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何為蒙氏教育敏感期?家長如何協助幼兒把握其敏感期?

蒙氏教育中的敏感期是指在生命發展的某一階段,幼兒對於環境中的某一事物有著強烈的吸收能力或興趣,而這些情形的發生皆源自於幼兒內在的需求。敏感力是一種暫時的傾向,有助於獲得一種特殊能力,一旦此種能力或特性獲得之後,這種特殊的敏感力就消失了,替代的規則是對另一種事物的敏感力。今天,跨世紀小編就結合跨世紀探索蒙氏教育26年經驗,向大家分享,作為家長,該如何協助幼兒把握其敏感期。

0-6歲幼兒較為明顯的敏感期如下列所述:

秩序的敏感期

兒童秩序感的敏感力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就出現,並且一直持續到第二年。此敏感期的特有現象是幼兒對每一物品或人都有其特定的位置或定義;這些特定的位置和定義來自於幼兒的第一印象,如果此第一印象改變了,幼兒就會變得煩躁、不安。因此,家長應協助幼兒養成固定的作息時間,此外,物品的擺設亦應有固定的位置。2-3歲的幼兒會有失序現象,如果2歲以前能培養幼兒的秩序感,則失序的現象便會降低,待幼兒過了這段時期之後,又回重拾秩序感。

以感官探索世界的敏感期

幼兒常以其雙手和舌頭來探索周遭的環境。大約一歲半的成熟學步兒對周遭環境充滿興趣,此刻他能輕易轉動自己的身體,因此更容易主動嘗試,滿足其好奇心。這時,家長應盡量給予幼兒自由嘗試的機會,讓幼兒善用五官的刺激。比如:大人可以反覆告訴幼兒各類事物的正確名稱,這樣當他自己能夠說話時,加上先前累積的經驗,便能清楚地記住名稱。如此,不但增加了幼兒的辭彙,也協助他建立語言能力。

行走的敏感期

幼兒以爬行來探索世界到逐漸可以自由行走,來了解周遭環境的整個過程,蒙特梭利博士將之比喻為幼兒的第二次誕生,即幼兒從一個不能自助的人變成一個主動的人。

在此敏感期中,幼兒有著非常強烈的自我行走慾望,經常想掙脫父母的懷抱下來行走。因此家長應滿足其慾望,如果幼兒在此敏感期未能獲得滿足,則日後幼兒將不易走穩,而且也不太願意走路。

觀察細緻事物的敏感期

此敏感期通常出現在一歲半到四歲半左右,在這段時間內,幼兒對於大自然中的小事物特別感興趣。例如媽媽帶著幼兒在馬路上行走,幼兒突然趴在路旁觀看蟻群行進的路線,而不願意繼續前進。

幼兒也非常喜歡在沙堆中找尋東西,常會發現一些大人們從未見過的小東西。若是大人們能給予幼兒觀察細微事物的機會,不以骯髒為借口來阻礙幼兒的探索慾望,將有助於幼兒發展精細的觀察力及培養其長久的心度。

產生社會意識的敏感期

從我們的觀察中,不難發現幼兒是從自己玩(以自我為中心),過渡到看別人玩(意識到他人),到最後與他人同樂。在此過程中,幼兒漸漸了解周遭環境,除了自己還有其他人的存在。

為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應讓幼兒多與他人接觸。父母可邀請年齡相近的小朋友到家裡來玩,或允許自己的孩子到朋友家玩。幼兒在與同伴相處的機會中,較容易學習溝通的技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達到社會化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敏感期,皆由於幼兒具有特殊的內在活力,它能使幼兒以驚人的方式和重複練習的特性,自然地達到敏感期的特質。但是,如果幼兒在過程中遇到障礙,他的心裡便會產生紊亂的感受而缺乏自信。受到阻礙的前次經驗,也可能影響到下次敏感期的學習能力。

通常,在特定的敏感期中,學習的能力是事半功倍;但是,一旦錯過了此敏感期,學習的效果則是事倍功半。因此,跨世紀教育提醒家長應該尊重幼兒生命的自然成長,在敏感期的過程中,充分給予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讓孩子的敏感力充分獲得滿足,以奠定未來良好的發展基礎。

 想要做高端 高品質幼兒園並且想要讓自己的幼兒園成為當地最好,質量最好的,可以百度「跨世紀教育」詳細了解一下。

跨世紀幼兒園加盟官方網址:www.ksjjy.com

全國加盟免費諮詢熱線:400-0123-869

推薦閱讀:

從國外大學園區看優質設施管理
怎麼才能讓孩子愛看書勝過愛看電視?
如何促進觀點的自由交流?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話你到底信不信?
為什麼班主任看不起差學生?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