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系列》之五:嚙指痛心

百善孝為先,傳播孝道,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孝」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倫理思想之一,《二十四孝系列》是元代郭居敬編錄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序而詩之,用訓童蒙,成為宣傳孝道的通俗讀物。

今天分享第五篇:「嚙指痛心」

附圖說明:圖文均為個人設計整合,僅用於知識傳播和分享,如有愛好此圖的讀者,歡迎轉發。

  • 原文: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而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

  • 譯文: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

曾參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

後人有詩讚曰:母指才方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 感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孝子與親人的心是時刻連在一起的,彼有所動,此有所感,彼此相互感應,心心相印,息息相關。這大概就是現代人所謂的心靈感應吧?骨肉至情之深、孝子至孝之誠,由這一故事彰顯出來了。


推薦閱讀: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 GDP 超 4% 有什麼意義?
語言總述篇:孩子的語言發育正常嗎?一篇文章告訴你|兒童敏感期專題
如何寫出一個給自己的十八歲祝福語?
對知乎上某些聲稱「因從小有被父母好好管教,我們不理解熊孩子,因為我們沒熊過。」的說法大家怎麼看?
作為一名寬厚的前輩,你更希望看見怎樣的後生?

TAG:文化 | 孝順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