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工智慧 中國真正的機會在於把應用做到極致

王煜全

海銀資本合伙人

投資階段:早期與成長期

投資領域:信息技術與服務、出海硬體投資

代表案例:XCOR、Terrafugia、Witricity、1366 Technology、Anglelist、Soft Robotics Inc

海銀資本是一家專註於TMT領域的風險投資機構,重點對早期以及成長期企業進行孵化和投資。

項目小檔案:

項目名稱:Emotion Mirror

所屬行業:人工智慧-機器人

項目概況:全世界最複雜類人表情機器人,有四十個馬達牽動它的面部,可以做出各種複雜的表情。機器人的眼睛是攝像頭,可以捕捉到人類細微的神情變化,進行模仿。原理:人和人之間交流,產生共鳴,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里有一塊鏡像神經元的區域,當我們面對面交流時,人會下意識的模仿對方的表情以產生共鳴感、產生好感。

如果說人工智慧是時下當之無愧的一大風口,相信不會有多少人表示反對。在國外科技巨頭紛紛布局人工智慧的同時,國內的BAT也開始有所行動,百度甚至將人工智慧視為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在無人車、智慧城市等未來世界的布局上全面開花。

人工智慧成為了科技的未來,自然地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人類的未來,對人工智慧的想像也代表了對未來生活的部分想像。

一、大佬紛紛入局人工智慧

2016年最火熱的辭彙,無疑就是人工智慧。隨著Alpha Go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成為人類科技史上劃時代的時刻之一,最有可能為人類帶來徹底改變的AI盛筵也正式開啟。2015年IBM宣布造出了人工大腦晶元;谷歌則深耕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深度學習」領域;特斯拉在無人駕駛領域已初現碩果。

面對這一巨大誘惑,中國的BAT也未缺席:百度在語音技術、無人車、智慧城市等未來世界的布局上全面開花;阿里的人工智慧放在阿里DT大商業體系內,配合雲計算、大數據對阿里的電商物流乃至物聯網體系展開全面應用。

火熱之下,資本的力量已開始參與其中。根據業內統計數字,截至2016年6月,超過200家AI企業獲得約15億美元的融資。

而僅僅百度一家公司在2015年的研發投入已超過100億元,佔百度2015年總營收663.82億元的15%。

百度正在計劃將百度大腦在金融、汽車、醫療等領域商業化。李彥宏稱,人工智慧的「井噴式」創新,將推動互聯網進入第三幕,並將重構傳統產業。

Face++成立於2012年,先後獲得聯想之星天使輪融資,創新工廠百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5月完成2200萬B輪融資。Face++專註於人臉識別技術和相關產品應用研究,他們通過「脫敏」技術掌握了500萬張人臉圖片資料庫,阿里巴巴已經開始採用其面部識別技術,用在了支付寶的「笑臉支付」服務中。

圖靈機器人在機器人的場景化應用和第三方開發平台都走在創業公司前列。已經推出了哆啦A夢機器人、樂迪機器人以及數十款機器人應用。它在資本領域也比其他創業公司更具優勢。2014年7月,獲得威盛電子A輪數千萬人民幣投資。2015年7月,獲得江南化工5000萬人民幣B輪投資,估值10億人民幣。威盛電子和江南化工在電子產業里具有強話語權。

二、人工智慧為何如此火爆

1.時間對了

根據KPCB的報告稱,全球約有20億手機,這些手機用戶非常依賴手機,其中有40%的手機用戶會接入互聯網。這也意味著我們現在製造了過往從未存在的數據,包括用戶行為、喜好、興趣、知識以及社交聯繫。

計算和存儲的成本大幅下降,而計算的能力則顯著增長。我們已經看到在學習方法、架構、軟體基礎設施方面的進步。創新的步伐正在加速。我們無法準確預測到接下來會是什麼樣子。

以人工智慧為驅動力的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搜索引擎、電商/音樂推薦系統、在線廣告以及金融服務方面都有不俗表現。開發者對於人工智慧有了更好地理解,並且願意在構建更複雜應用程序時集成更多高效工具。

2.大數據與開源的支持

包括谷歌、IBM、微軟等大公司相繼發布的開源技術,以及大量能夠推出便宜產品的公司,這些都表明技術的壁壘正在快速消除。接下來發展的方向則是:專屬的數據接入、經驗豐富的人才以及具有吸引力的產品。

3.人工智慧人類社會進步的下一個階段

谷歌CEO Sundar Pichari表示人工智慧是繼移動互聯網之後的下一個技術熱點。「我確信從長遠看,我們將在計算上從一個以移動為先的世界演進為一個以人工智慧為先的世界。」

「我們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上投資了好幾年,」Pichai在回答投資人提問時說道:「但我認為我們現在到了一個無比有趣的引爆點,這些智能技術真正開始得到應用,商業化已經到了合適的時間點。」Pichai的發言響應了谷歌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3月份GCP NEXT 2016大會演講上提出的,「雲服務、機器學習和眾包數據將成為未來5年每一個巨大IPO增長的基礎和根本。」

人工智慧技術已經應用於分類照片、過濾垃圾郵件、自動駕駛汽車。而最新的趨勢則是在聊天機器人方面,比如在後端使用人工智慧服務自動完成訂花、訂酒店這樣的任務。Business Insider記者Jillian DOnfro評論,Pichai此言並不是預計移動互聯網會過時,而是說未來的重大突破將經由更智慧地使用數據而非更聰明地使用移動設備(比如Uber和Instagram)來實現。

這正是Pichari想要表達的意思,「下一大步將會是『設備』概念的褪去。隨著時間的推進,電腦本身無論以何種形態出現,都將成為協助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智能助理。」

三、Emotion Mirror:世界上最複雜的類人表情機器人

Emotion Mirror是全世界最複雜類人表情機器人,有四十個馬達牽動它的面部,可以做出各種複雜的表情。機器人的眼睛是攝像頭,可以捕捉到你細微的神情變化,進行模仿。

人和人之間交流,產生共鳴,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里有一塊鏡像神經元的區域,當我們面對面交流時,人會下意識的模仿對方的表情以產生共鳴感、產生好感,很顯然,Emotion Mirror就是運用了這一原理。

四、王煜全:看好人工智慧領域

1.未來機器不僅有情感計算,還有情緒的鏡像反應

王煜全認為智能機器有三大方向:幫助人類、模仿人類、輔助人類。在談到這裡時,他提到了一個業界在談機器人時經常用的詞:恐怖谷,也就是我們一直希望機器人越像人越好,但到了很像人的時候,反而恐怖了,因為又太像殭屍了。

王煜全表示,這其實根本不用擔心,科技總會向前發展,跨過去就會看到另外一番景象。而海銀資本投資了一家公司,就是做類人表情機器人的。

王煜全表示,國內講人工智慧的東西,理性的居多,講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但實際上缺乏的是情感計算。未來的機器人不僅會情感計算,還要會情緒的鏡像反應。

科學家剛開始開發機器類人表情時主要考慮的是娛樂、教育可能對自閉症兒童的治療有幫助。

「但人是一個超級社會化的動物,大腦80%琢磨的都是跟人相關的東西,也就是社交。而今天很多空巢老人沒有人照顧,這個時候陪護的機器出現了,它裝著一個監視器,會一直跟著老人。但這樣的話,其實老人是很生氣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被監控了,但如果機器人跟你長得很像,而且聲音也很像,並能進行實時對話,這感覺就棒多了。這個技術並沒有多難,唯一要解決的地方就是面部表情的生動。」王煜全解釋道。

現在的智能機器助人,可以幫助盲人看到東西,可以幫助盲人識別漢字,這都是了不起的東西,它輔助人類恢復以前的功能,而不是替代人類。

人類本身具備的智能超越了我們的想像,人類是進化的動物,除了顯性智慧外,身體所蘊含的智能是動物的N多倍,王煜全認為,這些智能如果能被分析出來,讓機器學習,機器將獲得巨大的進步。

2.未來關注人工智慧背後的群體智能

現在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一個熱點話題,甚至也成為了全球的投資風口,但王煜全卻有他的不同看法:「無人駕駛汽車缺什麼?機器缺少了什麼呢?我定義了一個概念:機器需要對人類智能的理解(機器的人類智能)。人機如何更好融合呢?那就是,未來有一個很大的方向:人工智慧背後的群體智能。」

對此,他進一步解釋道:「人工智慧的未來一定是基於人類的群體智能,人類群體智能的代表就是谷歌利用搜索積累起來的強大資料庫。雖然2045年不知道是不是奇點來臨、機器超越人類,但這個概念的提出者庫茲維爾可不只是預言一下而已,他正在親自實踐給你看,這位『人工智慧超越人』的提出者加入了谷歌,就是想充分運用谷歌積累的群體智能來開發超越人類智能的機器,他要親手促成奇點的到來。」

小知識

雷·庫茲韋爾和臨近

他是發明家、思想家、預言學家,他用20餘年的時間記錄和追溯歷史的發展軌跡,以預測未來。他被《華爾街日報》譽為「永不滿足的天才」,被《福布斯》雜誌譽為「最終的思考機器」,比爾·蓋茨也稱他是「預測人工智慧未來最權威的人」。他還入選了美國國家發明名人堂,是美國國家科技獎章獲得者。

雷·庫茲韋爾在2005年面世的著作《奇點臨近》中已預測,2045年,當奇點來臨時,人工智慧將完全超越人類智能。奇點之後,如果人的智能能夠完全轉移到計算機上,死亡將變得毫無意義。也就如《超驗駭客》中所描述的,人類將開啟永生模式,或者說可以控制死亡,活到自己想達到的年齡。這看上去似乎離我們已不遙遠。

庫茲韋爾預測,到2045年,由於計算能力巨增而其成本卻驟減,創造的人工智慧的數量將是當今存在的所有人類智能數量的大約10億倍。

他還預測,到2029年,計算機就能具備更高級別、更複雜的智慧,也就是情感智能,能聽懂笑話、懂得關愛、理解情緒,也就是說,計算機將具備人類智能水平,機器與人類的差距也會消失。

王煜全認為,這個世界未來最後的贏家不是最聰明的人或者機器人,就像能駕馭計算機的卻未必是最聰明的人一樣。

那麼未來的群體智能到底該怎麼理解,王煜全首先說:「供需關係決定一切,不是高科技決定一切,因為稀缺,所以具備價值。基於此,你應該做什麼準備?」

他認為,人面向未來要具備三大能力:創造力、連接力、領導力。

(1創造力:人就不該做機器該做的事情,要迴避任何機器能做的事情,創造力是一個稀缺資源。

(2連接力:現在機器和機器是連接了,但機器和機器的互動背後是人在互動。由於有了互聯網,人的物理連接能力大大增強了,但人們的社交連接能力卻在減弱,也就是能否進行有效社交,只有它才能建立友情。

很多人因為社交網路發達了,反倒疏於聯絡了,而機器可以輔助人提升人的連接能力。

互聯網來了,人們被聯繫到網路里,但卻更孤獨了,現在的社交方式正在阻礙我們的社交,比如我們和朋友吃飯的時候都在看手機。

(3領導力:現在有一本書被低估了其價值,這本書叫《聯盟 互聯網時代的人才變革》,書中預測,未來人和人的關係只有聯盟關係,沒有甲乙、上下關係。

聯盟的前提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遵循新木桶理論,你選擇合作夥伴的方式是先保證自己的木桶板足夠長,然後找其他的長板合作,強強聯手,這基於長期利益的共同綁定。

「雷軍和董明珠打賭的時候,雷軍說我會超越你,但他不敢說我也能做空調,但董明珠去做了手機,因為手機是開放產業鏈,你設計出來就能製造出來,而空調是封閉產業鏈,零配件廠商控制在董明珠手裡,這是關鍵。」

「我認為,智能+傳統一定是有機會的。」

王煜全告誡說,科技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創業者千萬不要做替代進口的事情,要麼和世界第一聯手,要麼成為世界第一。

五、金牌顧問:市場火爆仍有痛點存在 中應用導向

金牌顧問認為,人工智慧的火爆,其深層原因在於,投資需要槓桿,而科技就是最大的槓桿,但現在我們處在了一個微妙的節點,也就是兩波科技浪潮的谷底期,互聯網的紅利已經基本消失,而下一個技術浪潮革命還沒有來臨,沒有了槓桿的資本也就凍住了,資本寒冬降臨。

在這個谷底期,資本會更傾向於未來,未來也就是下一個技術浪潮中的關鍵技術,所以人工智慧、VR/AR、量子計算機、無人駕駛、基因技術等都成為了資本追逐的香餑餑。

從中國人工智慧行業的創業公司來看,做得好的公司集中在視覺識別領域,語言識別其次。從創始人的背景看,具有相關學歷背景的人居多,行業門檻比較高。

行業雖然火熱,但金牌顧問認為市場上做教育、陪伴和娛樂型的機器人比較多,產品同質化嚴重,核心技術也差不多。

在消費領域的機器人里,除了掃地機器人的需求量比較大,其他品類的銷售量很低。

另一方面,基於上游技術的不成熟,終端產品還處於初級狀態,看起來「笨笨的」,遠遠達不到人們的預期。

投資人工智慧領域的關鍵在於評估技術在國內外環境中的先進性,需要專業技術和長線投資的眼光。投資人首先要能評估技術在全球範圍內是否領先,評估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前景。

現在很多投資機構比較關注的是短期投資價值,可能希望3~5年內要產生回報,但投資人工智慧的項目往往回報周期比較長,能不能在預期內產生回報,就需要進一步去判斷。

對照中美兩國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情況,金牌顧問認為,美國公司更側重打造一家科技驅動型公司,也就是把研發重點落腳在技術,把技術打造成一個工具和平台,讓更多人可以應用。而在中國,人們則更關注人工智慧技術能夠立即應用於哪些領域。

正像李開復所說:「美國是技術導向、中國是應用導向。」

對此,金牌顧問認為,正像之前王煜全所說的,中國有著開放的製造能力,而且是產業群,這恰恰是美國大量技術公司所欠缺的,運用積木式創新,中國完全可以參與進去,「中國可能支持不到 Facebook的創新,軟體類的不需要我們,但我們可以支持到所有的硬體創新。」

王煜全認為:「中國真正的機會不一定非得自己開發先進科技,當你的基礎實力不夠強大的時候,你做不到最好就不要開發了。這就像英國人發明了坦克,但德國人發明了閃電戰,所以我們可以把應用做到極致,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出路。創新是對的,用好創新是我們強調的。盯住先進科技和我們自己結合,這個市場才是真正大市場。」

的經典語錄

l 一件事再小,你能做就行,一件事再大,沒有壁壘也不行。

l 真正推動科技進步的人是能夠把科技應用做到極致的人,市場決定一切,關鍵不是要不要自主研發,而是要做到最好,如果對方更好,就應該向對方學習。

l 創新應該以結果導向,而不單單強調自主,如果自主做到世界第一那很好,但如果不能,有其他方式能夠用做到第一,是不是自主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不是誰發明科技,而是誰掌握科技。

l 科技用了才知道用處。

l 真正好的創業者都是從頭開始創業,回到零的心態,從頭爬起,一點點成長。

l 創業不是一個時髦的詞,而是要孤注一擲的事情,需要堅持的決心。

l 只是中關村創業大街上那些咖啡館裡,很多人已經把創業當成了一件神聖的職業,那不是創業,那只是另一種趕時髦而已。


推薦閱讀:

這顆高息理財鴉片,要不要吸一口?
你習以為常的手機直播,背後隱藏的是沾血的利益鏈!
來自台灣的天使用獨家秘技三層壁壘法優選初創項目
乾貨分享 | 想學金融?這30個網站你需要天天瀏覽!
網路借貸時代到來 借貸寶發布首份國民借貸觀念報告

TAG: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