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之辯

孟子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莊子何謂「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如此詭譎的理論,哲學史上就有三種形態,值得進行比較玩味。

惠施的「歷物十事」其實是最符合一般理解的齊物論。其中第五個命題最具代表性:「大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經過大同小異的邏輯轉換,否定了相對的小同異,確定了絕對的大同異,所以無論是大同還是大異,事物都是平等的。惠施齊物的目的是兼愛,所以有第十個命題「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因此惠施屬於別墨,是為墨家服務的名辯派。

郭象是聰明到狡猾的人,他所解讀的齊物論,比惠施更加深刻。「夫小大雖殊而放於自得之場,則物仁其性,事任其能,逍遙一也。」小鳥飛三尺之高,大鵬則扶搖千里,都能自適其性,得其所待,所以平等地逍遙自在。在獨化論基礎上的齊物,是真的齊么。美國和馬里都是獨立主權國家,互不依賴就是平等的么。很難說有平等的足性逍遙。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列子的逍遙仍然是有條件的,被動的自由,另一方面他只是自通而不能通物。「聖人常游外冥內,無心以順有。」獨化論把方內方外割裂開來,生死德尚才能不打擾到悟性自足。

莊子的齊物是層層遞進的。齊諸遇,齊生死,齊是非,齊萬物,齊物我。

為什麼要齊物?因為物是不齊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皦。」莊子的物,始終處在人的生存世界中,物的任何屬性都不是純粹客觀的,即使是舉莛與楹的長短之差,也會帶出人好壞取捨的分別。好則有貪慾牽念,壞則困苦憂愁,對物的分別使人在種種對待中失去了生存的自由。

莊子給出的藥方是無用,或用庸:「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 逍遙乎寢卧其下。」如果不開車,寶馬和扣扣就無所謂差別。不用就能擺脫有待的困擾,無入而不自得。「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無己無名是用庸的方法。齊物不是邏輯的轉換,而是改變自我邊界後世界的呈現,是走出自我向物敞開的過程,最終達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的物化之境。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莊子的文字是如何創作的,不可思議,猶神人下凡。


推薦閱讀:

如何與天地精神往來
一天一章《道德經》(19)
關於先秦諸子百家的口才?
對於《莊子》的解讀,南懷瑾先生的《莊子諵嘩》好嗎,是過於通俗易懂了嗎?
造物悖論

TAG:莊子人物 | 道家 | 中國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