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男神是帥哥,女神是靚女,玉神是什麼?

說起玉神,對於玉雕行業內的人來說,大多人都有所耳聞,區別在於消息途徑的不同與評價好壞之別。

對於玉雕圈之外的人,看到「玉神」二字,大家更容易聯繫起和神有關的聯想詞:諸如:男神、女神…… 無論如何都是「神」一樣存在的事物。文學愛好者甚至會想到一部名為《玉神》的網路小說。

對於生活在鎮平的人來講,玉神意味著更多:她是一條劃分新老新城區的在馬路;她是一家經營獨山玉雕刻的企業;她是一些玉雕創作者曾經工作、學習、交流過的地方。當然,還有其他諸多可能不為人知的東西。

大家對「玉神」的印象恰似大家對哈姆雷特的看法,各有不同。對於遊走在玉雕圈周邊的小編來說,我對玉神的印象也是多角度、多維度的。但大多數的情況是遠遠地看著,或從坊間聽聞,和玉神有關的種種故事。

2016年的年末,小編受邀參加一場名為「印痕·獨山玉新生代成長研討會」的活動,讓我對玉神有了些許近距離的接觸。這場活動被安置在中國玉雕大師創意園舉行,由鎮平寶玉石協會主辦,承辦方是玉神公司。

說起玉神公司,其slogan簡單好記,還特有范兒:玉出獨山,藝在玉神。通過slogan,讓我們清楚地知道玉神公司的使命與終極願景。從簡單的slogan中,我們也能看出玉神人的抱負與擔當。

眾所周知,獨山玉作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聞名於世,而玉神公司是一家專註於獨山玉創作的公司。業內流傳著「說獨山玉,必談玉神;談玉神, 必談獨山玉」的說法。新千年以來,南陽市先後湧現出現一大批獨山玉雕刻人才,他們通過獨山玉創作,伴隨著時光的流逝,和獨山玉產業的發展一起成長、一起輝煌。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已成為獨山玉雕刻的中堅力量,榮當國家級玉雕大師。

說到這裡,我感覺有必要讓大家知道他們的名字:王東光、張克釗(這裡只談參與進本次活動的人)。除了他們,還有越來越多的年輕獨山玉玉雕創作者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進。據了解,本次活動也是邀請這些中堅力量把脈年輕的獨山玉創作者,幫助他們梳理作品脈絡、理清創作方向、查找存在問題、尋求解決辦法。本次活動侯慶軍、司岩松、司岩傑、吳磊、薛天空、魏家雪、劉其良共7人被授予「獨山玉雕刻新銳」榮譽稱號。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玉神有了些許可觸可悟的印象。之前零星接觸過玉神,接觸過玉神掌門人劉曉強。但眾多印象中,有范兒是其中的一個。

2015年「嵩山論玉」河南省玉雕大師峰會上,玉神掌門人劉曉強曾作為主講嘉賓亮相。劉曉強授課用的PPT在諸多課件中逼格滿滿、相當有范兒,讓小編印象極為深刻。熟悉課件製作過程的我可以清晰感知該課件呈現背後人的因素,逼格滿滿背後是攝影、設計、文案、主講人等多方的共同參與。課件有多完美,其背後就意味著有多少付出:死磕藝術、死磕自己。單憑一個PPT,就能見微知著地可以看到玉神人背後的態度。這次參與到這次活動,類似的故事、相似的場景多次出現。

儘管活動已經過去好些時日,期間小編的時間被各種事情佔據著,但這一點印象依然記憶深刻。活動召開之際,已近年底恰逢西方聖誕。為了製造氣氛,劉曉強專門叫人尋來一枯樹枝,掛上燈籠、蘋果裝點氣氛。聽具體辦事的人講,單一個枯樹枝就尋找了整整一天,為了達到效果,執行人沒少受折騰。當然,至於呈現出來的結果如何,我把圖放上去,大家可以去好好評判。我關注的維度在於其死磕藝術的精神,其實類似的細節還有很多,背後其實是玉神人的態度和情懷所在。

2016年底,傳媒界最流行的莫過於幾大衛視的跨年晚會。其中深圳衛視直播的一場名為《時間的朋友》的跨年演講也吸引了不少關注,其中羅振宇關於認知升級的見解挺有意思。關於認知,有人打趣道:現在的人最怕罵成什麼?窮人怕被罵窮!富人怕被罵土豪!人人都怕被罵無知(沒文化)。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如今完善的移動互聯網讓資訊的傳播方式、傳播速度、影響力度都讓消費者的眼光相比以前更為挑剔。這本身就是挑戰,而獨山玉材質本身為獨山玉雕刻也製造了不小的難度。獨山玉顏色的豐富性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在為獨山玉玉雕創作帶來麻煩,另一方面讓它也能承載更多的信息量。而在這方面玉神公司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尤其是張克釗大師的人物系列讓人印象深刻。

其實要真正了解玉神,了解玉神人,還要通過一個個作品。了解一個作品是要了解創作作品的人。一件獨山玉雕刻它的背後體現著人為的意志,它意味著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同時也孕育著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氣質。它傳遞著創作者尊重並耐心對待自然的態度,並讓它趨向於靜態、細膩、內省、沉穆、安寧。玉雕作品之所以打動人除了其本身的材質,我相信更多還是因為玉雕作品承載了豐富的人文元素。

對於選購商品,小編和小夥伴兒們有關討論過:選購商品,到底相信誰?有人說:我選東西,我得親自去熟悉一番,貨比三家。有人不同意: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個個自賣自誇,人人都是老王,這個事情還的看隔壁老王怎麼評價。還有人說,買東西就是看品牌,誰可能買什麼還得去研究枝枝蔓蔓,我就新品牌。……好像都有道理。

在小編開始寫本文的時候,一哥們來看我。見我桌上擺著一本《玉獨神光》的書開始翻,等我寫的差不多的時候轉身離開。走的時候,撂下一句話:「這東西挺有意思啊,不過……」

「不過什麼啊,你大爺的把話說完。」

「看你天天忙的跟狗似的,下次再說吧。碼你得字吧,快要過年了……」話還沒有完,人已經走了。

打電話過去,收到一微信:「下次約啊,加油」。

「你大爺的!」我回了一句。


推薦閱讀:

每個玉友都應該知道的八種玉雕技法
驚艷玉雕丨喧囂生活里的一縷清涼,感悟意境之美
揭秘|傳承2000年,至今依然純手工的「鏈子活」的製作全過程
精雕細琢「瑞麗工」,怦然心動的視覺盛宴,分享璞玉渾金天然之美

TAG:玉雕 | 手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