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綠色應用公約 2.0

回顧

一年前,《Android 綠色應用公約》首次發布,第一次在業界作出了一項意義深遠的探索和嘗試。儘管公約並沒有直接的約束力,但一石激起千層浪,它在國內 Android 生態看似平靜的水面之下掀起了巨大波瀾,重新塑造著生態中曾經衝突對立的複雜關係。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利用個人在 Android 技術圈的影響力,奔走於手機廠商、移動互聯網團隊 和 Google 之間,遊說各方作出最有利於生態共贏的善意舉措。在與華為、小米等行業領先的手機巨頭進行了多輪溝通後,對方已經逐步接受了對應用進行差異化管控的思路。華為已率先在應用市場為綠色應用開闢了獨立的標識和推廣,並在 EMUI 系統層面對綠色應用給予特殊待遇;MIUI 也承諾將在未來的版本中對綠色應用實施差異化管控。

移動互聯網在經歷了 2016 年流量圈地時代的終結 之後,必然迎來一個流量精細化運營的新時代,這一行業大勢是不以個別應用的抗拒而減緩的。所以,我們看到在公約的推動下,餓了么美圖秀秀摩拜單車 等一大批主流應用開始主動 target 最新的 Android 8+(公約條款 1);包括 微信支付寶 在內越來越多的應用開始迫於隱私壓力放棄強行索取 READ_PHONE_STATE(讀取 IMEI)許可權的行為(公約條款 2);包括 知乎即刻Flipboard 在內大量主流應用已經完全擁抱公約,其中 20 餘款應用主動申請了認證

另一方面,我也花了大力氣與 Google 進行溝通,最終成功遊說和影響 Google 在今年落地了兩項對國內 Android 生態意義深遠的重大政策:

  1. 針對手機廠商:全面統一 Android P 的應用後台管控策略,寫入 CDD & CTS 中。這項政策有望從此終結國內 Android 生態中應用後台管控的碎片化、模糊化 和 粗暴化的局面。消除這個困擾開發者的痛點,也掃除擁抱公約的一大障礙。除了對後台管控政策的統一之外,Android P 還藉助 AI 技術大幅度強化了應用後台管控的效果和公平性,在即將召開的 Google I/O 上讓我們拭目以待。

  2. 針對應用團隊:由 Google 出面約束應用的最低 Target SDK Version(應用適配的 Android 版本)。Google 前段時間已經正式宣布了 Target SDK Version 的下限政策,分別在 Play Store 和 Android P 中實施,前者要求今年 8 月份開始,最遲 11 月份 所有應用必須 target 26+(Android 8+)。雖然 Google Play Store 在國內並沒有直接約束力,但它已經傳遞出了一個鮮明的信號。國內互聯網巨頭正值發力國際化之際,提升 target 版本已無可逃避,而這種輻射效應將會很快傳導到國內的其它應用團隊。

上述一系列努力已經讓公約所推崇的原則和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即便在一些局部還沒有立刻促成變化,也已經在慢慢消融那些曾經牢不可破的觀念了。為了進一步促成公約在更大範圍的積極影響,今年主要投入了大量精力與統一推送聯盟進行合作,共同促成統一推送的順利落地,讓盤亘在公約面前的最後一個關鍵障礙成為歷史。

在 4.26 召開的統一推送聯盟 2018 成員大會上,雙方共同發布了《Android 綠色應用公約 2.0》,並將公約落地到聯盟的綠色應用規範中,共同推送行業生態的良性發展。同時,我也將作為統一推送聯盟的 Android 技術顧問,積極推進統一推送聯盟向著最有利於生態共贏的方向發展,更快的落地造福整個生態。(一些好消息目前還暫時不便公開,後續我將在第一時間與大家分享)

植根 Android,回歸 Android

公約 2.0 的最大的變化,是對 Android 的回歸。

一年前,當公約的第一次發布時,它植根於當時尚未正式發布的 Android 8.0,並補充了一些 8.0 未能覆蓋到的必要約束。這些補充約束確保了應用在 Android 8 之上也能表現的更加自律。在過去的一年中,公約不僅起到了補充作用,同時也在反過來影響和塑造 Android 未來的形態。上個月 Google 發布的 Android P 開發者預覽版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公約的一些補充約束(例如 條款 4)正式被納入 Android,成為了系統本身的關鍵設計。

因此,公約 2.0 不僅沒有增加約束,反而還引入了一項重要的激勵措施,同時也是公約自身的退出路徑:target 更高 Android 版本的應用,將獲得更多的條款豁免。目前包括:target 26 (Android 8) 可豁免條款 5、6;target 28 (Android 9) 可進一步豁免條款 4。

因此,使用更高的 Target SDK Version 將更易符合公約,比如 target 28 可讓需要符合的公約條款數目從 6 條直接下降到 2 條,幾乎變得唾手可得。

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也許就會看到公約的思想和條款被更多的納入到 Android Q 之中,那時候,或許就是《Android 綠色應用公約》在歷史舞台上的完美謝幕。

推薦閱讀:

對標華為Mate 9 保時捷版,金立推政商旗艦金立M2017憑什麼?
裸眼3D|保千里打令VR手機二代搶購通道,文末大禮!
手機硬體已進入發展瓶頸,未來電池技術將如何突破?
索尼Xperia Z5 Premium使用兩年有感 馴服驍龍810還得靠它
這個被 iPhone 幹掉的東西,也曾經陪我們走過漫長歲月

TAG:Android | Android綠色應用公約 | 智能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