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明康德:距離國際創新葯巨頭最近的中國公司

灝璋 楊藝

A股獨角獸陣營添丁在即:3月27日,有「醫藥界華為」之稱的葯明康德,跑步過會。

而這,也是經歷了美股退市的葯明系,「一拆三」回歸中國資本市場計劃的最後一環。在此之前,分拆而出的合全葯業(OC:832159.OC)和葯明生物(HK:02269),已相繼登陸新三板與港股市場。

如是,今日所稱的「葯明康德」,相比昔日紐交所版,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A股版葯明康德現況如何,當前公眾關切的研發費用等疑點問題真相怎樣?筆者對此進行了一番調查。

01

距離國際創新葯巨頭最近的中國公司

葯明康德成立於2000年,主要為製藥公司提供製葯研發服務(CRO)和製藥服務(CMO)。

● CRO,是指通過合同形式,為製藥企業的藥物研發,提供專業化外包服務的組織或機構。

●CMO,主要是接受製藥公司的委託,提供產品生產時所需要的工藝開發、配方開發、臨床試驗用藥、化學或生物合成的原料葯生產、中間體製造、製劑生產(如粉劑、針劑)以及包裝等服務。

據招股書披露,葯明康德2015年CRO服務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11位、中國第1位。

同據招股書,葯明康德的收入結構中,約73%左右來自CRO業務,毛利率為39.58%;另27%左右來自CMO,這類業務的毛利率為43.25%(見下圖)。

根據自述,葯明康德是為核心的CRO業務,包括兩種商業模式:

● FFS模式(Fee-For-Service)——即客戶定製服務,根據客戶對最終試驗結果的要求擬定具體的試驗方案,或者按照客戶的要求或初擬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並將試驗結果(一般為化合物或試驗報告)在約定的研發周期內遞交給客戶。

簡單理解,這一模式是指:你給我錢,我替你完成實驗,然後你付錢買實驗結果。當然實驗的方法、試劑用量、待測結果都由你來提供,我收取相應的費用。

●FTE模式(Full-Time Equivalent)——即全時當量服務,按客戶要求,在一定服務期間內,配置不同級別的研發人員提供服務。以一個工作人員在一定時期內全部法定工作時間的計算單位為基礎,按當月提供FTE個數和約定的FTE價格計算。

簡單來說,這一模式的意思是:我出人頭幫你做實驗,如果做得好,你按照人頭費算我工錢。

根據業界共識,中國CRO產業起步的標誌,便是葯明康德在2000年的成立。目前,葯明康德基本實現了從臨床前研究到臨床研究,再到生產的CRO全產業鏈覆蓋(詳見下圖)。

葯明康德前10位客戶依次分別為:為強生、默沙東、葛蘭素史克、羅氏、輝瑞、福泰製藥、諾華、利來公司、特沙羅、吉利德科學。

截至2017年9月30日,葯明康德為客戶在研1000餘項新葯開發項目,同時支持或承載著包括輝瑞、禮來、默沙東等全球多家知名葯企的200多個臨床I-II 期、30多個臨床III期及商業化階段的小分子化學葯生產。

在一班全球知名葯企加持下,公司營收過去數年保持高速穩定增長:

2014年-2017年Q3,營業收入41.4億、48.83億、61.16億、56.78億;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13億、1.8億、8.78億、8.59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7.13億、7.39億、17.57億、11.22億;毛利率為36.78%、34.55%、40.76%、42.76%。

綜合來說,這家公司可以稱得上是(准)A股醫藥板塊中的一股清流:

相比其他江湖老手拿新葯研發能力作為蹭熱度的工具,葯明康德從創立伊始即以創新葯為生存之基,並在此後的10餘年中逐漸成為距離國際創新葯巨頭最近的中國公司。

02

核心疑點:研發費用過低?

想必很多人都聽聞過這麼一段話:「所有技術型行業都是資金高投入的,必須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

以此為圭臬,在看到葯明康德的研發費用時候,第一反應自然是不免大吃一驚——因為研發費用占收入比重太低了。

難道說,作為CRO一方霸主的葯明康德,居然屬於不需要技術的公司?

其實如果有類似疑問,就老老實實去做吃瓜群眾好了。因為會計準則對於財會一無所知的小白而言是一本密碼本,壓根只能死記硬背;但是對於葯明康德,會計準則則是一本致富經。

作為CRO本身而言,並非是直接獲得專利或者技術方,而應該是將其轉給相應的葯企。簡單說,如果我作為一家葯企選擇與葯明康德進行CRO合作,葯明康德只是負責幫我開發了相應技術,但是技術專利仍然是我的。這點就很類似豬八戒等威客網站。

因此,如果下游葯企滿意的話,我這項費用不需要計入研發費用而是生產成本。相反,如果我提供的各種服務別人不滿意要求退貨,那麼我就需要把這項失敗的投入計入研發費用處理後報賬。

也就是說,其實對於CRO企業來說,研發成本越低證明別人對他的研發越認可,退貨數量也就越低。

所以CRO公司不能按照研發越高作為好標的證據。

口說無憑,我們上證據:

美國實驗室(LH.N),旗下擁有科文斯(Covance)CRO領域世界第二,2016年研發費用為0;ICON(ICLR.O),2015年世界第四,2016年CRO研發費用為0;查爾斯河(CRL.N),世界第九,2016年CRO研發費用為0。

而國內CRO企業表現又如何呢?

泰格醫藥(SZ:300347.SZ),市場份額沒有進入前十,2016年研發費用4186.36萬,占當年營收的3.56%,從5.74元/股上漲到如今的53.35元/股,接近10倍;昭衍新葯(SH:603127),市場份額沒有進入前十,2016年研發費用為1382.91萬,占當年營收的5.72%,從18.01元/股上漲到如今的77.21元/股,4倍有餘。

故而,葯明康德研發費用這一疑點,也就水落石出了。

03

好公司也要好價格

當然作為細心讀者還是會問一些跟具體買賣有關的問題,這也怪不得這些提問的朋友,畢竟都是滬深散戶身,相逢何必稱股神。

本次葯明康德IPO,擬募集資金合計約為57.41億元,以2016年數據計算,市盈率大概為51倍。剛剛上市就是這個估值,作為按照PEG估值做短線投機的吃瓜群眾是否合適自己可以斟酌。

另外,A股也有一批類似的CRO類公司,除了上文提到的泰格醫藥、昭衍新葯,還有博濟醫藥、凱萊英、博騰股份等。雖然這些公司的業務規模和體量,無法與葯明康德同日而語,但它們股價走勢以及各個維度上的數據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業界都認為龍頭都有溢價權利,但這個尺度還是不宜抬得過高,尤其發行市盈率即已在行業平均值之上。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根據招股書顯示,葯明康德股權結構中出現了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身影,包括中國平安(SH:601318)、中國人壽(SH:601628)、海南海葯(SZ:000566)、信邦製藥(SZ:002390)、昆葯集團(SH:600422)等。

鑒於A股的「風俗」,獨角獸影子股總是要炒一把。但經歷過360借殼上市的人都知道,最後高山上滯留了無盡的韭菜。所謂好股票也要有好價格,切勿因「獨角獸」這個詞的迷惑性,重蹈前人覆轍。


推薦閱讀:

華為壟斷5G時代?道阻且長
從麥芒6看當代年輕群體的「新四觀」
華為mate10和華為p10有什麼區別?
華為智能產品高歌猛進,為何平板電腦也逆勢提升?

TAG:醫藥 | 華為 | 葯明康德 |