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二十八)

覺察不同的教養模式

作者 / 張榮豪老師

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教養方式決定了教育的效果和結果。對於孩子來講,父母的教養模式對成長發揮著非常大的影響。不同的教養方式,會造成截然不同的「教育成品」。我在這裡探討的教養模式,主要是基於親子互動的角度。

二十八、從教養目的分類

生活中,常常會聽到父母們這樣的討論,「將來我的孩子要……」「我希望我的孩子……」「我想把孩子培養成……」大多數父母教養孩子都懷著一定的期望,這些期望自覺不自覺的化成父母教養的目的,體現在教養模式中。我們按照父母不同的教養目的,把教養模式劃分為盲目型、知識型、心結型和立人型。

1.盲目型

盲目型的父母很常見,他們嘴上說只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健康的成長,不指望孩子有大出息,做個普通人就可以了。實際行動卻顯示了他們「望子成龍」的願望。他們對自己的教養行為沒有明確目的,對孩子的期望也模稜兩可。他們教育孩子的根據主要來自於外界。

各種專家的說法,對這種父母最有吸引力。哪裡有某某教育專家的報告,他們會很積極的去聽;電視上的專家訪談使他們最喜歡看的節目;專家說孩子應該從小培養興趣,教育要趁早,他們就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報各種興趣班,趕著孩子去學習。

這種類型的父母,一味的踐行別人的看法,往往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扼殺了孩子真正的興趣和天分,錯失了重要的點和機會,導致孩子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父母無頭緒、跟風、盲目的做法,很難培養起孩子堅定、執著的品質和自我覺察的能力。總是拿別人的長處來對比早早的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打擊殆盡。總之,孩子在這種父母的教養下長大,成人後也會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遲遲找不準人生的坐標。

2.知識型

知識型的父母對孩子的知識量格外關注。這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把孩子培養成精英,他們處處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不允許孩子有較差的甚至他們認為太過平凡的表現。他們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學知識,成為社會的精英。

這些父母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對孩子更是變本加厲。他們極度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和專業特長方面的表現。他們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考得好成績,或者能夠在特長技能上有很好的表現,比如鋼琴、小提琴考級順利通過,承擔了孩子所有的後勤服務,無情的壓縮孩子玩耍甚至休息的時間,嚴格控制孩子的交友,掌控孩子的朋友圈,禁止孩子和他們認為的不優秀的孩子一起玩。

這樣的父母自己也很累,他們勞碌於給孩子提供最優的服務和儘可能最好的物質環境。遺憾的是,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早早的就會產生了厭學情緒。而且由於長期被迫學習,他們找不到自己的興趣,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對自己完全迷茫。由於父母過分注重孩子知識的灌輸,缺乏對人格的培養,心理只想著要培養一個人才,而忽略了先把孩子培養成人這個前提,結果很可能是,即使孩子知識儲備很豐富,也不能夠對社會產生價值。

這些孩子成年後,會畏懼失敗,成功才是他們唯一的體驗和一向被准許的方式。試想一下,沒有安全感和害怕失敗的人,最終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3.心結型

心結型的父母,顧名思義,是自己有未完成的心結。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有心愿、夢想沒有完成,心中一直感到很遺憾,對自己的現狀又不滿意,但是有沒有足夠的勇氣和魄力去繼續追求。他們只好把自己的夢想和心愿強加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去完成,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有的心結型父母,則是因為自己生活的年代不允許,無力完成心中的理想,在孩子身上尋找補償,吧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這種類型的父母往往對孩子要求十分嚴格,他們並不去了解孩子的興趣和特長,他們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利,強迫孩子把自己的遺憾當成學習的理由。

有個極端的真實案例。一位父親因為12歲的女兒抄作業,就吊起來打她,結果失手致其死亡。

原來這位父親本身文化程度不高,生活在社會底層,過的比較艱辛。在他看來,讀書成才是過上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徑,他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過這條途徑改變自己的命運,幾乎將全部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當他發現孩子在抄作業時,變的及其失望和憤怒,錯手釀成悲劇。

心結型的父母如果能夠接納自己目前的狀態,能夠平靜的接受自己的能力和工作,就能夠接納孩子的不完美,能夠接納孩子有限的能力,和自己也許並不喜歡的孩子的興趣。如果這樣的父母能夠奮起努力,大膽的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踐行頑強拼搏的精神,孩子就能學會這種頑強拼搏,並且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

4.立人型

「立人」一詞,在中國的文化中是做人的意思。立人型父母的教養目的有類似做人的意味。

這樣的父母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孩子的健康上,包括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他們花更多的精力在培養孩子的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上。

立人型父母認為孩子的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是一切可能的基礎。因此他們不會對孩子提出有損於身體健康的要求。這樣的父母並不是對孩子的學習沒有要求,只是他們對學習成績和成就的認識,和知識型、心結型的父母不同。他們認為學習時獲得成功的手段,是充實人生的工具,既然是手段和工具,就不能凌駕於一切之上。

他們更關心孩子是不是快了,更注重培養孩子樂觀、寬容、正直、誠實等等的個性品質。他們對孩子的期望更多的類似於,能夠平安健康,很好的處理人際關係,有良好的適應力,不畏困難和失敗,能夠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幸福的生活。

有一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立人型的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表現往往都超出他們的預期,原因正是由於這些孩子在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上被大家認可,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機會和更廣的空間,在人生的道路上得以取得更好的發展。

家長讀後思考:

思考1:思考一下自己的教養方式,你願意讓孩子成為一個學習的機器碼?

思考2:你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嗎?

上一篇: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二十七)

下一篇: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二十九)

作者介紹

張榮豪老師:中國學習能力研究院金牌顧問,專註於親子關係調解,全國家庭教育先進個人,參與並輔助與注意力,記憶力學習能力等青少年素質課程的開辦教學,為上萬的學生家長解決親子,家庭素質教育的難題。

喜歡本篇文章,請隨手點贊,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幫助更多人!

手機訂閱號太多,想第一時間看我們更新怎麼辦?置頂「芒果三冥治」,一鍵輕鬆搞定!


推薦閱讀:

考差之後,父母應該怎麼做?
請勿用你的「經驗」來表達對孩子的「不信任」!
孩子在幼兒園什麼都能自己做,一回到家連提褲子都不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不要過度信奉延遲滿足
(漫畫)自從有了娃,我就沒睡過安穩覺

TAG:親子關係 | 家庭教育 | 溝通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