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時代的人生四喜:有人可愛,有書可讀,有事可做,有茶可喝

中國有句老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如果有一種滋味,能兼容並蓄所有的情緒,如果有一種奇異,能洗去世人一身的塵勞。

沉苦時給予清涼,激越時加一點內蘊,苦中猶有飛揚,樂里不失深刻。

如此說,莫如茶。

飲茶,一人得渴,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茶里究竟有幾種味道?

一是淳樸茶香茶氣;

二有品茶人的口感喜好;

最後,撒上那份對人生心境的追求。

當我們喝茶不僅是止渴,生活不僅生存時。

喝茶,便是生活賦予我們的人生智慧。

一片樹葉,歷經雨露陽光、日月精華,從種植、採制到沖泡,方成一盞飲。

從江南的雅緻,到閩北的淳厚、閩東的天真,不同地域,茶的性情也因之迥異。

滋味各個有別,日日不同。

憑此一杯茶,跨越萬水千山,領略風土人情,喝中國茶,亦是感受中國文化。

當徐徐上升的熱氣熏暖雙頰,情意不覺間在杯盞里醞釀發酵。

茶有兩種。

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一種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

茶可以是你乾熱口渴時的及時水,一大口下肚。

茶也可以是你細品賞心的慢生活,一小口啜飲,品閑庭花落,嘗雲淡風輕。

靜靜品一味茶,慢慢讀一本書。

用一本書,給愛茶人一個載體探尋自己與茶的關係:無論單純愛喝茶,還是想深入茶道,它都能夠給你與茶相處的空間。

雅趣三分處,清心一壺茶。

有些相遇,是一場美好的成全。

茶與人本各自圓滿,無意間,在一本書里相融,一起經歷時間的溫存,完成各自能量的契合相生。

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

一壺一水一份認真,葉里散清香,杯盞容百味。

願我們的的日子,心靈有家、人生有茶、前路有知己。

透過茶,找回對他人、對世界、對天地萬物,尊重互敬的心意,得到分享和裨益。


推薦閱讀:

品鑒之2018年春高品質高山荒野牡丹
喝不出茶的好壞?教你兩招專業技巧
為什麼你的白茶泡不好,這些原因你都想過嗎?
解析經典茶樓文化的城市
所謂的「茶禪文化」會不會是阻礙年輕人了解茶學習茶的障礙?

TAG:茶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