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那些學佛明星的內心世界,和他們的佛珠

許巍——一個人的純粹

《藍蓮花》

許巍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你對自由的嚮往,

天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無牽掛。

穿過幽暗的歲月,

也曾感到彷徨,

當你低頭的瞬間,

才發覺腳下的路。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遠,

盛開著永不凋零。

作為中國當代搖滾樂的靈魂人物,許巍的音樂路途並不是一帆風順,曾經在才華橫溢和光鮮亮麗的表面下,內心的迷茫與絕望讓他深陷抑鬱症的痛苦之中。多年前,是佛法治癒了許巍,讓他獲得了新生。

許巍說:「我特別喜歡兩個歷史人物,一個是玄奘大師,還有一個是弘一法師,弘一法師和玄奘大師有共同的一點,有信念,性格堅毅,非常勇敢。」「應該更開放的心態去感知生活去學習。我寫《藍蓮花》也是歌唱這種精神,唱信念堅定的人。」許巍創作《藍蓮花》時,就是想到了玄奘法師捨身求法的精神,而《空谷幽蘭》則隱含著弘一法師的生命態度。

「我現在並不特別期待被人理解,這是40歲之前發生的最大轉變。不僅是音樂,生活也是如此。因為只要有所求,就會出現問題。有求則苦嘛。」「無論身在俗世還是歸隱山林,都要面對很多問題。」

《空谷幽蘭》

許巍

縱有紅顏,百生千劫;

難消君心,萬古情愁;

青峰之巔,山外之山;

晚霞寂照,星夜無眠;

如幻大千,驚鴻一瞥;

一曲終了,悲欣交集;

夕陽之間,天外之天;

梅花清幽,獨立春寒。

……

「悲欣交集」,來自李叔同的臨終偈。

「晚風拂柳笛聲殘」借用了李叔同《送別》中的句子。

「我只希望做一個普通人,一個身心健康快樂的人,更簡單,更平淡,保持童心。」「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從反叛到皈依,也許就是許巍對自由的選擇。

李連杰——回歸佛門的「覺遠」

李連杰的第一部電影《少林寺》

李連杰做慈善已久,在經歷了海嘯的大生大死之後,又經歷了妻子的患癌和病癒,和自己的甲亢病痛,因緣具足,最終在佛法中找到了自我的方向。

「學佛以後,我會很清晰的知道,每一個人在人生路途中都有高潮和低潮,應該以開懷的心來看待無常,所以,我很開心地面對著、等待著失敗。這不是被動或消極,而是不會理會結果,不執著結果。」李連杰說,面對生活中的落差,他都同樣開心,這就是佛法給他的智慧和力量。

「我覺得物質,在某一個階段是相當重要,但是跨過那個階段以後,就是本質不變、量在變了。錢和物質並不能使每一個人開心,但是慾望又是無止境的,如果真指望發財的話,我們每一個都是李嘉誠,但是往前一看,還有一個比爾·蓋茨,更有錢,怎麼樣比比爾·蓋茨更有錢?物質不能解決心靈的痛苦。」

「我深信輪迴,所以即使我知道大限將至也不會怕,也不會有任何後悔或遺憾,因為我已經做到好好照顧老婆、家庭並善待別人,絕對沒有任何事放不下。」

「當人知足的時候,你會感到開心,開心不是物質可以取代的,而是來自於內心。但是如果我不知足,那麼,直到死亡的那天還是痛苦地埋怨自己不夠有名、有錢、有權力。所以對於權力、名望,必須用佛法的智慧了解生命的價值。」李連杰說。

陳坤——行走的力量

十幾年前,陳坤就開始信佛。他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好像是自然而然的。我覺得人人都應該擁有一個感恩的心,我們從社會中汲取,也要不斷回饋社會。佛教中包含許多人生哲學,這些人生哲學對我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演員這個職業有的時候壓力很大,需要有很大的責任感,信仰也讓我自己更加平靜,給了我更多快樂。」

「宗教對於很多初次接觸的人來說是一種逃避。但這只是最初的形式。逐漸的,你會慢慢變得崇高,因為人越想崇高的東西,自我約束力就會越強,就會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逐漸變成你成長中的一種智慧。這時會發現宗教並非只能遠觀,不能觸摸,它是可以交流的。宗教給你領路,幫你找到正確方向,最後得到解脫和自在,然後回饋到自己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矛盾。我個人認為,真正超脫的人內心是很自在的。」

陳坤每天持誦《金剛經》,「我很享受這個過程,它可以讓我很安靜。每個人讀它都會有不同的認識,就像同樣是一棵樹,每個人對它的感知是不一樣的。如果讓我們每個人都來解讀這課樹,語言的能力是很蒼白的,感知能力是超過語言能力的。」

「你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做,不用在意外界對你的評價。當你越來越堅持一個崇高的理想,擁有一個很好的心境的時候,你就在用自己的方式堅強。這樣每個人才是真正有個性的,這種個性就有一種自然的魅力。一千個人學佛可能會流露一千個狀態,不用在意,目的都是得到平靜和解脫。」

「修佛並不是什麼都不怕,這是很愚昧的,只是希望自己的智慧會增長。我很高興當我能夠面對自己自然存在的時候,我可以暢所欲言,這個時候我是真誠的。」

陳坤微博

2018年2月25日 11:44

我們看到的事件,只是我們看得到的一個面向。如同桌上的茶壺,我們看到的只是面向我們的這一面,並非全貌。要窺探全貌,需要時間和耐心,更需要我們『』想要看到全貌」的開放心。

劉德華——勤奮的慧果居士

《木魚與金魚》,1999年專輯《人間愛》

劉德華全家學佛行善、茹素多年,小女更是胎里素寶寶。劉德華多年前皈依妙蓮老法師,師父多用很簡單的譬喻,將信念、道理帶給劉德華。

「什麼是第一?尤其是藝人,在這個娛樂圈子裡,很多時都為爭這個第一而煩惱。但師父帶給我第一的啟示是:所有人都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夠帶給他們所需要的,你就是第一」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次第。佛教講因緣、時節、果報。要按照次第,一步一步的來,時間未到,你想亦沒有,時間一到,你不想它也有。」

「佛法對人生觀有所啟發:之前,我的埋怨比較多,什麼事情也要問個為什麼,追究出所以然。可現在,我較能安於現實。雖未至於無求,但也不會因為某一件事不稱心如意而受影響,心境較以往平靜得多了。以前,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事情做不好,會怪人、怪自己,放不下。現在好一些,懂得包容,心輕好多,沒有什麼大不了!」

「有些人是他自己完美就可以,但是你如果要讓世界完美的話,就要適當地往後退。老公跟老婆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你要完美的家庭,每人都只有0.5,最後才能變成1。」

「在我學法中間,生死是坦然的,我不會覺得太痛。生病不可怕,怕生病才可怕。其實有很多病只要堅持——梅姐只要能堅持多4個月5個月,就有新的葯出來了。那個幫她治療的醫生,到現在我們還是好朋友。他太愛她了,真是她粉絲,後來拍賣她的東西,他還專門拍了一些回去紀念她。所以生命的意義就在這裡:你離開了,有人記得你。有一個你希望他記得你的人記得就夠了,哪怕只有一個。」

「學佛讓我平靜,讓我放下,讓我學會不恨。只要你不怨,歡喜就不會遙遠。」

鄭鈞——且把悲歌歡唱

《回到拉薩》

鄭鈞

回到拉薩,回到了布達拉,

回到拉薩,回到了布達拉宮,

在雅魯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雪山之顛把我的魂喚醒,

爬過了唐古拉山遇見了雪蓮花,

……

當時年輕的鄭鈞從沒到過拉薩,憑著自己的想像,僅在幾個小時就寫出了這首歌。多年以後,鄭鈞踏上拉薩的時候,發現夢裡的拉薩和現實中竟是如此的相似。

鄭鈞說,「任何善舉真正的受益人都是行善者,你讓自己的心重溫了一次愛與慈悲。任何罪惡最終受害的都是作惡者,他把自己的心推向仇恨和麻木。偉大的智者說過,當最終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刻,你有一顆什麼樣的心決定了你的去向。」

「我所說的瘋狂是敢於顛覆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從慣性教育中解脫出來。當年大家都循規蹈矩按部就班活著的時候,我選擇了自由職業,搖滾歌手,我也確實踏踏實實地瘋玩了10年。如今周圍的很多朋友50多了,終於有錢了,報復社會式的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我真心為他們感到悲傷。我已經告別那樣的生活了。沒有夜生活,沒有應酬。對於曾經的搖滾歌手最好的反叛也許是過苦行僧的生活。」  

「在阿里崗仁波轉山的時候,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身體已經到了疲憊的極限,但心完全寧靜喜樂。在附近一個2800年的禪修洞偶遇一位修行者,在那裡打坐交談了一個下午,非常美好的回憶。」

「我希望身處一個人們不以自己的喜好來論斷別人,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的世界。更加包容和有同情心的世界,這種同情不是基於社會不公造成的優越感,而是出於對自我局限認知的智慧。」

鄭鈞微博

2018年4月7日 17:52

「關於幸福的定義因人而異。早上五點鐘起來坐禪,對有的人來說是折磨,對另一些人而言是極樂。」

王菲——不要演技

《百年孤寂》

王菲

……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

沒什麼執著,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

本來沒因果,

一百年後,沒有你也沒有我,

……

王菲說:「不覺得自己會常青,我的成名跟潮流有關,按照我的性格,不應該站在這麼高的位置。其實我喜歡的音樂不是大家喜歡的,是潮流抬高了我。潮流總會過去,剩下的才是知音。」

「愛應該在心裏面,你是用你的心去面對這個世界,如果你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滿愛。」

你覺得你是一個對自我、對他人要求高的人嗎?

「有要求,但是也不強求。我很明白任何事都要講緣分,不能鑽牛角尖。」

生活中的變化是否還是會觸動你的情緒?

「情緒難免啊,不執著,它就過去了。」

你覺得修行的過程讓你更加「入世」還是「出世」?

「出世的心過入世的生(差得還遠)。」

現在你會怎樣理解「自由」?

「不再執著。」

求一個控制情緒的辦法?

「不要有控制的想法,知道它來,看著它走。」

你最為人身上的什麼特性感到遺憾?

「想太多」

2013年,「如果用一首歌來代表你現在的生活,你會選擇哪一首?」,王菲選擇了慈誠培吉仁波切作詞的《願》,「在山水之間,有一份信念,是靜默無言。在佛塔之間,有一條經幡,是為你掛牽。在聚散之間,有一劫宿緣,是無常善變。在你我之間,有一縷思念,是魂繞夢牽。」

2014年9月,王菲轉發好友趙薇的微博:「這個世界太急,來不及好好探索自己的內心究竟想要什麼,但隨著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越發感到練就一種『不求讚歎、不懼譏毀,不求榮耀、不懼卑微』的平和的心境是多麼重要。」轉發時,王菲評論道:「佛法,也是活法,還是死法。」

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是什麼社會角色,都在扮演著自己,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無論這一刻,你開心與失望,或是憂鬱與彷徨,都不要沉浸太久。去體會到了當下,便是一遭值得。

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善待自己,善待每一份緣,並一直善待下去,就不枉此生,為未來保留了智慧與希望。

這個世界,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推薦閱讀:

假如你抽掉佛法的智慧面向,就只剩下宗教的胡說八道 「宗薩欽哲仁波切」
《佛說十善業道經》原文+譯文
學佛最易犯的一個錯誤 對照看下自己有沒有

TAG:學佛 | 佛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