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危害」知多少?

臨床中,遇到許多第一次洗牙的患者,在開始之前會擔心很多問題。總結起來,有四個比較集中的疑惑,牙齦出血、牙齒酸痛、牙齒鬆動、牙縫變大。這些問題也是許多人懼怕走進牙科診所的原因所在。

在普通人眼裡,這些都是洗牙的危害。有些人以此為理由,力勸身邊的人不要去洗牙,彷彿那是不歸路一樣。當然,這也怪醫學科普不到位。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來談談常常會遇到的牙齦出血。

牙齦出血的本質是牙齦處於炎癥狀態,充血水腫,外部刺激極易導致牙齦邊緣毛細血管的破裂滲血。出血的多少是與牙齦炎症的嚴重程度有關係的。引起牙齦炎症的元兇是誰呢?那就是牙齒表面的牙石、菌斑,正是我們洗牙的目標。

對於牙齒衛生狀況良好的人來說,牙齦沒有炎症,自然不會有出血。

對於牙齒表面菌斑、牙石堆積的人來說,牙齦一般處於明顯的炎癥狀態,咬蘋果也會出血,更別說洗牙了。一般來說,牙石菌斑越多,牙齦出血越明顯。

對於洗牙時的牙齦出血,我們並不用太過擔心。洗牙當時的出血,一般在完成之後立刻就會停止。洗牙去除牙石、菌斑等致病因素之後,只要我們按照正確的方式刷牙,維護口腔衛生,牙齦炎症自然消除。牙齦出血的狀況也會消失。洗牙才能真正的帶來牙齦健康。

第二個擔憂的問題是洗牙導致的牙齒酸痛。

洗牙引起的牙齒酸痛,有兩種情況。

一是洗牙過程出現的牙齒輕微酸敏感,這是因為洗牙時潔牙機工作尖在牙齒表面振動,刺激到牙神經引起的。刺激消除之後不適感也會隨之消除。因為牙齒結構不同,每個人、每顆牙齒的反應都會不同,大部分人群的反應都是不明顯的。在洗牙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隨時與醫生溝通,通過減小潔牙機功率,來減少不適感。

二是洗牙之後的酸痛不適。在牙齒健康的前提下,極少數人會有這種情況的發生,一般3-7天可自行消除。但也有一部分人比較特殊,比如牙石過厚、牙齦萎縮的牙周炎患者。洗去牙石之後,牙根暴露,對外界刺激反應明顯。這種情況敏感不適持續的時間較長,可以通過使用脫敏牙膏、牙根表面塗抹脫敏劑等辦法來緩解癥狀。

第三個擔憂是牙齒鬆動。

最誇張的說法是,我十幾年之前洗過一次牙齒,現在我的牙齒就變鬆了。。。這種情況我們就不討論了。當然,也有一些重度牙周炎患者,在洗牙之後,確實牙齒鬆動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牙齒鬆動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固定牙根的骨頭被破壞吸收了。簡單的講,就像水土流失之後,樹根暴露、大樹就會倒下。長期牙周炎,會導致牙根周圍的牙槽骨破壞吸收,牙齒自然會鬆動。

有些牙齒表面牙石過多,連成一片,就像鐵索連舟一樣將牙齒連接在一起,沒有明顯的鬆動。洗去牙石後,固定在一起的牙齒分開了,反而可能出現短暫的鬆動明顯。

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把牙石洗掉呢?因為,牙石是導致牙周炎的罪魁禍首。只有清除牙齒表面的牙石,才能亡羊補牢,才能控制住牙周炎。牙周才能慢慢的恢復健康,才可能保證牙齒的長久的穩定。通過牙石來固定牙齒,是一種掩耳盜鈴的行為。

第四個擔憂是牙縫變大。

這個問題更加簡單了,也是比較常見的。牙縫變大,是因為洗掉了牙縫兩邊的牙齒嗎?並不是。

牙縫變大,是因為洗掉了牙齒之間的牙石!另一方面,牙石刺激會導致牙齦紅腫,去除牙石後牙齦紅腫消退,也會使牙縫比較明顯。如果不洗牙,牙石會越來越厚,會導致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脫落。

這要求我們在平時注意牙縫的清潔,按時使用牙線、牙縫刷等。至於變大的牙縫,如果對於美觀影響較大,還可以通過貼面或者軟組織移植等手段加以解決。

一般來說,第一次洗牙因為情緒緊張、口腔衛生差等因素,不適感比較明顯。但只要按時洗牙,一年一到兩次,洗牙還是比較舒適、很容易接受的。定期洗牙可以預防牙齒的大部分問題,可以說是極其的經濟實惠。

如果還有身邊的朋友,在播散各種洗牙的謠言,你可以把這篇文章發送給他。智商稅還是少交為妙,您說是不是。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知牙分子(drmoonv)


推薦閱讀:

口腔醫生何劍亮的知乎Live——洗牙:快給我們的牙齒洗個澡!
如果沒有了牙生活會怎樣
洗牙後,牙光潔術有必要做嗎?
口腔醫生告訴你的7個洗牙秘密
洗牙和牙周刮治有什麼區別?

TAG:洗牙 | 牙齦炎 | 牙周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