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棒出口高燒不退,究竟是禍?是福?

近年來,菌棒出口逐漸成為內地食用菌企業的流行趨勢。以香菇為代表的菌棒出口生意這些年持續升溫,成為了不少企業出口創匯、賺取利潤的新路子。

誠然,在如今國際經濟整體放緩,出口貿易不斷下滑的背景下,採用菌棒出口代替直接出口成品的方式,給部分在黑暗中掙扎的企業帶來了一絲曙光。出口菌棒相對與直接出口成品而言,的確具有不少優勢,可以降低勞動力成本、減小出口風險、獲得豐厚利潤回報等。

正是看到了這些商機,國內從事菌棒出口的企業,尤其是香菇菌棒出口的企業雨後春筍一樣的發展起來。菌棒出口到的國家越來越多,數量越來越大。

外國人,為何要不遠千里、萬里漂洋過海大肆從我們這裡進口菌棒哪?菌棒出口這些年為何高燒不退哪?玄機在哪裡?

近些年,歐美日韓等國居民對香菇等食用菌消費量與日俱增,因為他們對香菇等食用菌的認知和食用遠遠超過我們。我們雖是食用菌第一大產國,但不是最大消費國。

他們每年從我國進口的食用菌數量不斷增加,這對於我們而言,當然是出口創匯的好事,不少食用菌出口縣市或企業前些年也的確賺足了外匯。

可是這兩年出口形勢急轉直下,香菇等食用菌出口已經威脅到了出口國的本國利益,因此,他們對我國的食用菌是又愛又恨。一方面,他們需要大量消費食用菌。另一方面,他們對本國採伐樹木發展食用菌又很苛刻的限制。這就是矛盾。

於是,他們想起了從我們這裡進口菌棒的主意,低的關稅,低的勞動力,我們低價出口了菌棒,又出口了廉價的勞動力,好多技術員在外國種菇的,這些年屢見不鮮。雖然他們名義上工資比國內要高,但是和外國當地人工相比,要低的多。

所以,外國需要,國內某些企業也需要,一拍即合,這筆出口菌棒的生意就這麼火了。

然而,依靠出口菌棒賺取外匯的路子是光明大道嗎?究竟是禍?是福?

從表面看,出口菌棒是賺取了外匯,但從長遠看,出口菌棒是得不償失的,造成的結果是外國人越來越少的進口我們的食用菌,國內的食用菌價格將會越來越低。而出口到外國的食用菌菌棒,待出菇以後,他們可以以遠高於國內菇的價格出售到本國。我們很顯然的為他們做了嫁衣裳!我們其實只賺取了蠅頭微利。而且,可悲的是,我們還沾沾自喜。

外國人廉價吃了我們的食用菌,而我們大肆砍伐森林,毀壞生態環境,這個帳該怎麼算?

菌棒出口高燒不退,究竟是禍?是福?你怎麼看?

推薦閱讀:

種菇不掙錢,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種!
種菇牛人真經:頭茬菇要早出,為啥?
工廠化生產平菇的可行性建議
網路種菇技術暗藏5大陷阱,再不知道,就要中招了!
新手必備:種植袋料香菇所需要的設備清單解析

TAG:食用菌 | 種植業 | 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