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是不是科學?

有一種觀點:現有經濟學體系是仿照物理學的體系構建的。我覺得很有道理,的確,經濟學都是按照數理邏輯,構建假設,運用數學邏輯推導,得出結論。物理學這樣做是基於物理學假設的穩定性,可經濟學的假設具有穩定性嗎?

這個問題,我在提出我的觀點前將它拋出,希望讓大家在反駁我的時候,先想想這個問題。

經濟學的假設,包括理性人、稀缺性等假設,都不是能夠用數學直接表示的。換句話表達,這些假設,作為標準,都是受人為意識影響的。比如有人覺得市場是理性的,有人覺得市場是非理性的,又比如,在我們認為產能過剩的時期,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穿不暖,沒房居住,缺乏交通工具。

經濟學,絕對不是科學!絕對不是科學!絕對不是科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經濟學的標準,如何衡量理性,如何衡量短缺,如何計量貨幣供應量,如何衡量通貨膨脹率,如何衡量經濟增長。其實,這這些指標和概念都是人為建立的。有用嗎?可能有用吧,至少看起來讓人相信而已。

可你們看看有這麼多的研究成果,以及這麼多著述頗豐的美聯儲專家,他們在最終決定關係到經濟發展的貨幣政策時,他們怎麼做的?

投票!我去,如果研究有用,他們還投票幹嘛,直接照著研究成果做不就得了。就像自然科學,工程學做的那樣。

這是西方經濟學最大的笑話!

既然如此,他們在幹嘛?他們玩的,只是政治。一方面要讓他們的結論更能穩定人心,另一方面,他們做的。只是表達自己對形勢的判斷。美聯儲已經建立了一套關於經濟形勢作出不同調整的政策體系:過熱的冷一下,過冷的熱一下。僅此而已。

既然不是科學,不能用數理方法簡單套用,我們人類面對經濟問題,乾的只能是平衡!

我們發展過快,重量不重質,那麼就該減速,重質不重量,進入新常態。

經濟過熱了,我們就加息,經濟過冷了,就減息。

窮人沒錢了,夫人財富過多,那麼就「劫富濟貧」。

窮人不勞動,待遇還不錯,那就劫貧濟富,拉大貧富差距,提高效率。

千百年來,我們乾的經濟,僅此而已!

美聯儲投票,只是想讓大家的判斷更加準確。所有的經濟學研究,只是想讓我們對經濟現狀判斷更加準確。

可你們有必要整那麼多唬人的模型幹嘛?

數據造假很簡單,數據不準也很簡單。圍繞著數據轉,你以為你就可以得到答案?

紮根現實,發掘經濟現象,才是真正的王道。數字的遊戲,耽誤了多少有志之士。經濟學的未來,不在數據之中,而在於你看到現象了沒,分析透了現象沒,有沒有真正的經濟價值觀,有沒有真正的政策體系。一葉障目,學而無用,浪費國家資源!

說到底,經濟學只是一個價值體系,人們只要過得舒服,不要經濟學理論,甚至不要經濟部門都可以。過得不好,你再多的經濟學理論,也是白搭!

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ishuozhuanlan

如有轉發意向,必先與本人聯繫。如欲約稿,請聯繫:asolioo@163.com


推薦閱讀:

【筆記】不動點定理(二)KKM引理
認識奧地利學派
067 a`+A`與a`+B
末日經濟學家

TAG:經濟學 | 經濟 | 經濟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