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的經濟意義淺析

2014年到今年年初,中國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RMBCoin)研究從理論走到了系統實踐。有消息稱:今年央行將推出數字貨幣的DEMO版,由此可知,發行數字貨幣可能是年內央行重點工作之一。這張表顯示了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發展進程的重要節點。

序號

時間

事件概述

1

2014年

央行成立發行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

2

2015年

央行形成數字貨幣系列研究報告,就發行數字貨幣原型方案完成兩輪修訂

3

2016年1月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明確了央行探索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意義和戰略目標,這也是全球中央銀行就法定數字貨幣的首次公開發聲

4

2016年初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接受《財新周刊》專訪時曾透露,人民銀行深入研究了數字貨幣涉及的其他相關技術,比如區塊鏈技術、移動支付、可信可控雲計算、密碼演算法、安全晶元等;他還表示,未來實體貨幣和數字貨幣有可能會長期共存。

5

2016年7月

央行啟動了基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數字票據交易平台原型研發工作,藉助數字票據交易平台驗證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研究所主要牽頭負責底層區塊鏈平台以及數字貨幣系統票交所分節點的研發任務

6

2016年11月

央行官網發布央行直屬單位2017年度人員招聘崗位信息,招募數字貨幣專業人士

7

2017年初

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台已測試成功,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已在該平台試運行,包括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網路銀行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均參與了該平台的測試運行工作

8

2016年底至2017年初

《中國金融》密集發表了近20篇來自央行各部門的文章,從監管、法律、發行、技術等多個領域對央行數字貨幣進行了研討

表一 央行數字貨幣發展的關鍵里程碑

這些消息都在證明:央行數字貨幣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演練、部署、總結過程中。有消息稱:未來2-3年內,中國央行將成為全球第一批發行數字貨幣的央行。本文主要從數字貨幣對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展開闡述,其對商業銀行業務和技術平台的影響將另文介紹。需要說明的是:區塊鏈技術只是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選擇之一,所以本文也不涉及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

在既往報告中,央行相關人士對央行數字貨幣的作用提出了如下幾點:1、降低傳統紙幣製造和流通成本;2、強化央行反欺詐、反洗錢、反假幣等職能;3、固化單位和個人稅基;4、加強貨幣總量與貨幣流向的控制力;5、打造全新的支付體系,助力普惠金融;6、建設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從這六點定位不難看出,央行對數字貨幣的考慮更多是以強化監管、便利支付、降低成本作為出發點。

數字貨幣作為一種貨幣形態,央行顯然同樣也有著經濟意義上的考慮:

(1) 數字貨幣是央行調整貨幣供給總量的重要工具

央行數字貨幣的定位,是數字貨幣是否影響貨幣總量的一項重要因素。

如果將央行數字貨幣僅僅定位為電子現金,那麼它對貨幣總量的影響不大。這時,央行數字貨幣僅僅是紙幣的電子化,其鑄造、流通、使用環節與紙幣完全相同。在「央行---商業銀行」二元發行體制不改變的前提下,央行數字貨幣是更豐富和更便捷的支付工具,僅此而已。

如果將央行數字貨幣定位為一種新的貨幣,和銀行存款具有同等地位的話,央行數字貨幣將對社會貨幣總量產生較大影響。正如英格蘭銀行副行長本?布勞德本特在其題為「中央銀行與數字貨幣」的演講中所提到的,如果央行負債表擴大至企業和家庭,中央銀行數字貨幣賬戶與銀行存款賬戶越相似,所產生的銀行存款流失的問題就會變得越嚴重。這可能引發更多的貨幣需求,從而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制定依據和社會貨幣總量。

央行數字貨幣對貨幣總量的影響還取決於數字貨幣與現金的兌換比例。如果兌換比例為1:1,數字貨幣就僅僅是電子化現金,那麼顯然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不會影響到貨幣供給總量;如果兌換比例為1:N,央行數字貨幣實際成為控制貨幣供給總量、進而控制通脹的工具之一;如果央行可以適時調整兌換比例,則隨著數字貨幣推廣範圍的不斷擴大,央行數字貨幣將成為抑制通脹和傳導貨幣價格的重要工具。

(2) 央行數字貨幣大幅提升貨幣價格工具的調節作用

按照目前央行的解讀,數據貨幣仍將遵守目前使用的二元發行機制。

圖一 央行數字貨幣發行機制

推行央行數字貨幣前,央行和商業銀行一起對市場貨幣價格施加影響。推行央行數字貨幣後,央行作為最終結算單位的地位大為強化,實際成為貨幣市場中所有交易者的唯一對手盤。貨幣的定價流程大幅縮短,貨幣的定價機制更加透明,貨幣的定價標準更加清晰,從而大幅提升貨幣價格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數字貨幣的一項顯著特徵是可追溯性。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後,跟蹤貨幣流向、描述數字貨幣流向圖第一次成為可能,這不僅幫助央行掌握貨幣流向、控制貨幣流通節點提供強有力的幫助,更能讓央行隨時跟進貨幣價格的傳導過程,完善價格傳導機制,進而加強貨幣價格槓桿對社會經濟總量的影響。

(3) 支付體系,尤其是支付通道的末端企業將受到很大衝擊

不論央行最終怎樣定位數字貨幣的地位、是否採用區塊鏈等分散式技術,央行數字貨幣都將深刻影響貨幣的支付體系。

圖二 央行數字貨幣的「兩庫三中心」架構

從上圖可以看出,央行數字貨幣將重構支付通道。在支付通道的末端,央行數字貨幣將對商業銀行的銀行卡業務和金融市場中第三方支付產業產生直接影響。如果最終採用區塊鏈技術作為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落地平台,那麼數字貨幣還將直接影響銀行內大額支付類相關IT系統。

(4) 央行數字貨幣使存款保險制度受到挑戰,並可能影響現行的存款備付金制度

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單位是央行,是國家背書,沒有兌付風險,所以沒有存款保險的需求,存款保險制度必將隨之調整。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前,銀行破產時的承兌風險部分由央行承擔,央行保證每家銀行、每名客戶名下賬戶餘額在50萬存款內的存款不受損失。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後,數字貨幣的承兌單位是中央銀行,可能考慮實現數字貨幣餘額足額兌付。

央行數字貨幣還可能影響到現有的存款備付金制度,這取決於央行對數據貨幣的定位和兌換比例。如果央行數字貨幣的定位是一種新的貨幣,由於數字貨幣的承兌單位為中央銀行,發行、流通、監管、保障、回籠全部由中央銀行承擔和管理,商業銀行僅僅是貨幣流通的一個節點,所以是否還需要商業銀行繳納數字貨幣部分的存款備付金,需要深入研討。這尤其對央行貨幣供給總量和社會貨幣乘數有重大影響。

(5) 央行率先發行數字貨幣是爭取國際數字貨幣的定價權的必備條件,也是特里芬難題的解決手段之一

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在其《黃金與美元危機——自由兌換的未來》一書中提出「由於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雖然取得了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但是各國為了發展國際貿易,必須用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澱,對美國來說就會發生長期貿易逆差;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核心的前提是必須保持美元幣值穩定與堅挺,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長期貿易順差國。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個悖論。」這一內在矛盾稱為「特里芬難題(Triffin Dilemma)」。特里芬難題適用於所有國家,它是貨幣國際化後必然遇到的棘手問題。中國正處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也同樣會面臨特里芬難題。

央行數字貨幣解決特里芬難題的方法,與IMF的SDR提款權設計完全一致:通過推行一種國際化貨幣解決國際貿易中的特里芬難題。顯而易見,哪家央行能夠最先成為全球化數字貨幣標準的制定者和參與者,哪個國家就將在國際貿易中獲得最有利的位置。如果中國央行在全球首先發行數字貨幣,並參與甚至領導全球數字貨幣標準的建設過程,必然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確立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領先地位。

(6)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將重構國內信用基礎體系

國內信用風險的重要成因之一是借貸雙方的資產信息不對稱,貸款人無法實時跟蹤借款人持有的資產價值變更信息,進而無法保證貸款人的資金安全。比如,借款人在多家金融機構的存款總額、借款人沒有存放在金融機構的現金總額、借款人的外債總額等信息,如果借款人不告知貸款人,貸款人無從查起,且目前央行也沒有合適的工具來掌握借款人的負債信息。如果借款人的負債信息能夠像央行徵信報告一樣公開透明,且讓貸款人能夠隨時可跟蹤可查詢,那麼發生信用風險的概率會大大降低。

數字貨幣天然保有詳細的流通痕迹,央行數字貨幣當然也是央行跟蹤轄內所有交易信息的最佳途徑。如果它和央行徵信報告一起,組成權威性的借款人信用報告,將大大緩解信用風險,甚至可能會重構全社會的信用基礎體系,其價值不可預估。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風控。

央行數字貨幣的經濟優勢很明顯,其特有的風險也很明顯。除法律風險外,央行數字貨幣的主要風險來自技術風險,筆者將另文分析。


推薦閱讀:

可以購買比特幣渠道的整理(包括以太幣等其他虛擬貨幣)持續更新中
門羅幣(Monero)公告 - 拒絕礦霸,拒絕密鑰重複使用!
幣圈騙局揭秘3:假tele【grUm】網站售賣的gram幣,冒充telegram已完成ICO的TON。
2018年2月11日市場淺見:我也說不準,於是開空了
PE Chain正在被應用於私有股權登記轉讓

TAG:虛擬貨幣 | 貨幣政策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