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碌碌無為,那就因為你沒有把這個人當朋友

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朋友,從小到大不管風吹雨淋,都陪伴在你。有些人愛他,因為他在你成功的道路上提供巨大的貢獻;有些人恨他,因為他總是一眨眼就不見了。你猜對了,他的名字叫時間。

既然是朋友,那你真的了解你的朋友嗎?除了知道每天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之外,你還知道什麼?

① 每天有多少小時是睡覺時間?

② 多少小時是玩手機時間?

③ 多少小時是吃飯時間?

④ 多少時間閑聊時間?

⑤ 又有多少小時是真正工作的時間?

⑥ 最後剩下多少時間你是用來學習的?

如果你能準確回答以上6個問題,你跟時間算是普通朋友了。那你還知道什麼?

⑦ 今天開了幾個會議,各自用了多少時間?

⑧ 今天有幾項工作內容,各自用了多少時間?

⑨ 今天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各自花了多少時間?

⑩ 今天跟誰閑聊了?各自花了多少時間?

類似7-10的問題,如果你也能準確回答出來,那就說明你跟時間算是親密朋友,或者說知己了。相反,如果以上10個問題,你都沒辦法準確回答出來,並且,你還混得比較差的時候,就需要好好考慮一下,是不是在對待「時間」這位老朋友的時候,出現了偏差,當然,我想相信大部分人都回答不出來,也包括我自己。

很多人帶手錶的習慣,為的就是能夠準確知道時間,現在是幾點幾分,這是手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實際上,對於時間管理牛人來說,手錶的作用遠不止這個:

(1)可以準確知道做每件事情花費的時間,而不僅僅知道現在幾點;

(2)減少碰手機的機會,因為很多人一碰手機就會刷幾分鐘時間,一天看十次,一個小時就沒了;

(3)長時間保持習慣的話,不用藉助手錶,甚至你都可以估算每件事情的時間。

你對時間越在乎,它就會越加眷顧你。蘇聯的昆蟲學家柳比歇夫,獨創的「時間紀錄法」,每天僅僅簡單紀錄「事件日誌」,不帶任何情感,不帶任何感受,簡單描述事件本事,並且準確紀錄每件事情消耗的時間。例如:

分類昆蟲學(畫兩張無名袋蛾的圖)——3小時15分

鑒定袋蛾——20分

附加工作:給斯拉瓦寫信——2小時45分

社會工作:植物保護小組開會——2小時25分

基本工作合計:6小時20分

這就是「時間記錄法」,即使一個科學家,一天真正有效的工作,也就6個多小時。在長期練習之後,你就會對時間的感知越來越清晰,一件事情為什麼成功,為什麼失敗,也就找到原因了。

當然,紀錄時間這件事本來就很枯燥,能堅持紀錄的人非常少,這就跟紀錄金錢開銷一樣,很多人記了幾天賬之後,就放棄了。於是,艾力創造的34枚金幣時間管理表,可以比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他把每天7:00-24:00分成34枚金幣,每個金幣半小時。你只需要在表格裡面填進去這34個時間段的工作生活分配就好了,並簡單做好統計:任務式工作、高效工作、拖延、休息、放鬆玩樂。堅持兩星期,你能對時間有更好地把握。

儘管時間管理並非是成功的必備條件,但是多數成功的企業家,都是時間管理的專家。試試看,萬一成功了呢?


推薦閱讀:

留下,不甘心 | 離開前路未可知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用20%時間完成80%的管理工作
荼蘼,末路重生
身在職場,怎能不懂職場的叢林法則?

TAG:時間管理 | 時間 | 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