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桃夭》:千年修得共枕眠

每一個女孩都會期盼自己夢中的婚禮。在那一天自己是所有的關注點,是一生中最美麗、最迷人的時刻;在那一天會和自己所愛之人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在那一天會接受所有親朋好友的祝福,在那一天會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是的,每個女孩都會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會無數次去憧憬自己的大婚之日以及新婚生活。漂亮的新娘子在那一天就像美麗的桃花一樣迷人,充滿生機,帶給人們無限的希望。

我們在《桃夭》中見證了新娘子桃花般的的美,對新娘子婚後的生活充滿祝福。我們會希望新娘子嫁到夫家後,一家人和睦美滿,為夫家開枝散葉——像桃樹的成長過程一樣由漂亮美麗的花朵變成豐滿的果實——最終枝繁葉茂,子孫綿延不休。

讀《詩經》,我們會發現大多都是在寫如何去使一個家庭興旺,可見古人濃郁的家族情懷。也會發現大多都是在教導我們要家庭和睦,因為只有家和才能萬事興。

現在,似乎有越來越多的人,把是否結婚的判斷標準簡化成是否有房、有車、有錢等物質條件,而不是有沒有做好走進婚姻殿堂的準備等非物質條件。

而事實上,我們有時候也會說一個人適合談戀愛,但並不適合結婚。為什麼呢?談戀愛的時候製造你儂我儂的甜蜜不難。難的是婚後面對瑣碎的生活以及身份的轉變,難的是我們真正長大成人,去承擔更多的責任。

婚後,我們就不單單是自己了,會是妻子、是丈夫、是父母、是兒媳、是女婿等諸多新身份,而每一個身份對我們來說都是一份新責任,是需要我們全力以赴去協的新起點。

對古時候的人來說,要結婚了,意味著需要承擔著更多的責任,意味著要擔起整個家庭的重任。他們對新人的期許是彼此能夠相互扶持,齊心協力為家庭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在如今浮躁的社會裡,希望能夠藉助古人的智慧,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為以後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只有我們心理上真正成長起來了,願意肩負屬於自己的責任,家庭才會有可能越來越好。

祝福每一對走進婚姻殿堂的新人,願未來和桃樹一樣美好,開花結果,枝繁葉茂。希望能夠把這份喜悅傳遞給每個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推薦閱讀:

《遙遠的救世主》
經典詠流傳|古人文化需要被更多人重視
馬來西亞黃氏總會于吉隆坡首都舉辦新春團拜
傳統手藝再設計【匠旅?夾江年畫】
馬來西亞威中黃氏宗親會新年團拜撈生歡樂宴會

TAG:詩經書籍 | 國學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