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的學術為啥這麼爛?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上個世紀90年代之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的學術研究得到了巨大的資金支持和資源配置,在政府和科研部門大規模投入的情況下,中國的科學研究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階段,學術論文數量成持續性增長,2015年中國SCI論文數量達到24.9萬篇,逐步接近美國的產出規模,相當於美國同期論文量的77.9%, 位於世界第2位。

這種持續增長表明中國科研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是,規模的擴張終究會受到有限資源的制約, 雖然研究在數量產出上獲得大豐收,但為什麼公認的、有分量的一流成果卻與投入嚴重不成比例?為什麼中國的學術至今無法站在世界的前沿?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學術研究一個重要環節是學術評價體制,評價體制會引導研究人員的發展方向。就從醫學這個學科來說吧,無論是醫學類高校,還是一些醫學職業型學校,又或者是醫院,學校是否優秀,教師是否能夠升等,醫生是否能夠晉陞,科研成績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標,甚至沒有之一。老師的教學可以馬虎,醫生醫療技術可以一般,但只要有相當多的論文發表,便一俊遮百丑。

不管是高校對老師的年度考核,還是醫院對醫生的晉陞考核,都有嚴格的論文指標,而一個大學或者醫院每年的論文發表篇數,都影響到從官方和民間的各種排行耪的位置,是領導政績工程的核心部分。於是千軍萬馬寫論文、拼數量,就像大躍進時期的全民大鍊鋼鐵,產量是最重要的,而質量如何,倒是其次的。同時,以量化考核為中心的學術評價體制,特別重視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的獲得,一個學者的學術能力強不強,能不能晉陞職稱,有沒有主持的課題項目也成為重要的學術衡量指標。

基於這種評價體制,中國的學術研究規模開始大幅度增長,但是研究效率還趕不上發達國家的水平,只有提升科研效率才可以擺脫有限資源的限制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提升科研效率中國科研水平才可以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這幾年各大科研院所開始重視論文的發表質量,以SCI論文為統計對象,將發表高影響因子SCI論文作為進入國際學術前沿的標誌,給予特別的獎勵。於是,所謂的好論文,只是看其在什麼刊物發表,有多少影響因子,只要是發表在國外權威期刊的,就能得到國家、省部級和學校的獎勵,於是又形成了新的極端評價體制。

今日中國的學術研究弊端在於,一線科研工作者的工資收入偏低,維持和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的物質性條件一部分要靠爭取項目獲得變通性補貼。學者注重的是投入/產生的效益比,即如何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收益,如何以最捷徑的方式完成項目,而個人研究的旨趣、創新、突破倒是退而其次了。任何學術的創新都是一項有風險的事業,創新越大,風險也就越大。然而,如今的項目評價機制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於是學者們紛紛選擇那些四平八穩、包賺不輸的平庸選題,很多拿了很多經費的項目出不了精品也就毫不奇怪了,這對國家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也是在揮霍納稅人的錢。

在當今學術界,比如醫學學科,很多醫院對醫生晉陞制定了硬性的學術評價指標,很多臨床醫生由於這種過度的晉陞壓力和生存競爭,使得很多醫生忙於應付晉陞的科研量化指標,大量生產達到發表及格線的短平快論文,沒有閑暇和耐心認真做科研,細細打磨學術精品,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醫生論文撤稿事件也是因為當前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導致的。而老一輩的學術大咖經常告誡後一輩:要做大學問,就要耐得住寂寞,厚積薄發,養成大氣。一有心得就發文章,氣散能盡,成不了大學問。然而,如今的學術科研工作者幾年不發文章,連飯碗都成問題。

要創造一流的學術成果,核心是尊重學術。所謂尊重,不僅是科研單位為學者提供體面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更要緊的是尊重其學術與人格的尊嚴。學者的內在人性有複雜的雙重性格,一方面與普通人無異,有趨利避害的惰性,另一方面,由於其從本科到博士長達十多年的專業訓練,使得他對學術多少有一點超越功利的內在興趣。一個好的學術評價制度,可以幫助學者克服自身的惰性和功利性,將其對學術的內在興趣激發出來,成為可持續的研究動力。而一個不好的評估體制,要麼是干好乾壞一個樣,縱容懶漢,要麼是逼迫人人都成為功利之徒,而失去學術的內在興趣。學術評價體制改革的核心,不是激發教師追名逐利的外在競爭動力,而是如何保護和發掘他們的內在學術興趣。是興趣、而非功利才是創新之母。 

除了學術評價體制,學術知識共享也是學術研究的重要環節,當前中國很多有價值的學術知識只在封閉的區域內小範圍傳播,而且大部分只是在研究機構內部傳播,這不僅會造成學術壟斷,也會影響有價值的知識去創造更大的價值。很多剛剛接觸學術科研的人,除了上級的指導,無法從其他渠道獲取對自己有用的學術知識和技能,成長速度很慢,而一旦上手困難,又會造成退縮心理,持續下去就會對學術自然而然產生厭噁心理,這樣下去,很多有潛力的學術人才就會被埋沒。

作為一線科研工作者,我們學術咖團隊希望通過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改變當前中國學術界這種亞健康的狀態,助力中國學術改革,促進學術知識共享,幫助建立以學術共同體為主體的內在價值尺度和評價機制,使每一個學者都從內心真正的愛上學術,有興趣、有耐心、有能力去打造更多的學術精品,如此中國學術方能回歸其本來的意義,有復興之希望與可能。


推薦閱讀:

明明知道領導的要求不符合規範,是按領導的意思做事,還是按規範做事?
寫論文如何找到一個好問題?
在化學研究中,你都見過哪些「還有這種操作」的神操作?
苦惱如何讓自己的科研獲得資助?這場沙龍或許可以幫你
有那些看著沒什麼用,實際上真沒什麼用的科研成果?

TAG:學術 | 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