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車沒房,怎麼追到自己的女神?

前幾天,我在樂哉戀愛微課堂講公開課的時候。

有一個聽課的學員瘋狂的給我發微信,大體不外乎是「沒錢沒房沒車,我要怎麼把女神?」「屌絲如何逆襲?」諸如此類的話。

屌絲逆襲的例子,總是深入人心。

大部分人都有個夢,就是自己也能一樣逆襲,從此走上人生巔峰,出任CEO,贏取白富美。

我個人是非常不喜歡屌絲這個詞的,本來這就是一個貶義詞,用來罵人的話。

如果一個人心甘情願用「屌絲」這個詞自居,說自己是屌絲,不帶有自嘲成分的話,那他是一個低自尊的人。

即使你沒錢不帥,情商又低的時候,都不要覺得自己是屌絲。

因為你有著高自尊,對自己以後的生活有著高的期待。

屌絲心態大多源於對自身的不自信,在你想要變得自信之前,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卑是什麼。

精神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里曾經說過,

人的自卑根源都來源於三個點:身體缺陷,驕縱,忽略。

自卑的定義是什麼?

阿德勒提出:當一個人面對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時候,他無能為力,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時候他所出現的情緒就是自卑。

換句話來說就是:自卑其實只是一種情緒

回頭想想我們的過往經歷,的確在很多場景中也出現過這樣的情緒,

比如:

在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的時候,比如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女生的時候,自己連正眼都不敢看向她,在重要場合中,比如職場中需要上台說話,會變得異常緊張,手心冒汗。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我們用的手機沒有別人的貴,就會不好意思拿出手機來玩。

所有的不自信都是源於你有自卑點。

想要變得自信,那你必須要把這些自卑點一個個的找出來,然後逐個的去掉它們,再不斷的加強,這樣的話你就能夠變得自信起來了。

解決自卑有一個公式:

現實生活與心理預期差距太大——變得自卑——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能改變的——產生優越感——不斷強化——變得自信

有一句流傳的網路語言,說:「貧窮限制我們的想像。」在這句略帶戲謔的話背後,是一個艱難的事實。

在涉及到智商、語言、自控力等方面的心理和認知測試當中,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整體表現都低於同齡人的平均值。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貧窮是壓力產生的主要源頭:比如經濟壓力、學習壓力、交往壓力、世俗觀念的壓力,而這些壓力源會導致焦慮心理、自卑心理、閉鎖心理、抑鬱心理甚至負疚心理。

有錢人家的孩子,由於受到好的教育,有錢打扮,周圍的人願意親近他,所以他不缺朋友,性格也就越樂觀,變得自信,形成了良性的循環。

而另一方面呢,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基因會更差一些,長相會顯得更普通甚至說丑些,在人際交往時,常常周圍沒有幾個朋友,因此也變得更加自卑,懷疑自己,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最後導致階層固化,好的人越活越自在,差的人越活越卑微。

這想必也是很多學員面臨的情況。

但是,一個對夏威夷考艾島698名兒童的追蹤研究發現,並不是每一個貧窮的孩子都有悲慘的未來。

一些孩子擺脫了貧窮的惡性循環,成長為有競爭力的、有自信的成功人士。

這些逃離貧窮惡性循環漩渦的孩子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都具有高自尊。

我們常說女孩不是討好得來的,而是靠高價值展示吸引來的,高價值並不單單是指高富帥,其他比如打架厲害也是,工作努力,對人友好,愛小動物,讀書多,會玩會吃,心胸大,淡定,細心,認真,等等都是高生存價值,要學會,適時,適地,適人,適事,把握的恰到好處才行。

如果你是高富帥,用品質生活和個人修養去吸引女人。

如果不是,做一個有態度、有框架的男人去吸引女人

歡迎大家更多的關注與點贊

作者:喵喵

轉載:微信公眾號:樂哉戀愛

推薦閱讀:

她如同冬日裡的一陣春風,暖了我的心,也暖了我的靈魂
如何打動一個對自己猶豫不決的姑娘?
等你主動的我,等我有空的你
聽說,現在的好女孩都被逼的不會談戀愛了?
為什麼現在找個女朋友這麼難?

TAG:撩妹 | 戀愛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