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睡眠拖延症

直到2017年年末,我還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睡眠拖延症患者,每天凌晨兩點上床,玩手機一直到凌晨四五點,天亮說晚安。

對於我來說,晚睡一直都是個問題,從上學的時候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

書上說,睡眠拖延症是因為心裡有工作、任務沒有完成,內心不願接受這一事實,從而不願入睡;也有的說,睡眠拖延症是對於生活缺乏信心與熱情,不願去面對第二天的到來。我不知道這些研究究竟基於多少數據,但是顯然,我的拖延症原因並不複雜,僅僅是因為享樂

我有很多業餘愛好,電影、小說、漫畫、音樂、練字以及畫畫,它們讓我快樂,讓我能夠放下所有的壓力,忘記惱人的工作以及生活壓力,忘記一切不合實際的理想與情感,沉浸在一個與現實隔絕的世界裡。它們促進了我腦中多巴胺的分泌,並不斷地以正反饋的條件反射,讓我去尋找這種快樂,就像巴普洛夫的狗,一聽到鈴聲就開始興奮並分泌唾液。

而睡眠,被排在了最不要緊的事物之中。

「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我拿著這句話作為晚睡的理由,每天晚上抱著手機不放手,哪怕是已經很困了,依舊不願意閉上眼睛。但顯然我估錯了自己的身體對於睡眠的需求。

有些人每天只需要睡3-4個小時,就能夠保證第二天的精力,比如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以及我的一個朋友。但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我們至少需要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而我大概是更嚴重一些,我至少需要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於是,在我不斷地拖延睡眠之後,導致白天精力不濟、頭痛不止以及工作效率低下。而沒有完成的工作又推到晚上,之後為了獎勵自己,再一次沉浸在手機的享樂世界裡無法自拔。

睡眠拖延症惡性循環

但即使如此,我依舊在不斷尋找著支持我晚睡的證據,比如,晚睡並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又比如,晚睡的人更加聰明之類。

這種科學的說法給了我一個個晚睡的借口,讓我無法對這件事形成正確的判斷,也就無法做出積極的改變。

但其實,我心裡非常清楚,這種生活是不良的。

研究工作時間的理論通常認為,大部分人早上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下午次之,晚上也很普通,但是有一類人,也就是我們這種晚睡型人,上午是起不來的,下午是略帶迷糊的,我們最核心的工作時間其實是晚上。

晚上萬籟俱寂,無人打擾,看起來似乎是一個相當完美的時間,Perfect!

但是,當我曾經試過在早上工作之後,我發現,科學是有道理的。早上工作的效率與精神集中力是任何時間都無法代替的。況且,這個時候也並沒有人來打擾你的工作。

不幸的是,哪怕心裡清楚這一點,但我依舊因為根深蒂固的習慣與對於快樂的追逐,讓晚睡持續進行。

人最難改變的是自己,不論被多少人勸誡過,看過多少理論,不能踏出改變的那一步,就根本沒有用。

2018年,我終於下定決心改變這個問題。採取的措施如下:

  • 戒掉手機癮,戒除網路小說;
  • 將各種會議安排在早上,強迫起床;
  • 合理安排白天工作,將所有事物放在白天處理,不給晚上留空餘;
  • 晚上11點到12點之間必須上床,除非特殊加班情況。

迄今已經到了3月底,我嚴格遵照這幾條執行,已經把生物鐘調整到11點就開始犯困,早上7點自然醒的狀態。

結果么?

早上精力充沛,有更多的空餘時間打掃房間,能更合理地規劃工作與時間。

就我的經驗來看,想要改變晚睡或者其他的惡習,就必須先明確究竟什麼是最重要的東西,健康還是享樂?工作還是休閑?努力還是頹廢?

如果想要的都是前者,那麼就必須要捨棄某些東西,比如網路小說、無聊的電影或者一切娛樂性的事物,將它們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才能讓更加重要的事情被列入計劃。

所有的拖延症大概都是如此而已。


推薦閱讀: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工作,怎麼辦? 3條建議!
來自空虛與反省
什麼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想要建立自信,但不知從何開始嗎?我親身改變自己的實踐方法
「改變」世界,或者讓世界「改變」你

TAG:別讓拖延症毀掉你書籍 | 自我管理 | 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