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聊聊塑料姐妹花

語言文字真的是非常的奧妙,隨著文化和人們欣賞品味的變化,人們總是能夠創造出很多新奇的辭彙,把中心思想集中在這幾個單詞身上,卻又讓人找不到再合適的比喻。像我知道的有「佛系青年」「尬聊」「diss」"塑料姐妹花」「比心」等等,非常非常多,這些詞語也統稱為網路詞語。

今天其實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塑料姐妹花」,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塑料姐妹花的意思,它是形容閨蜜之間的情誼像塑料花一樣表面永不凋謝,實則內心勾心鬥角,可能看起來親密無間的倆人其實私下說翻臉就翻臉。人在江湖飄,出來混不容易呀,哈哈哈。

其實能夠造成這種塑料姐妹花的深層原因,我覺得有羨慕嫉妒恨的成分。表面上看似其樂融融,彼此分享,但是不知道其中的哪一位就會產生羨慕的心理,羨慕之餘自己又得不到,得不到就會產生嫉妒甚至是不屑一顧的心態,這種心態就會影響彼此的友誼,而往往這種心態大家都不會表露出來,等到時機一到,找准機會「坑」對方一把。

越是關係好的人,越要避免去同時做富有競爭意義的活動,因為彼此的互相了解,當其中一方獲勝,另一方失利,失利的一方心理難免會有不平衡感、不公平感。

我最近又重新開始看《流星花園》,杉菜和李真在學校是好朋友,或許因為她們都是貴族學校裡面的貧窮學生,讓她們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當道明寺喜歡杉菜的時候,李真就會出現嫉妒恨的心態。「憑什麼大家都是貧困生,我還那麼努力學習,年年拿獎學金,憑什麼道明寺就喜歡你,不喜歡我?!」這是李真心理的想法,雖然她也拿杉菜當好朋友,但是由於她的嫉妒心在作怪,所以在有機會的情況下也會去陷害杉菜。

並不是只有女生之間會出現塑料情誼,男生同樣會有。因為我們都是感情動物,我們有思想、有情感,我們看似平等,有同樣的樣貌特徵、同樣的身軀,但是卻又如此不同,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家境、不同的父母、不同的教育,都造就了不同的我們。俗話說的好,人比人氣死人,在和別人的相處過程中,如果一直帶著攀比的心理去交往,那麼你不會在任何一段關係中體驗到愉快滿足的感覺。

如果你經常有攀比心理,經常會嫉妒別人,不要急著去找解決辦法,尋找什麼好的建議,大道理人人都懂,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喝下去。急於找到解決辦法,不如先去找找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心理,你可以去看一些書為自己提供線索,你也可以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幫你去尋找答案。這就好像是當你發燒了,你總得需要去了解一下,什麼原因導致的發燒就要針對性的喝什麼葯,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是葯就喝。

任何問題,都要先找原因,才能知道該怎麼去做。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你問諮詢師「我很自卑,怎樣才能讓我自信?」「我害怕別人能力比我強,害怕被別人比下去,怎樣才能解決?」等這些問題的時候,諮詢師都會先問你其他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該如何去做,只有你自己知道,諮詢師只是在幫助你全面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公眾號:愛之源心理諮詢室

推薦閱讀:

和喜歡的人聊天緊張了怎麼辦?
資源多人脈廣卻最不成功,社交型人格如何價值最大化?
和不熟悉的同事吃飯應該聊些什麼話題?
大s徐熙媛想炫耀成績為何被打臉?
回家吃飯是一種什麼感覺?

TAG:個人心理諮詢 | 認知心理學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