通脹率,中國將不願加息。該機構預計美國今年12月會加息一次,明年會加息四次。

但值得欣慰的是,中國人民的薪資水平也出現了上調。但至於上調力度能不能對抗人民幣的貶值強度,這個還沒有看到具體的數字。不過只要工資漲,就都是件好事。

根據我國2005年12月19日國務院公布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到主管稅務機關自行辦理納稅申報。於是,自住申報個稅的人數成了我們反推有多少人月入過萬的數據來源。

上海

2010年全國僅有268.9萬人自主申報個稅,而上海一個城市就超過了40萬人,佔了全國15%左右,上海政府體系的高效和上海人納稅意識之強可見一斑。這個40萬是估計值,因為上海自主申報個稅人數2007年為23.8萬人,2008年為29.2萬人。

到2017年,上海市沒有公布具體有多少人自主申報了個稅,但是總人數應該可以破百萬,高居全國第一位。

青島

青島市共有121792人進行2016年度個稅申報,比上年增加39932人,增長46.99%。這個數字在2014年,還只有6.47萬人,三年增長一倍。

南寧

南寧市共有38174人進行2016年度個稅申報,同比增加10900人,增長44.54%。

長沙

長沙市地稅局共受理2016年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106788人,較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增長高達48.33%。

成都

成都市個稅自主申報人數為22.45萬人,比2016年的12.456萬人猛增80.2%。成都市個稅自主申報人數竟然突破了20萬人,比青島還要高。

蘭州

2017年,蘭州市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人數4.64萬人,同比增加2.8萬人,增長152.90%,申報人數創歷年之最。

武漢

武漢市申報人數是21.67萬人,佔全省自行申報人數的67.85%。在2015年,武漢市申報人數才8.69萬人,2016年才剛剛突破10萬人,2017年就突破了20萬,武漢實現100%的增長。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城市的自主申報數據咱們這邊就不一一贅述了。那月入過萬後,中產階級還會焦慮嗎?

其實,中產階級的焦慮並不是吃不飽、穿不暖,而是財務自由。什麼叫財務自由,八姐在近期倒是看到了一個很好的總結。說是財務自由應該分為9段。

1段:菜場自由。在菜場只要自己願意買哪種菜就買哪種菜,不看菜的價格。

2段:飯店自由。在飯店吃飯只要自己願意去哪個飯店就去哪個飯店,不看飯店的價格。

3段:旅遊自由。只要自己願意去哪裡旅遊就去哪裡,不看旅遊的價格,此為三段財務自由。

4段:汽車自由。只要自己願意選擇買什麼車就買什麼車,不看車子的價格。

5段:學校自由。只要自己願意選擇什麼學校就讀就選擇什麼學校(這主要可能是為子女),不看學校的學費高低及其其他成本。

6段:工作自由。只要自己願意選擇什麼工作就選擇什麼工作,沒有這個工作就自己創造一個這樣的崗位,不計較這個工作是否能賺錢。

7段:看病自由。只要能看好病不計較醫療費的高低。

8段:房子自由。只要自己願意買什麼房子就買什麼房子,不計較房價的高低。

9段:國籍自由。自己願意選擇哪個國家作為國籍就哪個國家,不計較成本高低。

八姐認為,中產階級的焦慮主要是因為把這9段的順序給搞亂了。比如,工作還沒有自由呢,就買了房,貸了款,還想著給孩子找名校,堅持什麼一年至少玩三個國家的理論,同時又跟自己說一定要存夠錢移民。就這樣的想法,你不焦慮誰焦慮呢!

但是,如果真的按部就班的跟著這9段走,那估計修鍊到第9段的時候,已經七老八十了。到那時候,錢真的是你最想要的嗎?

所以橫豎都是有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情況就算初步達到財務自由了呢?

一、 做的工作是自己感興趣的

大部分的人在工作初期都會對薪資數額非常敏感,那是因為需要錢用。但這種狀態必須有一個心理預期,就是什麼時候是個頭的問題。並在出現可能性的情況下,及時的轉換,去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比如,巴菲特的興趣是「發現被低估的價值」,於是他選擇了炒股,還專門選擇他覺得非常有價值的股票,然後一等等上好多年。十年如一日地重複閱讀枯燥的數字和報表,而很少關注股價。我們很多人投資就是直接沖著「錢」去的,什麼商業模式和價值分析並不是興趣所在,最終的結果卻離「錢」越來越遠。

二、有保持財產性收入的凈現金流入

除了工資收入外,財產性收入是達到財務自由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即保證不工作的時候也有凈現金流入。財產性收入可以來自:房租、股票紅利、債券利息。財產性收入中一個重要概念是:凈現金流入。有的人可能擁有不少物業,但每個月下來收入的租金還不夠覆蓋銀行的按揭供款,現金流是負數。像這樣的資產在財務負債表上是一個「債務」,而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資產」。作為一個企業的股東也是一樣,如果每年從這個企業分不到紅利,而只是不斷地追加投資,那這份股權也很可能是一個「債務」。

當然,還有很多人提出了凈資產的理論。八姐認為那是高凈值人群的事情,而那些人已經是財務自由,所以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

換句話說,財務自由是否可以提前實現的關鍵不在於你的工資是否過萬,而在於你是否同時擁有保持財產性收入的正向現金流。之前有一個很有名的段子不是說,你焦慮的原因在於月入3萬的姿勢不對。如果月入1萬,另外有4套房子收租金2萬,你肯定不會焦慮。


推薦閱讀:

國家為什麼要在年終獎的收稅計算時一直沿用低級錯誤的計算方法?
你這麼拼,年薪依然這麼低,是因為你目標太多,不聚焦
關於美國學區房的疑惑?
醫生真的賺錢嗎?
移民澳洲能賺多少錢?哪個行業最高薪? 「大數據」告訴你!

TAG: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