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開放的心 |《孝經》卿大夫章第四

一、《孝經》卿大夫章第四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②;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③。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④;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⑤。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⑥,蓋卿大夫之孝也。

《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⑦。」

【譯文】

不符合先王所制定的禮法的衣服,決不敢隨意地穿在身上;不符合先王所制定的禮法的言辭,決不敢隨意說出口;不是先王所遵循的道德的行為,決不敢任意推行。

因此,不敢亂說不合禮法的言論,不敢推行不合禮法的行為。如果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合乎禮法,也就用不著擔心會有什麼失誤而去選擇好壞。如果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道德標準,也就不用擔心有什麼過錯而有所選擇。儘管說的話多併流傳天下,但他決不會說錯話;儘管做的事多天下人也看得很清楚,但決不會遭人怨惡。如果以上所說的三項:不是先王所制定的法服,就不敢穿在身上;不是先王所制定的法言,就不敢說出口;不是先王所遵循的德行,決不敢任意推行,卿大夫都能做到的話,然後方能永遠守住他的先祖的宗廟,這便是卿大夫應盡的孝道了。

《詩經》上說:「不論早或晚,都要盡心儘力事奉天子,不可有任何懈怠。」

【提示】

卿大夫的地位次於諸侯,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具體執行政令,起著一種上傳下達的橋樑作用,孔子把「卿大夫之孝」排在五孝中的第三位。

孔子將「卿大夫之孝」規定得很具體很實在,主要有三個方面:服飾、言論和行動。服飾是一個人身份的標誌,卿大夫必需依據禮制來穿著自己的服飾,這樣一方面可以代表官方的身份,便於處理公務,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接受百姓的監督,對卿大夫本人起到一種警戒的作用。言論和行動是「卿大夫之孝」的重點內容,卿大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老百姓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也會表現在行動上。因此,孔子在此章里就強調卿大夫的言行一定要符合禮儀的規定,為老百姓做出好的表率。

二、看似糟粕,實則非也

這段給人的感覺就不太舒服。為什麼呢?因為本章和現代主流的價值觀,或者說,和偏年輕人的價值觀,是極為衝突的。

現在的社會,提倡自由、平等和創新精神,這其實是一種企業家式的價值觀,和目前經濟的高速發展相適應。而本章強調的是卿大夫們一定要乖乖聽話,嚴格要求自己。兩種價值觀實際上是沒有衝突的。

其一,社會責任不同。卿大夫和企業家不同,企業家的目的是賺錢,為了賺錢,提高生產力水平就成了他們的責任,循規蹈矩是贏不了競爭對手的,他們得藉助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提高生產力,這樣一來,自由、平等和創新必然成為企業家所推崇的。而卿大夫的社會責任在於具體執行政令,起著一種上傳下達的橋樑作用,服飾、言論和行動方面的苛刻要求自然就成為了他們必須要做到的。

其二,地位越高,權利越大,試錯成本會變得極高。這個時候,唯一理性的選擇就是按照先人證明過得正確路子來處理事情。

至此,我們其實可以得到一個重要的啟示。當我們對某個人、某件事、某種言論極其反感的時候,一定要問問自己為什麼,千萬不要因為感到反感而真得表達出反感,甚至一直保持反感的態度並美其名曰跟著感覺走,這樣就錯失了學習新事物的機會。

保持開放,保持觀點的更新。這才像個年輕人。

PS:

廣告時間啦~

理工狗不想被人文素養拖後腿?不妨關注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碼關注~

推薦閱讀:

讀《老子》2
墨教真福八端|墨若
大盈若沖,中國古代的君子風度
《大學》求義:第六章 知與知止
魯班尺

TAG:禮記·孝經書籍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