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在平凡無奇的生活里,生著不為人知的病

1.

最近在讀動機在杭州老師的書《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讀到一位生活一帆風順,卻總想逃離到遠方,把人生格盤重來的讀者的一封信。

這位讀者來自中產家庭,獨生,父母相愛,家庭美滿,畢業於名牌大學,有份不錯的工作,生活看上去沒什麼不好,內心深處卻並不開心。

他無法忍受哪怕一刻的無聊,總想做點什麼去充實自己。努力工作,偶爾相親,和酒肉朋友出去玩...卻還是覺得很無聊。這種狀態持續了很久,直到某天晚上開車回家的路上,莫名其妙大哭了一場,才意識到看似正常的自己,其實心裡早就病了。

我會永遠在長久的無聊與短暫的開心中循環往複,直到崩潰。我得找個目標。

他在信中這樣說。

我的眼睛無法從這句話上挪開,我盯著它看了很久。一種被擊中的感覺,貫穿了全身。

是啊,人生不就是這麼一個長久無聊和短暫開心的過程嗎,在無聊和空虛中反覆搖擺。

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是這樣,在有條不紊、看上去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生活里,生著不為人知的病。

具體哪裡病了也說不上來,總之一切都很好,但就是無法徹底開心起來。好像生活里始終缺了點什麼,於是我們覺得一定是所處的環境出了問題,把目光看向了遠方。

2.

回想學生時代,我總想逃離家鄉,一個人生活。後來我如願遠離了家鄉,也有了能養活自己的工作,開心了那麼一陣,但是當這種生活成為常態後,又隱隱感到不甘。「不顧父母反對來到這裡,就是為了過這種生活嗎?」

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須賺更多的錢,和更厲害的人一起,做更有意義的事。

再後來確實賺了更多的錢,也確實過上了更好的生活,還如願搬進了一室一廳,一個人住。確實開心了那麼一陣,但生活很快又陷入了波瀾不驚的瑣碎日常。「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可以這樣過一輩子嗎?」

人生彷彿是一個巨大的、循環往複的、生生不息的陷阱,無論走到了哪一處目的地,生活永遠在別處,沒有終點。

好像無論哪種生活,距離完美人生都缺了點什麼,只有補上了那一塊,生活才可以完美。

事實卻是,客觀世界根本不存在完美人生,完美只存在於一個人的幻想中,和別人的朋友圈裡。

這對環遊世界的夫妻似乎活得更有趣,那個在澳洲打工度假的妹子人生更豐富,這個正在做自由職業的朋友生活更自由...

人一旦對現有的生活不滿,其他任何一種人生都是完美人生。

可一旦讓我們如願過上「別人的完美人生」,我們很快又會感到厭倦。

既然「遠方」和「別人」都不是解藥,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

3.?

生活中,當日子陷入重複中時,我喜歡自創一些小驚喜,讓乏善可陳的生活變得有那麼點期待。比如網購,享受等待快遞的過程和拆快遞的快感;比如報名一場很少參加的活動,在害怕與期待中倒數日子;比如給自己準備一場旅行, 讓枯燥的日子開始有了盼頭。

這些小期待,就像蒼白生活手冊中的彩色便利貼,作為一個個節點,告訴我們到了哪個階段該期待什麼事情。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在一帆風順、一成不變的生活里崩潰。

但期待過後、開心過後呢,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點。生活還是按照原本的節奏和軌跡進行著,而我還是原來的我,沒有任何變化。

期待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變化,更有趣的人、更廣闊的世界也沒有。和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相比,自身的不變顯得尤為漫長不朽。

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拋開煩惱去旅行,旅行結束後煩惱依舊在那裡,不僅沒有被解決,還比之前變得更加嚴重的原因。

因為環境變了,自己卻沒變。煩惱暫時被遺忘了,卻並沒有消失。

我想,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不開心的人,都是被自己的不變和幻想中的自己給困住了。不滿現在的生活,總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勇氣做出任何改變;以為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就會變得幸福、變得與眾不同。現實卻是,一旦得到想要的東西,又會變得厭倦、不滿、更加貪婪。

想要擺脫這種狀態,大概只有兩種辦法,要麼改變自己,要麼適應環境。

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最後用書里的一段話結尾吧:

生活沒法簡單地通過換個環境格盤重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長長的過去,這些長長的過去並不會因為到了遠方就消失。它不在環境里,而在我們的頭腦里,在我們的所思所想里,在我們對挑戰的應對里,在我們和環境的互動中。

送給同樣在平凡無奇的生活中生著病,想要去遠方醫治的你。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土土土槽(xtutux6)」,都市青年生活記錄,給你100種不上班的理想人生。?????

推薦閱讀:

烏鴉救贖:想讓她對你主動,先學會這三點再說
可那些逃不開的姑娘,她們咋辦啊
如何更快的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
我想挽回我前女友,但是很多方法都不管用怎麼辦?
小曉

TAG:生活 | 心理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