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 |《Thinking in Systems 》

Thinking in Systems

作者: Donella H. Meadows 出版社: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優秀的管理者不會片面地看待問題,而是將其看成是由一系列複雜的、變化著的問題組成的動態情景,所以他們會以聯繫的觀點來處理一連串的問題。

我們在學習中也會用到這樣的方法,因為知識本身就是相互聯繫的,所以當你以聯繫的觀點去打通各種知識脈絡的時候,你的學習效果就是最佳的。這些就是所謂的「系統思考」。

現實世界本身就是相互聯繫的,但為了科學研究的方便,我們會將研究對象拆分開來,這種拆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難度,但同時也破壞了各個系統間的連接。系統思考要求我們從整體上去研究事物,其核心就是研究系統各個部分間的聯繫,以及各種聯繫對系統特性的影響,而這種觀點更加符合現實世界的特徵。

系統由三大部分組成:要素功能(目標)、聯繫

  • 系統的「要素」類似於組成一棵樹的根、枝、葉等部分。
  • 系統的「功能」就是通過要素的組合實現這棵樹整體的茁壯成長。
  • 要實現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最終效果,還需要有效整合各要素,這就是「聯繫」的作用——根、枝、葉需要處在適當的位置,各司其職。

系統有哪些特徵?

  • 整體大於部分:其根源在於部件間的連接是否得當。
  • 動態性:系統是動態變化的,這也是為什麼優秀的管理者眼中沒有獨立靜止的問題。
  • 開放性:系統和周圍系統或者外界環境間的聯繫和互動。
  • 適應性:系統在多變的環境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和運作的能力。
  • 自組性:系統通過學習和進化使自身結構更為複雜的能力。
  • 層次性:系統中包含系統,每個系統又可以再分解,直至各個要素,就像公司的部門。

關於系統的思考方式可以在利用到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個方面,但作者也在本書最後指出了系統思考的不足: 系統思考也只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和觀點,各種模型只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近似,永遠無法取代真實而豐富的現實,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系統思考提供的方法去更好地理解我們的世界,把握它的特性和趨勢,順勢而為,而不是妄圖控制系統。◎


推薦閱讀:

旅遊管理專業/行業一般要看哪些書籍
科技 |《給世界的答案》
四月書單——如何避免四月三大俗咖四大俗事?
科技 |《失控》
政治 |《正義的理念》

TAG:認知 | 推薦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